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竹石》
清.鄭闆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闆橋是誰?
鄭闆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闆橋,人稱闆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範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闆橋一生隻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圖》《清光留照圖》《蘭竹芳馨圖》《甘谷菊泉圖》《叢蘭荊棘圖》等,著有《鄭闆橋集》。
本試題解:
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題畫詩。首二句說竹子紮根破岩中,基礎牢固。次二句說任憑各方來的風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擊打,它們仍然堅定強勁。作者在贊美竹子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還表達了自己不怕任何打擊的硬骨頭精神。這首詩常被用來形容革命者在鬥争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本詩譯文:
竹子把根深深地紮進青山裡,它的根牢牢地紮在岩石縫中。經曆成千上萬次的折磨和打擊,它依然那麼堅強,不管你是吹來酷暑的東南風,還是吹來嚴冬的西北風,它都能經受得住,同以前一樣依然堅韌挺拔,頑強地生存着。
本詩賞析:
這首詩着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着,堅韌不拔的品質 。是贊美了岩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後兩句進一步寫岩竹的品格,它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從來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岩竹一樣剛強勇敢,體現了愛國者的情懷。
它還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托岩竹的堅韌頑強,言自己剛正不阿、正直不屈、鐵骨铮铮的品質。
這首詩的語言簡易明快,卻又執著有力,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境下,長在危難中,而又自由自在、堅定樂觀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紮根,經受風雪雨霜的擊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個“咬”字,寫出了竹子的頑強。最後一句中的一個“任”字,又寫出了竹子無畏無懼、慷慨潇灑、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