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随禮感悟
随禮感悟
更新时间:2024-11-11 19:42:52

随禮感悟?在中國社會裡,是免不了随禮這種事的好壞與否,喜歡與否,這種社會現象就實實在在地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親朋好友及其親屬子女結婚要随禮,老人去世要随禮,添丁進口生孩子要随禮,考上大學要随禮,有的喬遷新居要随禮,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随禮感悟?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随禮感悟(說說随禮這件事)1

随禮感悟

在中國社會裡,是免不了随禮這種事的。好壞與否,喜歡與否,這種社會現象就實實在在地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親朋好友及其親屬子女結婚要随禮,老人去世要随禮,添丁進口生孩子要随禮,考上大學要随禮,有的喬遷新居要随禮。

随禮是禮尚往來轉圈圈。八項規定以前,各種随禮難免有借婚喪嫁娶之機斂财之嫌。八項規定以後,逐漸恢複為親朋好友之間的禮尚往來了。女兒結婚、生孩子都收到過若幹紅包,自然樂的合不攏嘴。當時我就對女兒說:“孩子,别光樂的數錢,一定要記好帳。這些禮錢,除了你奶奶、姥姥的不需要用現金還回去外,其它都是要還回去的。”

轉圈圈便宜了誰?作為人情往來的随禮,單純從經濟意義上講,送禮的和收禮的都沒有沾便宜,除非一方屬貔貅的隻進不出,到人家有事時裝聾作啞不随禮了。懂事明理的人家,收了别人的禮金,總要擺個酒場請請客,讓大家沾沾喜氣樂呵樂呵。所以,在這項社會活動中,從經濟角度看,唯一受益的是酒店、商店,為第三産業添柴加油了。

轉圈圈還是有必要的。既然從經濟意義上是空轉,那麼是不是就不轉了?當然不是的,因為這種事不能單算經濟賬。大家是親戚、是好友,走的近、關系好怎麼體現出來?還得通過幫錢場、湊人場等必要形式來表現,誰也不可能關起門子朝天過嘛!親戚朋友越走動越近乎,相互沒有個人情往來,時間長了就“斷道”了。有的人或自律清高,或覺得轉圈圈沒意思,有事不做必要的通知,甚至把禮金退回去以避免請客麻煩,對方再有事時也就不好意思通知他了,雙方也就沒有往來了。

轉圈圈也是有講究的。一是項目應核減,至少不應該像相聲上說的,家裡老母豬下崽了也要請客随禮,孩子上駕校了也要擺酒席請客。二是範圍應控制。特别是公職人員,就應該嚴格按紀律要求辦事。三是身份關系相同的多溝通、多商量,别人為地制造出矛盾來。說白了,同一輩分的不要有多有少。四是及時記好帳,以便等人家有事時積極主動地随禮還賬。

過去随禮,一般都在宴席上設立賬房,一人收錢,一人記賬,彙總清點後賬實相符,交給主家。後來,多不當場記賬了,而是用一個寫有姓名和錢數的信封裝上禮金,直接交給主人,事後自己記賬。

在老家齊河劃到濟南去的幾個鄉鎮中,還有這樣的記賬習俗:客人們來到後,被分别引到不同的桌前坐下。待開席前,由收賬人員一桌一桌地收款記賬,并且安排聲音洪亮的人把随禮人的關系、姓名、禮金數當場吟唱出來,比如:新人二姨夫太平莊的王大軍先生,賀禮一百元。不知道這種習俗還存在否。

幾十年的社會生活中,曾見過“冒席”的,也就是盤算着親戚朋友數量安排了二十桌,沒想到前來捧場的人太多了,客人坐不下,此為“冒席”,也叫“漲席”了。也曾見過安排了十來桌,來人坐不滿二三桌的。這就顯現出事主東家平常為人處事的水平了。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