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寶寶容易發生缺鈣呢?
1、 維生素D缺乏的寶寶
我國是維生素D缺乏發病率較高的地區,缺乏維生素D會導緻鈣吸收減少從而導緻缺鈣,一定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哦。
兒童建議每日1-2小時戶外活動,小嬰兒建議每日行日光浴,對于補充維生素D有大大的好處,加油啊,朋友們。(如何日光浴點擊如何給嬰幼兒做日光浴)
附:推薦的維生素D每日補充量
注意:早産兒我國推薦前三個月800IU,之後改為400IU;
美國兒科學會對于早産兒也是推薦每日400IU;
以上劑量為預防量,如果寶寶體内已經發生了缺乏,需要遵醫囑加量。
2、 生長發育過快的寶寶
骨骼的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沉積,生長發育過快的寶寶,相對對鈣的需求是多的,如果飲食中鈣相對不足,日照又少,很容易出現鈣缺乏。
3、 早産寶寶
早産兒、低出生體重兒出生時體内鈣儲備少,出生後需要追趕生長,是容易出現鈣缺乏的群體。
4、 鈣攝入少
附:嬰幼兒每日奶量需求
(奶量不足的寶寶更容易發生缺鈣)
其他含鈣量比較多的食物:
5、 慢性疾病的寶寶
腸道、肝髒、腎髒對于體内維生素D或鈣的吸收、代謝和平衡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有維生素D、甲狀旁腺素均對鈣的代謝有作用。存在慢性疾病的寶寶,如慢性腸道疾病、肝膽疾病、内分泌疾病、腎髒疾病等的寶寶,容易發生鈣缺乏。
二、怎麼發現寶寶缺鈣了
1、 看寶寶表現
小嬰兒可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易激惹煩鬧、多汗、睡眠質量下降等,有些寶寶會有出牙延遲(6-10月開始出牙,2.5歲20個)、頭頂的囟門閉合晚(1.5歲前閉合)。嚴重者出現手足容易抽搐,甚至發生抽筋。
2、 化驗和檢測
血清鈣或離子鈣檢測:通常不作為鈣營養檢測的指标,因為缺鈣早期,血鈣往往是正常的。嚴重缺鈣時、電解質紊亂、特殊生理狀态下才會出現血鈣降低。具體臨床應用時,需要結合病史和其他檢查加以綜合評價。
骨性堿性磷酸酶、交聯N-端肽I型膠原、骨鈣素:骨性堿性磷酸酶可作為各種原因所緻缺鈣的早期診斷指标,臨床應用廣泛。交聯N-端肽I型膠原、骨鈣素作為骨形成過程中的代謝生化指标也可用于骨質疏松症的臨床和療效監測。
尿鈣檢測:尿鈣的排洩與鈣代謝/鈣的生物利用度有相關性,在快速生長期的兒童,因攝入鈣大多被機體吸收利用,尿鈣難以反映鈣營養狀況。臨床上多用于一些疾病的檢測。
骨密度測定:機體99%的鈣儲存于骨骼,因此骨骼鈣的的檢測應最能反應鈣的營養狀況,骨密度檢測可以間接反應骨礦物質含量,臨床應用廣泛。檢測方法有定量超聲、X線光密度法、單光子/雙光子吸收法、雙能X線吸收法、定量CT法等,其中定量超聲技術無輻射,可作為首選。
三、怎麼補鈣?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兒童常用鈣劑:
(口味依具體産品而異)
營養不良、挑食、喂養困難的寶寶如果同時伴有鐵、鋅的缺乏,鐵、鋅也需要補充(不可以和鈣同時口服),鐵、鋅補充對鈣吸收有好處。
過量鈣攝入導緻的高鈣血症非常罕見,其發生與同時服用可吸收堿造成的乳堿綜合症有關,症狀包括肌力松馳、便秘、尿量大、惡心、昏迷甚至死亡。過量鈣攝入還可以幹擾鋅、鐵的吸收,引起缺鐵、缺鋅,還可以引起高鈣血症、血尿、腎結石、血管鈣化等。按照醫囑補充。
附:不同年齡推薦的每日鈣需求量
附:各種乳類營養對比(每100ml)
注:鼓勵母乳喂養,不可因鈣含量停母乳換配方奶,母乳喂養點擊:母乳喂養都說好,遇到難處怎麼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