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于民間的農村俗語,看起來通俗易懂,基本上都是大白話,而且生動形象,可是,由于這些俗語都是經過了千百年的錘煉,世世代代人的傳承總結加工,所以除了朗郎上口,寓意深刻外,有的甚至還含有很強的哲理性,令人信服而回味無窮,充滿了傳統文化的魅力。那麼,農村俗語“土上牆草成堆,秋後的帳出水的腿”都說的是啥意思呢?
先讓我們來看看“土上牆,草成堆”吧。在過去的農村裡,居住的房屋絕大多數人家都是用泥土做成的牆。先要把适合做牆的泥土搬運過來,堆放在那兒備用,因為一般3間土屋,要做好4面牆,所需要的土真的堆得像座小土山包一樣高,很多很多。可是等到把土打緊夯實成為土牆後,小土山不見了,可見隻要土上了牆,就似乎是由多變少,由大變小了。當然,草也是如此,無論是麥稭稈、稻草、幹青草等,還是其它的什麼草類,原先亂七八糟的時候,感覺看上去特别多,可是一經整理堆成草堆、草垛後,馬上就會變得整齊且好像少了許多。
再來看看“秋後的帳,出水的腿”。過去的農村裡主要收成是糧食,而一年到頭糧食的收獲究竟有多少,隻有等到秋天以後,把全年的所有糧食收完後,才能計算出今年的收成到底有多少,這帳目才能見個分曉。故有“秋後算賬”一詞,就是用來比喻隻有等事情發展到最後階段,才能判斷出誰是誰非,結果如何,當然也用來比喻事後等待時機進行報複。而“出水的腿”同樣如此,也有一句俗語叫“出水才見兩腿泥”,是說隻有從水裡走出來,才能看到兩條腿上的泥巴。比喻說話做事要有依據,事情隻有到最後才能見分曉。
綜上所述,這個俗語的含義還是很深刻的,它告訴人們,看任何事物都不能隻看表面現象和初始階段,世間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不到最後時刻,是很難判斷出事物的真相的。可見,由土打成的牆和由草堆成的垛,以及秋後的收成大帳和出水後兩腿上的泥巴,才是我們最終看到的事物結果和分曉。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