如今,網絡代購成為不少大學生創業熱點。美妝産品、嬰幼用品、奢侈商品,業務包羅萬象;社交網絡、即時通訊、私密交流,觸角無所不在;海外托運、入境轉運,渠道“無往不利”。
然而,在許多人心裡,這種網絡代購似乎“變了味”:頻繁刷屏惹人厭煩,貨品質量難以保障,“灰色”通關涉嫌逃稅,更有人急于把社交資源“變現”,用“殺熟”透支自己的信用。叢生亂象中,代購的“江湖”到底水有多深?
捧場還是屏蔽?
“當手機被代購信息刷屏的時候,總會有種無奈萦繞心頭。”對外經貿大學研究生秦天說,“每當一位朋友發狀态稱,明後天有重大事項公布,我就會習慣性猜測他要成為代購了。”
秦天的經曆并不鮮見,正所謂“沒有代購的朋友圈不是真正的朋友圈”,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賺些小錢”。
在一家銀行工作兩年的小青選擇辭職讀研,重歸校園生活的興奮漸漸被平淡抹平。為能繼續“财務獨立”,他聯系了幾位在韓國留學的同學,加入了美妝産品的代購大軍。起步很難,伴随着支持、揶揄和非議,小青漸漸發現,好友數量變少了。“或者屏蔽,或者幹脆把我删除了吧。”
和小青不同,在澳大利亞留學的王微的代購生意紅紅火火。起步很早的她把國内國外鍊條串接得流暢無比,保養品、羊毛靴、奶粉等澳洲特産源源不斷地通過王微的渠道走入國内,海外統一裝箱發包,國内清關後由家人清點,再快遞給消費者,收入頗豐。王微也面臨着被屏蔽的尴尬。目标客戶大都是朋友同學,“大量的廣告照片難免惹人厭”。
不僅僅是朋友的“屏蔽”,法律法規的“屏蔽”也有發生,涉嫌逃稅成了懸在大學生代購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采訪中,許多大學生代購者都遇到過物品被海關等監管部門扣押的案例,此前空姐大量代購涉嫌逃稅被法律制裁的案例也讓他們膽戰心驚。
法律界人士指出,海外入境商品主要分為“貨物”“物品”兩大類,前者需要申報,稅率較高,後者是個人攜帶和郵寄的物品,接受海關監管,一般不必繳稅。代購者以牟利為目的,大量海外商品入境,涉嫌逃脫關稅。
正品還是假冒?
讓許多人心生排斥的不僅有占滿眼球的刷屏廣告,還有朋友同學間的信任被假冒僞劣商品肆意踐踏。
“殺熟”是代購揮之不去的痛。北京的小李就是“受傷一族”,一位昔日好友兼職國外化妝品代購,定期群發一些飽含溢美之詞的商品推廣信息。一款号稱能讓皮膚變白的體乳看着不錯,可用了之後,卻發現根本就是一款“染色霜”,還有過敏反應。“300元打了水漂,朋友也沒得做了。”
海外商品魚龍混雜,在許多代購大學生的推廣鍊接裡,滿滿都是“洋貨就是好”,全外文的标識凸顯商品的“高端”,卻鮮能見到商品的檢驗檢疫報告。
信息不對稱的後果,就是假貨叢生。在荷蘭留學的張蒙不定期幫國内的朋友家人代購奶粉,“沒指望掙錢”。讓他不理解的是,國内許多大學生代購者提供的幾款名牌奶粉價格幾乎與荷蘭當地零售價持平,甚至更便宜。“許多超市都會限購,網上大量的貨源從何而來?國際運費高昂,售價怎麼能那麼低?”
大學生代購和代理也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在網絡上搜索大學生代購,無數誠招代理的信息躍然網頁之上,隻有想不到,沒有代不到。一位在長春做微商的大學生表示,他售賣的澳大利亞酵素都是從上一級代理拿貨,他隻是最底層的銷售,“每一代理層級都會抽成”。
許多代理商都會對加入的大學生進行網絡培訓。微信朋友圈如何發照片、怎麼與朋友交流、廣告信息怎麼發布合适……目的隻有一個:快速銷售産品。為此,誇大效果和對産品安全的含糊其辭也就不足為奇,形成一整套“忽悠”鍊條。
商家往往會發布一些轉賬流水證明自身産品的受歡迎程度,還會随産品附上海外購物小票、國際快遞單号,而這些都可以造假。記者經人指點下載了一款名為網銀轉賬截圖的軟件,隻需輸入金額、賬号、姓名,一張足以令人信服的轉賬截圖即刻生成。不僅如此,微信對話、支付寶截圖等都可通過類似方式随意制作。
一位大學生代購從業者對半月談記者說,購物小票利用熱敏打印機可以輕松做出,用來查詢國際快遞的單号也不一定靠譜,因為賣家很可能提供一個假冒的物流網站,快遞流程“信手拈來”。“隻要加入代理,對方會提供一條龍服務,這也就解釋了,為何一個大學生身在國内,卻代購着全世界的暢銷産品,假冒與否,全靠消費者的火眼金睛。”
跟風還是理性?
在就業專家看來,許多在校生走捷徑的創業思維并不可取,涉世未深的他們也容易被一些代理商蒙蔽,成了别人“下線”,傷了朋友,更賺不到錢。
“高校應該多加引導,鼓勵學生從事産業型、創新型的創業活動。”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政說,“創業培訓的重點應該在創業啟蒙,引導學生擺正創業心态,喚醒學生的創業意識,明确創業風險。”
海外代購的法律風險也應該引起重視。大學生社會閱曆較為簡單,代購從業者少有人熟知海外商品入境的法律法規,一旦産生違法行為,經濟損失是小事,面臨的法律制裁很可能對他們的未來産生巨大影響。法律專家認為,打法律“擦邊球”售賣海外商品涉嫌逃稅,一些人甚至做起了明顯違反法律法規的産品代購,如假冒的海外煙酒等,為了所謂的“創業”铤而走險。
除了售前風險,售後風險也應引起大學生代購從業者警惕,海外商品維權難成為共識。
“是不是可以從制度層面做一個設計?将大學生代購行為進行明确的法律法規界定,既能保障從業者權益,還能給予消費者保障。”王微說。
針對名目繁多的代理商,許多在代購行業浸淫多年的“過來人”都認為,大學生還是“不碰為妙”。“真假難辨,出了問題上級代理推卸得一幹二淨,底層的分銷者有苦難言。”社交關系“變現”無可厚非,建立在公平和信任基礎之上的生意才能長久。(半月談記者 段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