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節目中,痛仰樂隊、九連真人的演出打動張亞東 圖片來源/愛奇藝
《樂隊的夏天》火了。節目播出的三個月中,7萬網友沖進豆瓣為其打出了8.7分;百度的搜索指數峰值超過了84.5萬,基本上是上半年綜藝節目裡最高的;節目前11期,總共霸占了全網233個熱搜榜;還産生了超過快1.4萬篇的媒體報道……這些數據都說明,在這個夏天,樂隊們以音樂性和個人魅力征服了觀衆。
《樂隊的夏天》确實帶火了這個“夏天”。近期,節目出品人馬東、總制片人牟頔,參與樂隊方代表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晖以及樂隊代表參加多個論壇,讓我們了解到節目更多的台前幕後故事,以及為太多人帶來的改變。
揭秘過去
馬東兩個“靈魂拷問”拿下沈黎晖
一年前,馬東和牟頔找到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晖,說自己想做一檔樂隊的綜藝節目,邀請摩登天空旗下的簽約樂隊參與。當時,馬東用兩個“靈魂拷問”征服了沈黎晖:“第一,你相不相信愛奇藝S 級的資源?第二,你相不相信米未傳媒?”雙方十分鐘内敲定了合作。在沈黎晖的幫助下,馬東又聯系上了太合、街聲等音樂機構,順便還搞定了播出平台愛奇藝。
《樂隊的夏天》中,沈黎晖和摩登天空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參賽的31支隊伍中,有摩登天空旗下的新褲子、痛仰等五支樂隊,節目七強中一半來自摩登天空,HOT5的前兩名新褲子和痛仰都簽約沈黎晖旗下。
找到了沈黎晖,其實就找到了開啟樂隊大門的鑰匙。
尊重作品并突出音樂人個性
在馬東的記憶裡,節目的錄制過程,“每天都在發生各種各樣的意外”。牟頔對比做偶像節目和樂隊節目的不同說,“如果我做偶像類節目,可能我自己的控制力會放得更大一些。但是做樂隊節目,時刻得提醒策劃團隊收一些,因為樂隊的能量太大了,樂手都很有個性,我們能做的就是給意見,每一個樂隊選曲的時候都會進行溝通。”
參賽的面孔樂隊主唱陳輝現身說法,“之前我們是拒絕上節目的,我跟三哥(貝斯手歐洋)幾次碰面,都覺得别到時候弄成晚節不保啊,我們可是有氣節的。我們其實是最後一個加入節目的。”陳輝承認,之所以同意參賽是被米未傳媒感動了,“《樂隊的夏天》完全打破了真人秀裡面的東西,就是突出音樂,對所有音樂人的個性、作品都非常的尊重,這是節目做得最棒的地方。”
當然,雙方的磨合也是有技巧的,其中一個關鍵就是,“我們做樂隊節目導演80%都是女生。”牟頔說。
陳輝的體會是,“20歲的女生跟你說,‘陳輝能不能換一首,這首真的受不了’。我們立馬就換歌。”
透露現狀
“你知道彭磊一年掙多少錢嗎”
中國的音樂生态環境中,獨立音樂人生存之難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許多人覺得,這其中樂隊的處境更差。但是,當《樂隊的夏天》把這些“珍重氣節、拒絕商業”的樂隊拽到大衆面前時,人們才發現,真實的情況和想象中差距很大。
“節目播了大概三期以後,一個好多年沒聯系的女孩,突然在微信上給我轉了一萬塊錢,‘請你一定轉交給彭磊,他太不容易了。’我回了一句,‘你知道他一年掙多少錢嗎?’”彭磊所在的新褲子樂隊目前已簽約摩登天空長達22年,“樂隊參加音樂節是有固定收入的,《樂隊的夏天》之前,新褲子每場40萬,痛仰45萬。”沈黎晖在接受《貴圈》采訪時曾經算過賬,“中國一年有300個音樂節,(樂隊)唱夠20場,年收入接近1000萬;拿票房分成的Livehouse,一年演50場不在話下,如果每場200塊錢一張票,1000個觀衆就是20萬。”參加節目之後,痛仰的出場費沒有漲,但新褲子大概漲了12%。沈黎晖認為,這兩支樂隊本身已經起點很高了。參加節目給新褲子帶來最直接的變化是,粉絲量的增長。節目開播過半時,新褲子樂隊離百萬粉絲還差88萬。節目結束時,他們的粉絲量突破了115萬。
用牟頔的話說,新褲子和痛仰上節目,“他們玩得開心最重要”。在“夏天”中,獲益最多的恐怕是苦熬多年的刺猬樂隊、盤尼西林、click#15、果味VC、九連真人這樣的年輕樂隊。
雖然果味VC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但是主唱劉子滔介紹,“往年這個時候,我們平均有3場演出,今年我們是7場,數字确實提升了”; Indie Works召集人劉瑾表示,旗下廠牌的樂隊比如刺猬、click#15的商業價格在原有基礎上增長超過10倍;“夏天”讓Mr.Miss的名氣幾何式飙升,接活量大幅提升,收入稍有提升。
綜藝在向有價值的音樂靠攏
對于與“新褲子”一樣處于樂隊食物鍊頂層的面孔而言,上節目主要帶來的是精神上的滿足。“許多人在微博上看到了我們、加了我們,之後不管我們演出到哪兒,他們都會來。我們沾了‘夏天’的光,不止是我們,很多人因為我們而去聽以前那個年代的歌,甚至聽那個年代的樂隊,去感受那個年代,我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事兒。“陳輝說。
同時,陳輝也認為,“夏天”沾了面孔的光,“我覺得面孔樂隊可能讓《樂隊的夏天》更上檔次。”沈黎晖同意這種相互成全的說法。“綜藝和音樂之間并不存在矛盾,拿我們自己舉例子,确實是因為‘快男’唱了《董小姐》,才讓我們有了更大的傳播點。後來,‘好聲音’又把《南山南》唱火了,節目組還想邀請馬頔(原唱)與學員合唱,結果他死活不去。”
沈黎晖說,“今年至少有七八檔綜藝節目是與原創音樂相關的。綜藝在向原創音樂傾斜、在向真正有價值的音樂靠攏的時候,這兩者沒有那麼多矛盾的點,這是大趨勢。”
追問未來
為購買力最強的人群還是為年輕人服務?
《樂隊的夏天》為什麼會火?很多人認為,它之所以成功,離不開兩個原因,第一找到了好的樂隊,第二抓住了沉默的中年人。一些不看綜藝的人開始看綜藝了,一些不聽搖滾樂的人開始聽搖滾樂了。不過,後一點可能與馬東的想法并不一緻。“我并不理解什麼叫圈層,從對客戶的服務、營銷、市場的定位上講,所有的東西上都應該有這個強烈的意識——要服務更多人。在我們心中,米未一直是有針對性的服務年輕人的内容生産機構,針對18-35歲的人群,也就是整體購買力最強的人群。”
他以米未傳媒的拳頭産品《奇葩說》為例,“做第一季時,我們的總導演25歲,到第四季的時候他已經快30歲了。伴随我們一路走下來的觀衆也是,他們是我們的鐵粉,他們要求節目更有深度、更有哲思,但是大多數年輕人并不買賬。
“所以到了第五季,我們放下了這些鐵粉——把他們的意見放在了一邊。我們覺得,還是應該為20-25歲的人服務,《奇葩說》第一季的時候,他們還在看《快樂大本營》,那時候15歲,根本不為戀愛、職場、跟父母的關系以及很多社會因素所困擾,到他們20歲的時候,他開始着急的時候,《奇葩說》第五季可能幫助到這些年輕人。這樣做的結果是,《奇葩說》第五季的流量數據比第四季整翻了一番還多。”
這個策略同樣會用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也許今天《樂隊的夏天》第一季觸動了我身邊很多30歲上下人群的回憶。但是我說第二季的目标是什麼,是更年輕,讓樂隊獲得更多年輕人的共鳴。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相信真正觸動人的隻有内容本身,而不是你當初所謂的市場定位、方向。”
能喚醒中年人的音樂節熱情嗎?
為年輕人服務,對于樂隊而言可能更加迫切。“以前我們從來不看數據,按照自己喜歡的就好了,但是最近這兩年偶爾也看看數據。”沈黎晖介紹,每年草莓音樂節大概在線下可以賣100萬張門票。
到底草莓音樂節是多大歲數的人來?數據表明,草莓音樂節最高峰值的觀衆,80%左右的觀衆是19歲,18—20歲的人占了将近80%-90%的體量,這裡面又有75%左右是女孩。以Hip-Hop為主的MDSK音樂節主流觀衆年齡更小——17歲。
“音樂節的觀衆真的是非常年輕。國外的音樂節可以看到很多40歲、50歲的人,中國完全不一樣,中國一到30歲、40歲,生活完全不一樣,這是我們要想一想的課題。”沈黎晖說。
那麼,《樂隊的夏天》有沒有喚醒中年人的音樂節熱情呢?沈黎晖回答,“從整個音樂節數量來講,可能會面臨一個大的或者小幅提升,從音樂節的門票銷售速度來講,我們發現這個節目之後也會更快一些,但是對于整體音樂節而言,沒有那麼大的改變,說明很多人還沒有變成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