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漢地後,随即就開始了佛經的漢譯,後來,佛經又陸續被翻譯為藏語、蒙古語等語言。
漢明帝遣使迎請天竺(今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兩位西域僧人來到河南洛陽,以神奇的速度學習漢語,不久,就在漢明帝專門修建的白馬寺設立譯經道場,開始翻譯随身所帶的寫在貝葉上的梵文佛典。
洛陽白馬寺
公元70年左右,攝摩騰和竺法蘭共同譯出《四十二章經》,這是最早一部漢譯佛經。
以後,不斷有佛教典籍傳入漢地,陸續被翻譯成漢語。曆史上,湧現了多位大譯師,最為著名的,當屬鸠摩羅什、真谛、玄奘和不空等。
佛經翻譯不同于一般著作翻譯,不僅要求譯者通曉古印度的梵文,還要具備相當的漢語言文學造詣,同時,也要有一定的佛教修行實證,能夠深入領悟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從而運用當時國家流行的典雅的書面語,準确傳達出佛教的奧義。
黃曉明在電影《大唐玄奘》中飾演玄奘
漢譯佛典,絕大多數文采斐然,朗朗上口,極方便朗讀和唱誦。
随着佛教在中國民間的大範圍傳播,以及許多朝代朝廷官方的提倡,它已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文化,與儒家、道家一起,成為了中國的主流文化之一,融入了中國人的文化血脈之中。
以緻,佛教中的許多典故和詞語已滲透進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占了漢語史上外來語的九成以上,成為了中國人吟詩作文的書面語言,和婦孺皆知的日常生活用語。
這是佛教中國化現象的一個層面。
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著名社會活動家趙樸初先生曾說:
“我們日常流行的許多用語,如世界,如實、實際、平等、現行、刹那、清規戒律、相對、絕對等等都來自佛教語彙。如果真要徹底摒棄佛教文化的話,恐怕連話都說不周全了。”
隻是,由于佛經内涵的博大精深,近兩千年來,真正領悟其真意的,曆代并不多見,源自佛經的典故、詞語,經民間日常性運用後,大部分漸漸變得世俗化、庸俗化乃至粗鄙化,時至今日,流于人們筆端和挂在口頭的詞語,大多已經偏離了原意,隻有少量還保持着經文中的原意。
許多佛教典故、詞語已經被世俗界嚴重誤解誤用,甚至完全背離了原意,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天花亂墜”現在所說的天花亂墜,形容人們言詞巧妙,有聲有色,但更多的用于指人們言談虛妄浮誇空洞、信口開河、雖巧妙動聽但不着邊際。
顯然,現今,“天花亂墜”已經成了一個貶義詞,是人人所不情不願的。
但“天花亂墜”在佛經中的本義,是用來比喻佛法的殊勝奇妙、天女散花對佛法的稀有贊歎,和佛菩薩、大德講經說法時的出神入化、無上盛景。
此一典故(詞語)最早出自唐代般若譯的佛教經典《心地觀經·序分》,佛陀在講經說法時,“六欲諸天來供養,天華(花)亂墜遍虛空。”
意思是說,釋迦佛說法,說到精妙之處,諸天受了感動,從空中降下各色香花,對佛作贊歎和供養。
有人認為,“天花亂墜”最早出自宋代釋普濟所著《五燈會元·翠微學禅師法嗣》:“聚徒一千二千;說法如雲如雨;聽得天花亂墜;隻成個邪說争竟是非;去佛法太遠。”
這一說法并不準确。
《法華經》中也有記載:“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于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亂墜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羅華,摩诃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诃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衆。”
除了佛陀,其他諸佛菩薩說法時,也常有來自四方的妙華(花)供養。
如《佛說無量壽經》中,無量壽佛為諸聲聞、菩薩、大衆頒宣法時,“即時四方自然風起,普吹寶樹,出五音聲,雨無量妙華(花),随風周遍,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赍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大衆。”
佛教史上,也有不少高僧大德在講經時出現“天花亂墜”的場景記載。
兩晉南北朝時,佛教在中原盛行。
南朝的梁武帝蕭衍笃信佛教,大力弘揚佛法,在都城建康(今南京)等地大建寺廟,不僅自己時常聆聽當朝大德講經說法,還提倡宗臣研讀佛經,建立了讀經機構,他三次到皇家寺廟同泰寺舍身出家。
他雖為帝王,但生活中節儉節欲,守持戒律過午不食,不飲酒,因為取絲織綢要殺死衆多蠶蛹的生命,為了提倡戒殺,他隻穿麻織品,而拒絕絲綢錦衣。以至于臣民稱其“皇帝菩薩”。
張大千《天女散花》1935年作
傳說有一次,雲光法師舉行法會,講授《涅槃經》,從早上一直講到晚上,講得繪聲繪色,妙語連珠,梁武帝聽得如癡如醉,以緻感動了上天,天女在天上散花,各色香花從空中紛紛落下。
梁武帝親睹天女散花的妙景,不禁贊歎道,“想不到佛法真的竟然如此奇妙!”
梁武帝從此更加信奉佛教。
梁武帝享位四十七年,在他晚年時,大梁江山毀于負義部将侯景篡位之亂。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南京城南郊的勝景雨花台,也得名于佛家此一典故(詞語)。
古時,雨花台山地包括東、中、西三座崗地,在三國時代,山上為濃密樹林所覆蓋,附近的村人在林間發現了許多五彩斑斓的小石頭,便稱此山為聚寶山、石子崗。
南朝時佛教興盛,山上一度蓋了三十幾座寺院,雲光法師在此講經說法時,天降花雨,此山便被稱作雨花台,這一名稱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