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我學到了一件事,如果你做了決定,恐懼就會消失。知道那些事情你非做不可,就不會再害怕。——羅莎·帕克斯
2020年,58歲的蘇敏“離家出走”了
一個人,一輛車,逃離了困住她的婚姻
一路拍短視頻,分享自己的行程和生活
很快火遍全網,所有人都為這個勇敢的阿姨點贊
她曾說:“我的前半生像在隧道裡,感覺不到光,後來我去追逐它,直到它出現在我的生命裡,是那麼美好,那麼自由。”
大家感動的同時,也心疼她
在蘇敏身上,是千千萬萬的女性一種普遍的困境:
被女兒、妻子、母親、奶奶外婆這些身份,壓抑了整整幾十年,沒有自我。
很多女性在家庭裡處于低姿态讨好男人,她們覺得自己隻要不吵不鬧,不計較,默默付出就能換得丈夫的理解和心疼。
然而結婚30多年,蘇敏與丈夫更像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室友,沒有更多的情感交流。
丈夫的暴力、苛責、PUA無不讓蘇敏感到痛苦
蘇敏從小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
母親患有心髒病常年住院,照顧家庭的重擔就自然地落到了她的頭上。
洗衣做飯、煮飯劈柴,除了上學,她的生活被繁重的家務鋪滿。
蘇敏從那時起就渴望過上自己的生活
所以當媒人來提親時,她沒多想就決定結婚了。
但不幸的是,她并未遇上一個好丈夫。
蘇敏原來是一名化肥廠工人,下崗後她做過一段時間全職主婦。
丈夫精于算計,每月給生活費要和她算賬,每一筆花銷都得找到依據,知道去處,限制她的消費。
蘇敏接受不了這樣的“盤問”,覺得這簡直就是侮辱,于是開始打工賺錢。
她做過裁縫、掃過大街、當過服務員,一開始她隻想赢得丈夫的尊重,他卻漸漸地不再給家裡花錢,完全進入“AA制”婚姻。
丈夫買菜,她才做飯;
過節走親戚,兩個人各自買禮物;
女兒的生活費、學費都是自己出的;
有一回,蘇敏拿他的醫保卡買藥,他第二天就改了密碼;
在女兒的資助下買了輛polo車,丈夫安裝了ETC,但她開車跑高速,回來就要付丈夫過路費。
諷刺的是,生活花銷上兩人分得清清楚楚,但蘇敏卻承擔着更多責任,照顧孩子、操持家務,丈夫似乎隐身了。
金錢上的疏離,更加劇了感情上的淡漠。
蘇敏喜歡吃辣,但是丈夫口味清淡,三十年來飯桌上都沒有出現辣菜;
當她穿上心愛的裙子,丈夫嘴裡卻沒一句好話;
女兒上初三寄宿,兩個人就開始分房睡;
丈夫休息和外出後,她才擁有沙發、電視的使用權,看自己喜歡的電視劇;
女兒結婚生小孩後,他們不得不住在同一間房,于是就買了上下鋪,晚上戴上耳機各玩各的手機。
丈夫還會沒由來地發火、摔東西、打人。
有時候,是丈夫覺得她丢了面子,有時候是唠叨多了,不開心就踹人,扇耳光,揪她的頭發,被打得鼻青臉腫,她卻毫無還手之力。
他心情不好,蘇敏就感到有壓力,還奢望自己做好一點,讓丈夫滿意,自己也就能好過一些。
之所以這樣想,是丈夫長期的精神壓迫造成了心理創傷。
“無論我在家說什麼,得到的永遠都是冷嘲熱諷和貶低,我的任何決定都得不到他的尊重。”
她一直處于被否定、被壓迫、被疏離的弱勢中,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
終于,在2019年,兩人爆發了一次劇烈的争吵,蘇敏再也無法承受重壓,在胸口劃出三道傷口。
送去醫院後,丈夫還跟醫生說她精神有問題,結果蘇敏被診斷為中度抑郁。
從小到大,蘇敏都是在忍耐中委屈求全,直到她在網絡上看到一位博主自駕遊的經曆。
她瞬間被擊中了,覺得自己也可以,于是開始了一年多的自駕遊準備。
當時蘇敏還在為女兒照料雙胞胎孩子,一直到孩子上幼兒園,幫女兒渡過帶孩子最艱難的時期。
在完成了女兒、妻子、母親、外婆這些身份的責任之後,蘇敏才出發尋找自己。
在自駕的兩年,蘇敏獲得了新生,她說,“以前的我是為别人而活。在路上的我是為自己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你想怎麼做都行,這才是屬于自己的自由。”
這是她第一次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
很多人像她一樣在婚姻中渾渾噩噩數十年
老了才“發覺不對勁”的女人太多了
沖破牢籠之時,她一身傷痛,一腔孤勇。
迎面而來的,是苦盡甘來,柳暗花明。
從此以後,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後來,我們都看到,她正在越變越好,越活越舒坦。
她從一路向前,途徑西藏、新疆、陝西、四川、雲南等地。
她在川藏高原上步行留影。
在海南沖浪。
有時,和路上認識的旅友聊天交心。
在旅途中,她一點點治愈自己。
笑容越來越常見。
自怨自艾,越來越少。
感恩和陽光,越來越多。
出發50多天時,她說:“我收獲了很多,遇到了很多朋友,也充實了自己的生活,開闊了眼界。”
不止如此。
她還鼓動了許多人。
有粉絲在她的視頻下留言:“我退休了,剛離婚,一個人。”
蘇敏回複:“祝福你回歸自我!”
還有人來吐苦水:“哪個女人不想和丈夫一起出去旅遊呢?隻是有的丈夫不配女人的愛。”
不知不覺,蘇敏變成了樹洞。
大家都在這裡,找到了某種精神支柱。
于是,她一個人的出逃,變成了一群人的救贖。
可是,這救贖是真實的嗎?
逃離,就代表問題解決了嗎?
一恍兩年過去了。
9月8日,中秋将近。
因為女兒的再三懇求,她心軟了。
也想跟丈夫就以後的生活進行溝通
蘇敏回了老家河南。
這一回,所有逃避已久的沉疴,重新回到眼前。
一對結婚30多年的老夫老妻,分别兩年,再見面會是什麼情景?
當天一回家,蘇敏先主動做了一鍋荊芥面疙瘩。
她依然對丈夫抱有希望。
結果事與願違。
沒有預想中的關懷。
沒有尊重。
蘇敏的丈夫,身體力行、從頭到尾地貢獻了這段名場面:
一進門,一開口,就是:
“你還知道回來嘞!”
沒有一句問候,沒有半點寒暄,開門見山地鄙夷、奚落加埋怨。
緊接着,又是一句:
“混不下去了是不是啊回來了。”
後面的相處,就像時光倒流,一切和兩年前一樣。
他們為瑣事争吵,男人依舊死犟,高高在上,一副永遠有理的樣子。
然後舊事重提,提到當年要求AA制的過路費,一火了就在廚房摔碗,全然不顧小外孫就站在旁邊。
還霸氣地稱:
“拍啥拍,拍了我也不怕”。
嚯,反正死豬不怕開水燙呗,當然不怕啊。
呵呵,别人是: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到了蘇敏這裡,就成了:女人出走兩年,歸來老公仍是混蛋。
哪怕蘇敏盛譽在外,被官媒采訪,被粉絲愛戴,都與他無關。
回到家,生活依然是一地雞毛,他和她的婚姻,依然是破敗不堪。
他繼續漠視她,貶低她,剝削她。
把婚姻中,既得利益者的嘴臉,發揮到了極緻。
怎能讓人看了不氣!
有網友說:這樣的婚姻,一天也忍不了。
而蘇敏曾經這樣過了三十年。
以前,蘇敏沒有想過離婚。她怕離婚後就見不到孩子,她怕離婚影響女兒找對象。
她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女性先鋒”,思想上依舊戴着幾千年來的枷鎖,踐行着傳統的母職規訓。
她一直覺得婚姻就是這樣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忍一忍就過去了。
“忍耐”是一以貫之的主題,有時被包裝成“賢良淑慧”,也是這個社會加在女性身上的道德要求。
從小活在傳統教育體系裡,要決定離婚,并不容易。
這一次,她沒有再選擇“忍耐”,而是終于選擇了離婚。
2022年9月14日,蘇敏更新了短視頻平台的狀态,稱自己準備向丈夫提出離婚。
所有人都為她喝彩。
因為我們都知道,走到這一步,對于蘇敏來說,有多難。
雖然丈夫可能不會同意,但不管是私下協議,還是提起訴訟
哪怕是淨身出戶,哪怕這條路會走得很艱難,她都會堅定離婚的選擇。
有位網友說:“與其在被束縛的環境求認同,氣場不合的人身上求尊重,不如去更大的世界找尋早已丢失的自我。”
是啊,既然你在家庭裡找不到歸屬感和認同感,有何必畫地為牢,把自己禁锢住呢?
許多人說,蘇敏的人生是一部爽文,但願每個人都希望像她這般勇敢。
我卻不這麼認為,她的生活不是爽文。
因為她的前半生太過于辛苦,“出逃”是觸底反彈的結果,是經受困惑與痛楚後的頓悟,這是很多女性的現實。
在蘇敏的故事裡,有不少不理解、不支持的言論,
其實這些人跟蘇敏丈夫一樣,陷入了某種困境中——
一個妻子不被看見的孤獨、不被欣賞的失落、不被尊重的委屈,都源自一個不懂得如何經營親密關系的丈夫。
既在家庭責任中隐身,做不到支持者的角色,又無法提供情緒價值。
學會如何愛一個人,是一項卓越的能力,可惜大部分人都沒有。
對妻子的不信任、冷漠或許是他們倆不可調和的矛盾。
而如果你也陷入困境裡,請不要忘記,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我之所以感動,是因為佩服蘇敏的勇氣,這是一個關于女性自我成長的故事範本,
希望女性的身體和心靈不再被瑣碎的生活磋磨消耗,
希望我們都能像蘇敏阿姨的後半生那樣,活出自我、輕松、舒展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