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哥聽聞今年的蘋果秋季新品,将分成兩波發布。
像 iPhone 12 系列、全面屏設計的 iPad Air 4、搭載 Apple Silicon(蘋果自研處理器)的 MacBook,将會在 10 月份以線上發布會的形式發布。
而 Apple Watch 6、入門款的 iPad,将會在9月8日(下周二)前後,直接在官網發布。
我今天看到,蘋果官網的 Watch 5 已經不賣了,這可能就是官方暗示新品要來了。
但是,就在新的手表即将發售前,機哥今天同時看到另一則有點傷感的新聞,Apple Watch 的祖宗:iPod nano,可能就要沒了…
具體來說,根據外媒 Macrumors 的消息:
iPod nano 7 作為這個系列的最後一代,将在這個月底被蘋果列入「古董和過時産品」,這标志着 iPod nano 這個系列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連機哥都不得不歎息,作為曾經全球賣得最多的音樂播放器,如今 iPod 幾乎名存實亡,隻剩下一款 iPod touch 還在賣,卻藏在了蘋果官網的二級菜單,不仔細找都找不到。
更别提,像 iPod shuffle、iPod Classic、iPod mini 這些早早就停産了。
而今天,iPod nano 最後一代都變成「古董」,青春還真是一去不複返。
所以一聽到這消息,機哥今天翻箱倒櫃,從櫃子最底部找出來塵封已久的 iPod nano 3。
它雖然不是最新的一代,卻是 iPod 家族裡最寬的一台,所以外号叫做「小胖子」。
讓我最驚喜的是,時隔多年後,它竟然還能開機。
裡面的歌,全是青春呐。
在 Walkman 随身聽之後、在智能手機出來之前,iPod 應該是搞機人士都喜歡搗騰的玩意兒。
多少人放學時、做作業時、公交車上、自行車上,都是由它陪伴着,今天機哥就來講講它的故事吧。
iPod救蘋果于水火之中
現在看蘋果,是市值第一的公司,好像很風光。但其實在上個世紀末,蘋果曾經有段時間,差點就倒閉了。
那段時間喬布斯被趕出蘋果,然後蘋果推出了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甚至連生活用品都賣過。
董事會也沒轍,最終隻能把喬布斯喊回來收拾爛攤子。所以說,那個時候的蘋果,急需一款産品重振江山。
沒錯,它就是機哥今天要說的主角:iPod。
在 iPod 出現之前,音樂播放器可以用「傻大黑粗」來形容。而且無論是磁帶機還是 CD 機,一餅磁帶、一張光盤所能容納的歌,就這麼多。
iPod 就不一樣了,不僅可以揣進褲袋,而且喬布斯介紹它的時候,是說可以帶 1000 首歌出門。
這對于當時其他品牌的音樂播放器來說,無疑是降維打擊。
所以 iPod 推出還不到兩年,銷量就已經突破 100 萬台,這可是差不多 20 年前的事情啊。
這也意味着,iPod 不僅在蘋果快要倒閉的時候,狠狠拉了蘋果一把,而且還成為蘋果再次崛起的開端。
iPod 系列最輝煌的時候,它每年的銷量不僅吊打 iPhone、iPad,甚至市場占有率達到 70% 以上。
兄弟們,這意味全世界每賣出 10 台音樂播放器,就有 7 台是 iPod。這得有多恐怖……
時光境遷,iPod 已經不複當日的榮光,甚至各個系列陸陸續續被淘汰。
但在機哥看來,iPod 已經消失了,但同時又沒有消失。
這可不是病句,你們先瞧瞧為什麼我這麼說。
iPod的确是時候消失了
機哥找到一個數據,在2009年的時候,iPod 每個季度可是 1200 萬台。
但是,據郭明錤在今年 1 月份的統計,現在 iPod touch 每年出貨量僅約 600 ~ 800 萬部。由于 iPod 家族在售的隻剩下 iPod touch,我覺得這個數字幾乎等同于 iPod 的銷量。
十年前的一個季度,碾壓現在一整年……
而提起 iPod 為啥能變得如此落寞,很多人都會說,是因為 iPhone 出現了。
iPhone 能做 iPod 的所有事情,而且帶一台設備出門就能搞定的事情,誰還會帶兩台設備呢。
當然,這個是時代的客觀原因,不過機哥猜測還有一層主觀原因。
最近幾年,蘋果努力想往服務型的公司轉型,現在已經有音樂、雜志、遊戲、影視劇等等訂閱服務。
像當年從 iTunes 導入歌曲,也已經轉變到 Apple Music 在線播放音樂。
它們都要建立在設備能夠上網的基礎上……蘋果現在新推出的産品,無論 HomePod 還是 Apple Watch,哪個不是聯網的。
So,不能聯網的 iPod 都被淘汰了,隻剩下能聯網的 iPod touch,而且它更像是不能打電話的 iPhone。
這麼一看,iPod 哪怕曾經真的很牛逼,但現在無論是主觀上還是客觀上,都注定被時代抛棄。
(機哥的iPod shuffle)
今天機哥翻 iPod 的曆史時,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據說給 iPod 命名的蘋果員工 Vinnie Chieco,它最初看到 iPod 全白色的原型機時,想到了電影《2001太空漫遊》。
電影裡,小太空艙 EVA Pod,可以脫離太空母艦出去外面探索。當燃料快要耗盡時,就需要回去補充。
這就很像當年 iPod 與 Mac 電腦的關系。
iPod 需要從 Mac 電腦裡導入歌曲,然後被我們拿出去聽歌,但始終還要回去充電和導歌。
最終在「Pod」前面加入蘋果标志性的「i」,就成為「iPod」。
隻是,機哥今天想到,時隔 20 年,現在的蘋果設備都能夠聯網播歌,哪怕沒有 Mac 電腦,也不影響使用。
iPod 這個名字背後蘊含的意思,其實已經消失殆盡。
So,它的消失,貌似成為了命中注定的事情。
iPod卻一直都還在
說它沒有消失,是因為機哥覺得它被傳承下來了。
iPod 的型号實在是太多,最特别的,應該要數 iPod nano 6。它也是為啥機哥說是 Apple Watch 祖宗的原因。
在庫克發布 Apple Watch 初代之前,喬布斯曾經就推出類似手表形态的 iPod nano 6,來探索蘋果手表。機哥直接丢一張圖在這裡,你們就懂了:
左邊是戴上表帶之後 iPod nano 6,右邊是 Apple Watch 初代,都是濃濃的果味。
隻是,當年喬布斯在 2010 年發布 iPod nano 6 時,可沒說它是個手表,也沒說蘋果在做手表,畢竟還是打着「iPod音樂播放器」的旗号。
但機哥發現,喬布斯偷偷夾了不少私貨在裡面。
比如說,你一個音樂播放器,竟然内置「運動模式」,如今我們熟悉的記步數、計算卡路裡、跑步等等,竟然被放在 iPod 上探索。
你一個音樂播放器,竟然通過系統固件更新,多出 18 種時鐘表盤。
甚至後來藏不住了,蘋果自己也在官網上線一款表帶,就差改名叫做iWatch 了。
沒想到,這一探索就是 4 年。
在 iPod nano 6 推出的 4 年後,蘋果終于發布了 Apple Watch 初代。
所以機哥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 iPod nano 将徹底列入「過時産品」,但它從來沒有消失過,因為 Apple Watch 把接力棒接了過來。
iPod nano 能幹的,Apple Watch 也能幹。
iPod nano 不能幹的,Apple Watch 也能幹。
也許有時候,一邊的長輩的落寞,意味着另一邊新人的崛起。
說起來,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
可能是對那個時代的緬懷,今年上半年機哥還看到有外國網友給 Apple Watch 做了個外殼,來模拟 iPod 。
當年想把音樂播放器做出手表,現在想把手表做成音樂播放器,人啊,就是那麼神奇的生物。
(圖片來源于網絡)
如果有機友不認同 Apple Watch 是 iPod 的繼承者,那我再舉一個例子好了。
在機哥看來,一直以來,iPod 的進化路程,就是奔着 iPhone 去的啊。
從黑白屏幕到彩色屏幕,從沒有觸摸屏到有觸摸屏,從沒有 Home 鍵到有 Home 鍵。
(圖片來源于網絡)
iPod 的最終形态,不就是 iPhone 嗎
所以有人說,是 iPhone 打趴了 iPod,其實不完全對。因為沒有 iPod 救蘋果于水火之中,然後一步一個探索,很可能就不會有後來集大成者的 iPhone。
iPod 雖然注定要被淘汰,但它很多特性,其實被後來的蘋果産品繼承了下來。
這就是為什麼機哥在一開始說,iPod 已經消失了,卻沒有消失。
曾經,蘋果因為它而止步于破産的邊緣。
曾經,蘋果因為它而被冠上「改變世界」的名号。
曾經,蘋果因為它而延伸出後來的 iPhone 。
也許在今天很多人看來,iPod 的存在可有可無,但這些「曾經」才是它在世界科技史上,注定要被記錄下來的一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