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技藝——巧奪天工》,楊建業 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0月版。
過了永定門和天壇,就是天橋了。這一片是昔日京城中煙火氣息最濃的地區。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在這裡呈現得最為豐富。
雖然叫市場,但沒有人給天橋市場正經八百地劃過界。在人們的印象中,從天壇、先農壇往北,從珠市口往南,從香廠路往東,從金魚池往西,這其中的地皮上發生的事都可以算是天橋市場裡面的。這裡行業衆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1930年的《北平日報》上報道,天橋市場的店鋪和攤販有700多個,店鋪有飯館、茶館、戲館、落子館、照相館、命相館、雜貨鋪、鐘表鋪、鏡櫃鋪、估衣鋪等,小攤有舊書攤、算卦攤、雜貨攤、布攤、鞋攤,還有小吃攤等。小吃攤的品種更多了,有豆汁、油條、炸糕、灌腸、爆肚、切糕、豆腐腦等。此外還有摔跤場、雜技場、變戲法場等。老北京城裡的生活百态,在天橋幾乎都可以看到。北京城裡的聲音,在這裡聚集得也最多。
吆喝,既要有規矩,
又要有藝術性
講這裡的故事,咱們先從聲音開始。很多外面來的人從永定門進了城,一聽到這種聲音,就知道進了北京城了。
北京城裡有兩種聲音很是獨特,一個是天空中的鴿哨聲,再一個就是胡同小巷裡的叫賣聲。在天橋這個地方,那些在胡同街巷裡響起的老北京叫賣聲,這裡幾乎都能聽到,甚至更多。
在申報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時,專家給老北京叫賣下了個定義:老北京叫賣是因北京城市地理特點而産生的一種口頭民俗文化事象。特别是北京南城的百姓生活,給老北京的叫賣提供了存在的土壤,從而在很多年間,老北京的叫賣伴随着人們的生活,并流傳下來。
自元朝開始,北京城就以胡同、街巷布局。北城官宦、富貴人家集中,高宅大院較多。出正陽門外的南城,是明朝在内城之外加築城牆後圍起來的。清朝時期,這裡雖也有很多漢人官宅及外省會所,但胡同、街巷的布局就不如北城規整。城南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販很多,為了更好地推銷貨物,叫賣的聲音也就更多、更響亮、更有韻味。走在街上的商販們,無論是挎籃的、挑擔的,還是推車的,都會為自己出售的商品吆喝。叫賣算是那個年代最經濟、最通俗、最實用的廣告了。
被稱為“京城叫賣大王”的臧鴻自述老北京叫賣的特點時曾說過:“吆喝,既要有規矩,又要有藝術性,瞎喊不行。在大宅門前吆喝,要拖長聲,既讓三四層院子裡的太太、小姐聽見,又要透出優雅,不能野腔野調地招人煩;在鬧市上吆喝,講究音短、甜脆、響亮,讓人聽起來幹淨利落,一聽就想買。”
都說賣什麼就吆喝什麼,這話沒錯。老北京叫賣一般句子都比較簡單,内容也很直白,但如果不是賣貨人,不相幹的旁人要想學,一時半會兒還真吆喝不出那個味道。
老北京叫賣,
小商小販們獨有的一種技能
關于老北京叫賣,書籍中有過一些記載。
明代史玄的《舊京遺事》中記有:“京城五月,輻湊佳蔬名果,随聲唱賣,聽唱一聲而辨其何物品者,何人擔市也。”清代蔡省吾編輯的《金台雜俎》一書中,專門輯錄《一歲貨聲》一卷,收集了當時北京街市上小販的種種吆喝。
《一歲貨聲》,蔡省吾 原編,周作人 錄抄,北京出版社2015年10月版。
清代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記十二月的市賣,“更有賣核桃、柿餅、棗、栗、幹菱角米者,肩挑筐貯,叫而賣之”。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了七月暑天街頭叫賣菱角、雞頭米等物的吆喝聲,有“老雞頭,才上河”等。現代,翁偶虹先生在《北京話舊》一書中,收集了368種老北京叫賣的用語。
有專家對存世的老北京叫賣段子收集整理後,進行分析研究,認為其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具有說唱特色的叫賣,唱似說,說似唱,叙事性強;另一種是具有歌唱特色的叫賣,有韻,有轍,曲調動聽,具有民間小調的特點。要從這個角度來看,老北京叫賣還真是個技巧活兒。
北京著名民俗專家崔金生在《獨特的叫賣聲》一文中提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時,他見過北京南城一位賣白酒的老人。
這位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都會穿街過巷賣白酒。每天他從東往西走,推着一個單轱辘小推車,車兩旁木架裡擺滿了酒壇子,他邊推車邊叫賣:“喝二兩嘗嘗!”走幾步見沒人買,又高喊:“愛喝不喝!涼水摻得多!”這種直呼自己的酒涼水摻得多之叫賣聲,在京城真是絕無僅有。每走幾步就高喊一聲,其音清脆,可也怪,每天買他酒的主顧還很多……
從這段記述裡看,這位賣酒老人的吆喝似乎自我貶低,但賣貨的效果卻很好。可見,老北京叫賣也是多姿多彩的。它是小商小販們獨有的一種技能。
從叫賣聲中體會
京城百姓年年歲歲的飲食風俗
昔日北京的胡同、街巷裡,一年四季的叫賣聲随時令而變,豐富多彩,層出不窮。不論是每年、每季、每月,還是每一天之中,不論是住在深宅大院裡的富裕人家,還是住在簡陋屋棚中的平民百姓,總能從沿街串巷的叫賣聲中,感受到日夜的流轉與時令的更叠。從叫賣聲中,能非常清晰地體會到京城百姓年年歲歲的飲食風俗。
“活鯉魚喲!年年有魚的大活鯉魚喲!”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二,北京人有祭财神的習俗,祭品為活鯉魚。初二的一大早,那些賣魚的小販便擔着木盆,走街串巷地開始叫賣活鯉魚了。居民以瓦盆盛水将魚買到家中,祭财神時将魚從瓦盆中撈出放于長瓷盤裡,并将事先用大紅紙剪好的财字貼在魚目之上。因“魚”與“餘”諧音,取“富貴有餘”或“年年有餘”之意。
從“桂花喲,元宵”的吆喝聲中,人們便知正月十五上元節(元宵節)就要到了。由于京城習俗上元節之夜必食元宵,故此上元節前數日便有挑擔售賣者出市了。賣元宵的小販挑子前面是口鍋,随賣随煮。賣者必稱自己的元宵粉細餡兒精。老北京人的元宵多是用江米磨面,以山楂、桂花、白糖、芝麻等作餡料。
“嫩了芽的香椿喲!”這吆喝聲标志着仲春的到來。北京人喜食香椿,可以用香椿搭配做出多種菜肴。賣香椿的人,大多是臂上挎一個小籃子。籃子底上鋪塊濕布,上面蓋塊濕布,用馬蓮草或細柳條綁成一小捆一小捆的香椿擺放其中。
“賣韭菜嘞!野雞脖兒的蓋韭!”北京人愛吃韭菜,但什麼是“野雞脖兒的蓋韭”恐怕很多人已經不清楚了。韭菜以春天上市的為珍品。春韭分為青韭、花腰、蓋韭、野雞脖、黃芽韭多種,觀其色而定其質。據說,“野雞脖兒的蓋韭”上,紅、黃、白、綠四色相間,如雉雞的頸羽,因此得名。
當年北京南郊還出産一種更名貴的“五色韭”,呈黃、白、紅、綠、紫五色,味道絕鮮。“五色韭”培植時需要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法覆蓋培育,經過悶白、捂黃、出綠、曬紅、燒紫5個階段才能出成品,售價也很可觀。據老人講,清末民初年間,有走街串巷叫賣出售“五色韭”的,“雖買者有數但圍觀者衆”。
“玫瑰多來木樨多,玫瑰棗兒給得多!果子幹兒玫瑰棗兒!桃脯玻璃粉!糊子糕來梅湯!”北京人夏天喜食涼食,走街串巷的小販每到這個季節便會推車挑擔地把各種時令小吃送到家門口。這段叫賣裡提到的幾種食品,都是當時京城人常常吃到的。
挑擔的挑一花籃挑子,前面有一個方形案子,4個瓷盆放在案子的四角,中間放置一個罐子。4個瓷盆中分别裝着玫瑰棗、果子幹兒、桃脯和玻璃粉,罐子中裝着酸梅湯。玫瑰棗是以紅棗煮熟,拌上玫瑰、桂花制成。果子幹兒是用柿餅與杏幹泡制而成,單撒藕片,色味俱美。玻璃粉是洋粉凝凍而成;桃脯是杏幹水加澱粉凝凍而成,兩種食品均以澆梅湯生味。挑子的後面擔的是一個木桶,桶裡面放置一個大罐,用來存放酸梅湯,用冰塊鎮着。這種挑子上的食品皆清涼爽口,特别是酸梅湯,味濃而涼,飲之冷徹心脾。聽到這透着涼音兒的叫賣聲,就是囊中羞澀的路人,也禁不住要停下腳步來嘗上兩碗。
“臭豆腐!醬豆腐!韭菜花,醬黃瓜。”聽到這樣的叫賣聲,便知道金風送涼,暑氣全消的季節到了。小販們從醬菜店趸來臭豆腐、醬豆腐等小菜,提罐或挎籃,串巷叫賣。當叫賣聲還在胡同口時,巷子裡的屋門就已經一扇扇地打開了。等不及的小孩子們手裡拿着一個饅頭,守在端着碗的大人們身邊,隻等小販把醬豆腐放到自家碗裡,不管大人們給沒給錢,自己先用饅頭夾起半塊來解饞了。
“修……雨傘、旱傘!”這是北京雨季到來時的吆喝聲。
“炸面筋嘞,熏魚喲……”剛吆喝完,“壇肉!扣肉!米粉肉”的吆喝聲又起,說明隆冬已經來臨。
不同的吆喝需要配上不同的響器
從這些叫賣聲中,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老北京市民的生活面貌。跟老北京叫賣搭配在一起的還有一種配器——響器。響器是叫賣時必不可少的工具。不同的吆喝需要配上不同的響器,用來增加聲音的韻味。
賣煤炭的手拿大撥浪鼓在叫賣。
有時候,響器還可以代替吆喝。聽到喚頭(俗名棱子,由音叉和鐵棍組成)的響聲,人們就知道剃頭的來了;布商下街販賣布匹,扛着大包袱,帶着剪子和尺,搖着撥浪鼓,聽到這個聲音,胡同裡的人們就知道是賣布的來了;賣瓦盆的不吆喝,用木槌敲打瓦盆,當當作響,串街出售;打瓢的肩挑一副擔子,扁擔兩端拴着大圓籠,内裝各種炊事用具,走路不帶吆喝,全憑擊打舀水用的半拉大瓢,用竹藤棍敲打,把瓢打得山響;賣蒸餅的推着小車,沿街走不用吆喝,隻敲梆子,人們聽到梆子聲,就知道是賣蒸餅的小販過來了。
有代表性的響器有:
冰盞兒,是兩個直徑三四寸的小銅碗,從前是賣冷飲、瓜果梨桃、各類幹果專用的響器。食指夾在中間,上下一掂,發出清脆悅耳的銅音,這玩意兒當初是老北京十分常見的響器,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聽到。
叫賣用的響器——冰盞兒(蔡樹文提供)。
轉鈴兒是郎中看病用的。
法器是道士唱茶歌用的。
貨郎鼓,也叫大撥浪鼓,是走街串巷賣百貨的商販用的。
小鼓兒是老北京下街收購估衣和古玩字畫的商販敲打用的。
梆子是在北京市内賣小磨香油的商販用的。
镗鑼是老北京盲人算命批八字用的。
鐵撥浪鼓是下街修理火爐、焊洋鐵壺的師傅用的。
喚頭是剃頭的師傅用的。
剃頭挑子用的喚頭(蔡樹文提供)。
驚閨是磨剪子、磨刀的師傅用的。
老北京叫賣突出京味特色。一氣呵成吆喝出來的叫賣聲,字正腔圓、曲調音韻優美,兒化字的大量運用,字裡詞間透露出的鮮活,以及幽默、诙諧、好懂耐聽的特質,使其廣受市民歡迎。叫賣者要有基本功,商販在叫賣時氣息要足,句與句之間停頓時間不能長,否則就顯得零散。口齒要清楚,韻味要濃,唱的時候要合理運用花腔、滑腔、甩腔,特别是注重最後一句的吐字和滑音韻味。
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侯寶林的相聲裡引用過很多段老北京的叫賣聲。他使用的叫賣聲,有原樣呈現的,也有通過表現人物身份的變化演繹的。被侯寶林搬上舞台的老北京叫賣聲,使街頭的吆喝具有了一種别樣的韻味,讓人對京城風韻更為向往。
2006年,老北京叫賣被列入第一批崇文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後,崇文區文化館組建了“老北京民間藝術團”。2006年五一黃金周,老北京民間藝術團在珠市口東面的文化館崇文劇場裡,舉行“老北京叫賣”的首場演出。多家新聞媒體都對其進行了報道。這個團體也因此聚集了衆多熟悉和喜愛老北京叫賣的人。2006年10月,老北京民間藝術團被評選為北京市優秀藝術團隊。全市知名的老北京叫賣傳人和衆多老北京叫賣的愛好者都會聚到這個團中,臧鴻也是該團成員之一。這個團隊經過進校園、赴京津冀等地的宣傳演出,使老北京叫賣生動形象地呈現在人們面前。2007年,老北京叫賣入選第二批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09年鮮魚口美食一條街重新開街後,一些老北京風味的店鋪請來熟悉老北京叫賣的人,在店門口吆喝,招攬客人,使美食街回蕩着京腔京韻。這些人,大部分都曾參與過老北京民間藝術團的活動。
重新建設後不斷複原曆史風貌的天橋地區,民俗活動逐步得到恢複。在很多節日活動中,都能看到老北京叫賣的表演,聆聽到老北京叫賣這個穿透曆史的聲音。
本文選自《北京中軸線文化遊典 技藝——巧奪天工》,小标題為摘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該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原文作者丨楊建業
摘編丨何也
編輯丨青青子
導語校對丨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