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up!是大衆推出了一款入門級的小車,大概就是國内的新奧拓的定位,于2011年在歐洲上市。
up!三門版(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是的,我沒有寫多一個感歎号,這款小車就叫up!(以下省略感歎号),名字自帶感歎号。
up是個什麼鬼
其實話說回來,這款車在發布之初确實挺讓人驚歎的,在看多了各種闆着臉的大衆車之後,大衆up不一樣的外形設計似乎有那麼一絲俏皮可愛。up長度不大,但是四輪把腳的設計還是讓它的軸距很可觀,實際的空間表現在微車裡也還不錯。
up!五門版(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大衆up在歐洲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曾經提供過柴油/汽油機/電動等等各種動力總成。
車型上也有挺多的選擇,最開始提供三門版車型,後來增加五門版車型。随後又比較瘋狂地推出了一款跨界版的up:cross up。
up!跨界版(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跨界版微車在微車領域裡絕對是個稀罕的角色,設計起來風險很大,處理不好會看起來很蠢,比如某些中國品牌為了蹭SUV熱潮,将自家微車加上跨界套件整出來的所謂SUV車型。
當然2016年中期改款之後,大衆還很瘋狂地推出了性能版:up GTI車型,采用115馬力的1.0TSI發動機和6MT變速箱,0~100公裡加速8.8秒。
up!GTI(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大衆up在歐洲有着不錯的銷量表現,畢竟這是一款專門為歐洲市場開發的通勤小車,但是這樣的車型放到國内市場自然是比較尴尬的。
水土不服的進口up
2015年進口大衆将up引進國内,提供五門版包括高低配兩款車型,均采用1.0升自吸發動機和AMT變速箱。這款有幾分可愛的大衆小車來說,初次見到确實挺吸引人。而且豐富的配置和多種多樣的色彩搭配,也确實讓人們看到了原來微車可以挺高級。
進口up搭載的城市緊急制動系統也确實挺新鮮的,雖然當時很多車型都配備,但是在微車上還是第一次出現。
up的城市緊急制動系統廣告(視頻截圖)
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11.59-12.99萬元的價格之上。
除了上面所說的這些,up本質上還是一款比較普通的入門級城市通勤小車。既然是定位入門,出于成本考慮自然很多地方用料都很一般。所以抛開那些設計上比較可愛的地方,整車在細節上還是不時會流露出一些入門車型的廉價感。
up!高配内飾(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比如内飾闆大面積裸露,但是大衆巧妙地将這個和内飾顔色搭配起來,讓這些裸露的部分融入到中控台的裝飾條設計之中,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視覺上的廉價感。除此之外,車内也是随處可見硬塑料材質,五門版車型的第二排車窗也采取負壓式開關。
up 的車門(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1.0的發動機拉動一個隻有900kg左右的車身動力絕對不是問題,采用AMT變速箱,雖然比不上傳統的AT之類的,但是在微車上也屬于正常操作。
up 的AMT變速箱(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所以從本質上來看,引進國内的這一款普通版的up還是一款正常的通勤小車,差不多就國内1.0新奧拓這個水平,當然在配置(尤其是安全配置)和細節把控上要強不少。
參照一下奧拓的售價,這款車要是賣6萬塊還是不錯的,畢竟作為一款入門級比POLO定位更低的通勤車,up沒有什麼短闆而且還有很多的亮點。
09款新奧拓(已經停産,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但是up是進口的,由于進口的微車在國内沒有什麼直接競争對手,所以up将競争對手直接瞄準了奔馳Smart。進口的up引進的是兩款中高配車型,配置都比較高而且比較齊全,自然價格也攀升至前文所說的11.59和12.99萬元。
随後up又引進了跨界版的cross up車型,售價13.99萬元。
再往後up還引進了電動版車型,售價二十多萬。
up!電動版(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憑良心說話,這價格買個高爾夫或者POLO不覺得哪哪都比進口up強嗎?如果真的有心思要買一台進口的通勤小車,在Smart的強大号召力和精緻感面前大衆up沒什麼優勢。
最後的最後自然是黯然離場,極少的保有量讓這款車的維修保養非常尴尬。
當然國内的微車市場日益萎縮,也讓大衆放棄了将這款車國産的念頭。畢竟當年的微車大佬奇瑞QQ離場了,鈴木更是整個品牌直接退出中國市場。
水土不服的進口up也更沒有國産的必要了...
圖片來源: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