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金廷标《蓮塘納涼圖》
倪方六
在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小暑”與“大暑”是一個夏季節氣組合,與冬季的“小寒”與“大寒”相對應,分别代表一年中的“最熱”與“最冷”兩極時節。那麼,古人為什麼要把一年中最熱的節氣稱為“暑”,而不用“伏”或“熱”字?已有“暑天”了,為什麼還要有“伏天”?
“暑”為什麼不能用“伏”替代
在二十四節氣中,“小暑”前面是“夏至”。有學者認為夏至的“至”是到達之意,意思是真正的夏天到來了,可照這麼理解的話,“立夏”怎麼解釋?實際上,這個夏至之“至”是“極”或“最”的意思,表示天氣極端的夏季時節,以提醒農人在這一段日子注意生産和生活安全。
極端的夏季天氣當屬酷熱的三伏天。三伏天是怎麼算的?古人稱“庚日必伏”。明陳三谟《歲序總考全集·一年二十四節氣詳解》“小暑六月節”條的說法是:“夏有三伏,五月夏至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通俗說就是: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立秋後第二個庚日前一天止,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俗稱“三伏天”。對應現代陽曆,三伏天一般從七月中旬開始,到八月下旬結束。
與“三伏”有緊密聯系的是“三暑”,即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大暑、處暑,順着三伏的概念,可以分别理解為初暑、中暑、末暑。區别是,“三伏”是相連的,而“三暑”中間還夾一個“立秋”節氣,立秋之後才是處暑,拖得時間比較長。
“三伏”與“三暑”均代表高溫極端天氣,時間軸和溫度軸上的曲線表現基本一緻:暑天來,伏天到;伏天消,暑将盡。
那麼,古人為什麼不直接用“小伏”“大伏”“處伏”當節氣名,而要另外設計出“小暑”“大暑”“處暑”?或者說,是否可以将“小暑”“大暑”“處暑”分别易名為“小伏”“大伏”“處伏”?
古人設計和安排節氣,主要是反映氣候和環境在不同時序裡的變化,以利農時。僅從字體上看,使用“暑”字便比使用“伏”字貼切。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稱:“暑,熱也。”而“伏”字沒有熱的意思。《說文解字》釋稱:“伏,司也。”《釋名》稱:“伏,覆也。”《廣雅》稱:“伏,藏也。”不論哪種解釋,“伏”都與氣候環境沒關系,這正是古人在定節氣名字時不用“伏”而用“暑”的關鍵所在。
“暑”與“者”有什麼關聯
如果說“伏”字不妥,漢字中的“火”“炎”“熱”等均有高溫的意思,字面表達更直接,古人為什麼不用?這與“暑”字本身有關。“暑”是會意字,上下結構,由“日”和“者”配合而成。到目前為止,學界尚未從甲骨文、金文中發現或識讀出“暑”字。“暑”字最早出現在篆文中,從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的帛書上看到“暑”字已與現代“暑”字差别不大。
《說文解字》在釋“暑”字的同時,還對此字的部首音韻作了說明:暑“從日,者聲”。這個“者”字不僅解決了“暑”字的發音問題,還透露出古人把一年中極熱節氣用“暑”字來表示與“者”字有關。
“者”字使用頻率在古今漢字中均比較高,所謂“之乎者也”即是,大都作為助詞使用;與其他字搭配,可以指人、事、物。實際上單一個“者”字,在造字之初是有實質意義的。“者”字相當古老,在甲骨文中已出現好幾種寫法。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甲骨文“者”寫法雖有變化,但上部都可以看作是木材燃燒狀,下部則與“火”有關。後來五行學說出現後,将“者”字的屬性歸為“火”類,便因為“者”的這種原始意義。南宋楊仁齋《仁齋直指方論》認為,“自四月小滿節起,至六月小暑終止,天時大火行,熱氣生,羽蟲不鳴……”
甲骨文“者”字的這種造型應是受到原始人日常生活場景之啟發:勞動之餘,大家圍着火堆,一邊煮食,一邊交談。後來出現的“煮”字與“者”也有這種關聯,類似“煮酒論英雄”“半邊埚裡煮江山”等說法,都透露出“者”與“煮”之間特殊而又微妙的關系。從現代字形上,“者”字的原始文化含義已完全看不出來。将“者”的原始含義割掉,應該是從篆書體系形成開始的,最後定型為現代的“耂”頭。
有現代漢字研究學者因為“者”字的上部是“耂”,與“土”有聯系,便認為“者”字的構造源自用土漆塗刷器皿,有附着義。由此進一步釋讀,古代漆器的幹燥需要潮濕悶熱的環境,“者”字便含有黏濕和包圍之意在内,得出了“暑”的字形中含有“濕熱黏附”的結論,但這種分析并不靠譜。
“暑”與“煮”為什麼聯系緊密
“者”,其實可看作是原始的“煮”字,隻是後來“者”被更多地當成語氣助詞,原始意義失去後,為了突出“煮”的功能,而重新在“者”下加了把“火”,即“灬”,這在煉丹家眼裡叫“人法地”;與此同時,“暑”字也被創造出來,上面加個“太陽”,即“日”字頭,煉丹家稱為“地法天”。煉丹家的說法過于深奧,但一般人都明白,如此加了“日”頭後的“者”,即“暑”字,高溫程度明顯更強烈了:下面用火煮,頭上還有太陽曬着,這種季節隻能是“暑天”。這樣,“暑”與“煮”在“者”的聯系下,也産生了非同一般的文字學關系。東漢劉熙《釋名·釋天》對這兩個字理論上的闡釋是:“暑,煮也;熱如煮物也。”現代人戲稱暑天是桑拿天,還真挺符合劉熙的闡釋——渾身冒汗,猶如水煮。
如果高溫節氣直接用“熱”字來定名,易“暑”為“熱”,豈不表達得更清楚?非也。暑天并不僅僅是熱,因為流汗多,雷雨多,空氣中有很強的黏濕感,“暑”字的原始含義裡便有這感覺,而“熱”字裡沒有,《釋名·釋天》的解釋是:“熱,爇也;如火所燒爇也。”
清朝文字學家段玉裁對“熱”字不能代替“暑”字說得更清楚,他在《說文解字注》中稱:“暑與熱,渾言則一,故許以熱訓暑;析言則二……暑之義主謂濕,熱之義主謂燥。”
“伏”字在暑天起什麼作用
對于“小暑”節氣,古人還有特别的說法。明陳三谟《歲序總考全集·一年二十四節氣詳解》“小暑六月節”條稱:“小,微也,是月極熱,月初猶小,故謂之小暑。”另有一種解釋則是,小暑為初伏夏氣,雖然已是炎熱的暑天,但還不是那麼強大,還有點微小,所以稱是“小暑”。陳三谟這種觀點其實是襲用漢朝人的說法,漢鄭玄《禮記正義》疏稱:“謂之小暑大暑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小大,月初為小,月半為大。”
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極熱天稱“暑”,同時又找出了一個“伏”與之搭伴,除了文化含義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修身養性的考慮。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因為暑天氣溫太高,正常也是“無病三分虛”,對人們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這種不利古人稱為“傷”,清雷豐《時病論·夏傷于暑大意》稱:“夏傷于暑者,謂季夏、小暑、大暑之令,傷于暑也。其時天暑地熱,人在其中,感之皆稱暑病。”暑天人身體最容易受到邪熱之氣的侵犯,從而患上各種暑病:“夫暑邪襲人,有傷暑、冒暑、中暑之分。”
古人如何應付“暑”帶來的不利影響?“伏”字之意義和作用,恰好表現出了古人用字的智慧。古人認為,逢庚的伏日是暑天最不吉祥的日子,伏日裡會有厲鬼出來橫行,為了避厲鬼,免災禍,保平安,最好的辦法是在家裡,哪兒也不去,閉門修身養性——這正是伏日得名的關鍵所在。
伏日真有所謂“厲鬼”嗎?顯然不會有,這不過是古人的一個良苦用心,通過迷信手段,設想出一個惡魔,令人敬畏,意在規勸大家暑天應注意身心健康,多靜養,不要過分消耗體能。故明李一楫《月令采奇》詩稱:“平生三伏日,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卧,出入不相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