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盜将行》~
幾年下來,網易雲裡黑這首歌的評論數以萬計,喜歡這首歌的同樣不少。作為一個文科生(雖然學的是社科方向,并不是文學院的),我實在也想說上兩句。
關于抄襲的質疑我并不了解,這裡不做讨論。我也沒有什麼樂理知識。我隻說說歌詞。
首先回應一下,黑這首歌不知所雲的評論并不能站住腳。一方面,歌曲的核心功能是審美,涵義清楚隻是實現審美的一種方式,并不是必要的要求。古往今來的很多富于美感的作品,從李商隐的《錦瑟》到北島的《路歌》,都不能用唯一确定的涵義去理解。相反,靈動的思維、跳躍的意象、極其豐富的想象空間 正是這類作品的魅力所在。
另一方面,這首歌确實不知所雲嗎?事實上在我看來,和剛剛舉的例子相比,《盜将行》基本上有相對确定的意思。
要理解它的意思,我們首先得弄明白:《盜将行》實現審美效果的核心方法并不是叙事,而是寫人,或者“塑造典型形象”。整首歌的叙事部分是服務于塑造人物的目的而存在、展開的,因此沒有嚴格地按照時間順序、情節順序推進,進而導緻了其不太好理解。其次,作者很努力地希望在遣詞造句上推陳出新。推陳出新的效果好不好暫且不論,但至少當我們遇到比較眼生的詞句時,應該停下來想一想。
“劫過九重城關”到“乘擦肩把裙掀”繞過迂回拖沓的人物介紹,直接描寫人物的舉止動作神态,把一個生動的形象推到聽者眼前。這種手法并不少見。李白渲染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沒有說他金城千裡、甲兵百萬,而是用“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直擊描寫對象,把睥睨四海的英偉形象推出來。那麼姬宵在這裡推了一個怎樣的形象呢?禦馬過關是典型的俠士形象,掀人裙擺的确不雅,但作者的本意應該是狂放不羁、潇灑自在。這裡的女子和後文的“你”應該是同一人,那麼此處“掀裙擺”應該也交代了兩人的初遇。“踏遍三江六岸”到“問卧龍幾兩錢”雖然後半段進入副歌,但總體意思是一緻的:交代大盜的生活。“三江六岸”是漂泊,“借刀光做船帆”“與虎謀早餐”是危險,“露水浸透短衫”“枕風宿雪”是艱辛。少見金銀财寶,所得竟寒酸到漁線的程度。但大盜依然“睥睨四野”,俨然笑傲生活苦難,豪氣長存的形象。而作者選用的“釣叟”“卧龍”則暗示了大盜的志向。在中國古詩文中,這兩個詞的指向相當确定。“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釣叟指姜子牙;“運移漢祚終難複,志決身殲軍務勞”,卧龍指諸葛亮,兩人都原為布衣隐士,後來風雲際會,成就一番功業。可以想象,如果大盜也是胸懷大志之人,當他看到了“關外橫屍遍野”的慘狀,會有何決心。你可能會說作者并沒有把釣叟、卧龍與大盜的志向聯系在一起。但作為藝術作品而非學術論文,并不需要如此直白的交代。這兩個意象出現就夠了。如果沒有這層暗示,那麼這兩個意象反而顯得不倫不類,莫名其妙。
“蜀中大雨連綿”到“撞亂了我心弦”這幾句跳躍性很大。“蜀中大雨連綿”應該是渲染凄冷氣氛,順便和下一句的慘狀對比。如果前文都是對大盜形象的直接刻畫和對後文叙事的鋪墊,那麼從“關外橫屍遍野”開始,時間線和叙事真正出現了。這句話意義很明确:戰争爆發了。後兩句突然跳到抒情,寫大盜對女子的情愫。我感覺作者想要通過反差來增強張力,對比世事慘烈與情感美好。同時聯系上文大盜志向的内容,應該能夠推知大盜對女子的癡情和投身戰争、拯救危局的感情的矛盾。我個人認為這裡的交代是不夠成功的:跳躍性太強,留白太多,涵義很容易讓人疑惑。而“你的笑像一條惡犬”我個人感覺是不錯的。因為我自己想到心上人而心動不已時,也能感到這種情感的突然、強烈、可愛得蠻不講理。從評論區來看,大家對這句話诟病還是不少的,如此看來這句話到底能否有效地與聽者共情是存疑的。但是無論如何我願意看到新表達的出現:風花雪月詩書酒劍雨雪雷煙這類意象當然很常見,很能引起我們的共情,但确實已經用爛了,顯得俗套陳舊。盛世的中國當然應該以泱泱大風呼喚拓路開新的探索。探索不成功甚至失敗是常見的、正常的,但媚俗守舊依我看更不能接受。
“談花飲月賦閑”到“鐵甲寒意凜冽”我覺得非常之妙。前兩句交代大盜與女子美好幸福的生活,回應了開頭對兩人相遇的鋪墊。這裡看上去大盜選擇了隐居的幸福生活,不問天下動亂。但接下來話鋒突轉:原來這隻是一場夢,而現實是“鐵甲寒意凜冽”。仔細品味的話,這兩句給人的震撼和感動非常強烈。“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盜的選擇不言而喻了。寥寥數筆,大盜與女子的幸福生活、舍家衛國的艱難抉擇、戰争的艱辛痛苦躍然紙上,簡潔而富有感染力。後面四句涵義也很豐富:“夙願”毫無疑問是還家與女子幸福生活,但明明離家鄉一箭之隔,為何有家難回?如此看來,戰事嚴峻至極,敵人已經深入内地,戰火已經不隻在關外肆虐。而在此時突然傳來“淺唱弄弦”之聲,正如“四面楚歌”的凄苦。衛國戰争的殘酷和戰士的痛苦可想而知。
副歌第一段是重複,也可以看作大盜對往日生活的回憶。第二段副歌前兩句氣魄非凡。從下文來看,“風煙萬裡如銜”顯然不同于“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殘酷,而應該指的是戰争出現轉機,王師大規模反擊,追亡逐北,将侵略者驅逐萬裡。“擲群雄下酒宴”是全歌最具力量和氣勢的一句。“擲”應該是“抛下”;“群雄下酒宴”描繪的應該是衛國戰争英雄的慶功宴:大盜“謝絕策勳十二轉(《木蘭詞》)”,對得勝後奢侈放縱的慶功宴毫不在乎,卻隻想着“為你竊玉簪”,和心上人幸福快樂地生活。毫無疑問,大盜在戰争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他最終放棄榮華富貴,回鄉“吃湯面”,“笑看窗邊飛雪”,極富畫面感,洋溢着平凡安逸、富有詩意的幸福感。但與之鮮明對照的是最後兩句無限的凄涼、遺憾。明珠雖貴,卻已經無人可以佩戴,隻堪打鳥。枇杷樹的涵義見《項脊軒志》,“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女子的死因留白了,給聽者想象。但大盜生活的無限孤獨遺憾和他笑看非雪、大口吃面的那份無奈的潇灑形成的張力,卻極其動人。
總的來講,雖然歌詞表達比較隐晦,但實際上全歌的含義相當清楚,在主幹情節上基本沒有不明确、值得探讨的地方。但相比于作品質量本身,更讓我擔憂的是評論區的态度。很少有人願意靜下心來去思考作者的意思,甚至作品中最基本的一些文化常識,評論區有所了解的人也寥寥無幾。這個作品很精緻,看得出姬宵的思考和用心。它當然不是完美的,是可以批評的,但如果大多數評論者沒有對自己不欣賞的美包容的氣度,不完美之處寬容的風度,甚至藝術作品尊重的态度,乃至解讀藝術作品的耐心,竟然連最基本的文化常識都是欠缺的,那未免就可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