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菜究竟是什麼?)
小農看到這個投票的時候一臉迷惑,作為一個北方人,對這種蔬菜并不熟悉,為何蔬菜還有“媽”?“吃媽還是吃兒”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1
兒菜
● 兒菜,學名抱子芥,是十字花科、芸薹屬二年生草本植物。原産于中國四川盆地,逐步發展到貴州、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等長江中下遊及周邊地區,适合生長在喜溫涼濕潤環境中。
● 抱子芥富含鈣、鐵、磷、維生素等,所含鈣、磷居各類蔬菜前列,多食抱子芥防唇幹,清熱敗火,去油膩,是較好的保健蔬菜。
2
兒菜的得名
● 由于抱子芥粗大的根部上環抱着多個翠綠的芽包,如同衆多孩子守護着母親,因此得名兒菜。
● 兒菜莖基部為粗大的短縮肉質莖,這部分被形象的稱作“媽”,短縮莖及短縮莖上的腋芽膨大而成的部分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被形象地稱做“兒”。
● 除了“兒菜”這個名字之外,抱子芥還有個很有趣的名字:“超生菜”——抱子芥實在太“高産”了,一般每株兒菜可長芽包十五至二十個,每個芽包重約一、二百克,形狀像寶塔,非常美觀。
● 粗莖“媽媽”與小芽包的“兒菜”,都可食用,并且“媽菜”和“兒菜”的口感和味道上略有不同,因此在售賣的時候,有“媽帶兒”和“兒離開媽”二種售賣方式,價格也略有不同。
3
吃媽還是吃兒?
關于怎麼吃兒菜?兒菜哪個部分更好吃?這個話題在網上熱度很高。
有網友表示:“我每次媽兒一起買,畢竟菜價太貴了,所以媽兒也就一起吃了。”
也有網友疑惑:“還沒見過單獨買兒的”。也有人說:“兒拿來泡,媽用來煮。”
至于兒菜的口感,據說“兒”的味道清香,甚至帶着一絲苦味;而“媽”的部分,口感更像是棒菜(芥菜的一個品種,外形很像青筍)。
4
兒菜是榨菜頭嗎
不是。兒菜和榨菜頭都屬于芥菜,但卻是兩種不同的菜。榨菜頭隻有一個獨頭菜,是芥菜莖部長出的瘤狀的肉質莖物體,再者兩者的味道也不一樣。
兒菜和榨菜頭的區别
● 品種不同。
兒菜是十字花科芸薹屬莖芥的一個變種,榨菜是被子植物門,屬于雙子葉植物綱的一科,多是芥菜類,和兒菜親緣關系較近。
● 外形不同。
一顆兒菜通常有很多芽孢組成,因兒菜長相形如人參,所以又有“人參菜”之稱。榨菜頭隻有一個獨頭菜,是芥菜莖部長出的瘤狀的肉質莖物體。
● 味道不同。
兒菜的芽吃起來味道像芥菜,卻沒有芥菜的嗆味和苦味,它的味道甘甜而不帶苦味,嚼在嘴裡,肉脆少筋,不帶殘渣。榨菜頭質地脆嫩,新鮮未處理好的還帶有一股苦味。
5
兒菜怎麼吃?
兒菜吃法較多:清炒、肉炒、涼拌、腌制、煮湯等等都很适宜。比如兒菜炒肉,首先把“兒”掰下來,去掉老皮,切塊、切絲、切片均可,中間的“媽”去掉外面的老皮也可以吃,配上臘肉、五花肉一炒,味道超級霸道。還有腌兒菜、兒菜湯等也很受歡迎,喜歡吃的人,每頓飯也離不開它。
兒菜也有最簡單的吃法,就是将兒菜直接放入清水裡煮後,切片,稍加一些喜歡的調料涼拌,盡可能保留它的原汁原味。
6
兒菜炒五花肉
今天小農跟大家分享一個快手的兒菜的家常做法,好吃解膩,非常受歡迎。
● 五花肉切片拿料酒醬油醃制30分鐘。
● 兒菜清洗幹淨,把底部靠近根的葉子去掉,這個葉子是兒菜苦味來源之一。
● 兒菜按自己喜好切厚片或者小塊。
● 鍋裡水燒開,放少許鹽和油,再把兒菜入鍋焯水1分鐘撈出,過兩三遍涼水。可以讓兒菜吃起來苦味減淡,口感也脆爽。
● 熱鍋入油後,把五花肉下鍋炒至8成熟後,加入兒菜一起翻炒,加入調料再炒制5分鐘即可出鍋。
● 放适量食鹽翻炒均勻就可以關火了。吃辣的朋友可以加些剁辣椒一起炒,味道更香。
● 兒菜提前焯過水,所以不用炒得太久,避免影響脆爽口感。
現在,您了解兒菜了嗎?
小農也要回家品嘗兒菜啦!
小夥伴們,
有機會的話,
也一定要品嘗一下呦!
關注小農,和小農邊吃邊追溯果蔬的人文曆史,探尋植物文化,從自然界中尋求啟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