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不好,加上中國公司的崛起,很多外企都在裁員,或者headcount凍結。
連那些在外企幹了半輩子的人,這幾年也在糾結,到底是要去本土公司闖一闖,還是小心翼翼地在外企等退休。
人是習慣的動物,在外企工作了10年以上的人,往往在中國公司幹不下去。
10年足夠養成固定的工作習慣,塑造一個人的價值觀。就算看在錢的份上去了中國公司,也經常感到痛苦和不适。
這種水土不服是必然的,不能假裝它不存在。
但是對一個成熟專業的職業經理人來說,我建議你:克服。
機會就那麼多,選擇對自己來說最實際的:好的薪資、好的發展。其他都是矯情。
外企究竟有什麼好?
我并不認為外國企業最閃光的優點,是他們“端正的價值觀”,和“以人為本的生存環境”。
外企領先于中國公司的,是他們完備的培訓制度和嚴密的工作流程。前者培養了可用人才,後者保證公司不依賴于人才。
外企的培訓簡直是三天兩頭,家常便飯。一進公司就是入職培訓,别管你有多少年工作經驗,多高的職位。
你不參加那個短則一天,長到一個星期的入職培訓,你就連打印機都不會連、年假也不會請、報銷單不會填、共享文件夾在哪兒都不知道,根本沒法開工。
入職培訓完了,是跟所有關系部門的同事一對一約談。聽他們介紹業務現狀,工作流程。
這過程中你還得順便記住并分清三個Chris四個Andrew五個以上的Michael。
正式開始工作之後,隔三差五一個小培訓,學習新的辦公系統。公司有一個培訓課程平台,由人事部專人負責,有時候老闆指派安排,有時候自己報名。
這些培訓累得很,并不是你想象的遊山玩水,或者在會議室裡打着瞌睡聽報告。
要互動、讨論、做作業、上台演講。還不能脫産,一邊培訓,每天的工作還得按部就班做好。隻能下班時間加班加點了。
這種短期密集強化培訓,對老員工來說有點雞肋。但新人特别受益。就算你零經驗,隻要不傻,三個月下來,就變成熟手。
所以寶潔公司隻愛去名牌大學挑工科畢業生,學鍋爐和精密儀器的高材生去做商務和市場,連大衛奧格威菲利普科勒是誰都沒聽說過,沒關系。
隻要智商高素質好,進了P&G,半年還你一個品牌經理。
科學的工作流程、統一的文檔管理,也是on the job training (在崗培訓)的一種。
交給新人一個項目,按着流程摸索着做,不懂就查前人文件,做完項目自然就出師了。
對于公司來說,花時間花力氣培養新人,跳槽走了固然可惜,但也不用慌。
這是一條生産線,新人頂上來,三下兩下就接手,可能總需要磨合,但沒見過哪個項目因為人走了就爛尾。
什麼時候去外企?
我認為對于剛畢業的職場新人來說,進入外企不是唯一的一條路,卻是最省力氣最平坦的一條路。
從老牌外企起步,按部就班學習,雖然不像互聯網新貴那樣充滿機會,飛快跳級,現在很可能賺得也沒有人家多。
但是能學到紮實的基本知識,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寫在簡曆上也好看。
這些東西,以前我也沒有多看重,覺得理所當然,還吐槽公司官僚形式主義。
直到去年朋友公司招聘,我看到他手中一份簡曆:一個很不錯的外語院校畢業的高材生,英語專業八級。
已經工作了6年,曆經三個互聯網公司。雖然不是BAT或者明星創業公司吧,但一聽之下,至少都是千萬用戶級别的APP。
三家公司業務内容各不相同,但她幹的都是一些雜七雜八的支持工作。
需要編輯内容了她就複制黏貼,産品上線了她就打包上傳,需要推廣了她就印資料布置場地拉背闆....應聘的職位不高,薪金要求是稅前8000。
大家都知道這在北京的互聯網公司是一個什麼樣的工資水平吧?我覺得很可惜。
勞動不分高低貴賤,但日複一日做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專業技能永遠得不到提升。
互聯網新貴的特點是,除了核心技術團隊,其他底層人員是勞動密集型。繁榮的時候大把招人,工資還都不算低,反正燒的是投資人的錢。業務萎縮了再裁掉。
互聯網一寸時間一寸金,誰有功夫培訓你,幹就完了,反正工作也不複雜。工作沒了再找一份,小孩心裡想:
好歹我也是在XXX 公司幹過,也算是個有名的APP,還能找不到下一份工作麼。
你當然能找到工作,因為這種公司很多。但是以她這種工作經曆,真的也拿不到什麼更高的工資了。
反之在外企埋頭苦幹6年,已經略有資曆。這時跳槽去個規模小一點的公司,說不定也能獨當一面了。
有人說你站着說話不腰疼,哪有那麼多外企招人呢?進入外企的門檻是相對高一點,考這考那的,又做數學題又考外語。
但是這些小朋友選擇互聯網創業公司,除了機會多門檻低之外,大概都還在賭:
萬一公司發達了呢?上市了呢?多少分了一點股權,一旦業務爆發,小卒子也跟着雞犬升天。
這種概率是非常非常少的。即便真讓你攤上了,也得分你是什麼工種的。
很多公司在初創階段業務模式非常簡單,就是靠着100多人重複着簡單原始的體力活粗暴推廣,獲得融資之後才被投資人要求好好梳理業務.
但是這種節奏和環境怎麼能容你慢慢成長,人家想找高級人才,外來的和尚有的是。
對于有經驗的中年職業經理人來說,外企是一塊沖不破的玻璃天花闆,是一個溫水煮青蛙慢慢令人消沉油膩的泥沼.
正在各個行業趕上來的本土公司,可能是你搏一把的最後機會 .
對于剛畢業的3年之内的職場新丁,外企是類似高考一樣的存在,除非你是天才特長生或者爹媽有背景,我建議你削尖了腦袋鑽進去。
那麼如何成功地混進外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