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遊客在秦皇島市北戴河村藝術市集“汽車後備箱集市”選購飲品。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好看的小車千篇一律,有趣的後備箱萬裡挑一。”今年夏天,将汽車後備箱文化與消費深度結合的“後備箱經濟”悄然興起,成為城市“夜經濟”中的一抹亮色。是什麼催生了“後備箱經濟”?它與傳統的“攤位經濟”有何不同?如何培育好這個新業态?
是什麼催生了“後備箱經濟”?
在當前宏觀經濟政策力促經濟複蘇的大背景下,一系列促消費、擴内需,激活市場最細微經濟體活力的刺激措施接連出台,并且初現效果。“後備箱經濟”火了,就是這些經濟政策見效的一個縮影。
“後備箱經濟”具有一定的潮流文化屬性,同時也和汽車文化、咖啡美食、夜生活、露營經濟等新業态聯系緊密。在許多年輕人眼中,這是一份很時髦的職業,經營體量雖然不大,但有着經營成本低、工作彈性大、經營場地靈活等諸多特點。
它與傳統的“攤位經濟”有何不同?
從形式上看,“後備箱經濟”似乎就是把賣東西的載體從地上、平闆推車上挪到了汽車上,所以有人稱其為“攤位經濟升級版”。不過如果你有機會到後備箱集市走一走,欣賞一下那些有趣的手作好物、美味的咖啡美食、創意的裝飾,就會發現每一個後備箱就像是一個微縮版的創意工廠。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後備箱攤位,既是城市的一道新風景,也是提振消費活力的“微創新”。後備箱集市更像是年輕人在釋放創業激情,抒發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僅僅是為了謀生。有些攤位明顯是奔着打造品牌去的,從名字設計到新媒體運營都相當有章法。
這是用無人機拍攝的位于南京長江邊的五馬渡後備箱文化市集。新華社記者李博攝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認為,“後備箱經濟”是一種新的消費場景,滿足了當下人們對“煙火氣”和經濟複蘇的渴望。有網民認為,“後備箱經濟”的持續興起,是關注生活體驗、注重情緒需求的新生代消費者群體崛起的信号,讓新冠肺炎疫情下原本疏遠的社交距離縮短了許多。
就這個角度而言,“後備箱經濟”所具備的不僅僅是經濟功能,同時兼具社交、文化功能,滿足了年輕人寓“市”于“樂”的多維需求。
如何培育好這個新業态?
從經營模式上看,“後備箱經濟”形式靈活、機動性強、門檻不高,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消費場景、激發消費活力。同時,後備箱擺攤的參與者類型多樣,或是利用業餘時間增加收入的人,或是初次創業的年輕人,因此成為靈活就業、自由就業的新方式、新玩法。這種經濟模式的興起,讓人們感受到了新鮮消費體驗帶來的“煙火氣”和“新潮味”。
西安南門永甯裡後備箱市集,茯茶推廣人韓月将茶水遞給顧客。新華社記者鄒競一 攝
市井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後備箱經濟”販賣的不僅是商品,還有情懷和氛圍。“後備箱經濟”要保持發展活力,而不是昙花一現,需要“無形之手”與“有形之手”共同發揮作用。培育好這個新經濟業态,需要給其提供便利,創造一些寬松環境。同時,也要加強對夜市環境、治安秩序、市場秩序等方面的管理,把“後備箱經濟”業态保護好、引導好。
來源: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