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知遠近 作者:方國平
靜觀
重構山水
——談浙江“山水思路”藝術家駐地 工作坊
Reconstructing Mountains and Waters Scenario
——On Zhejiang “Vision of Mountains and Waters Scenario”
Artist Residency and Workshop
采訪/陽麗君 嘉賓/毛小芳 邵文歡
Interview by Yang Lijun Mao Xiaofang&Shao Wenhuan as Special Guests
陽麗君(以下簡稱陽):請問“山水思路”藝術家駐地 工作坊項目開始是如何考慮的?
毛小芳(以下簡稱毛):省市縣三級攝協組織的工作要求還是有一些差異的。省級攝協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立足本土,出精品聚隊伍。浙江省攝協從2011年開始推出浙江攝影大講堂、全省中青年攝影人才研修班,與中攝協聯合創建中國當代攝影新銳展影展平台,2012年嘗試攝影工作坊小班化教學,2013年浙江省委宣傳部、省文聯推出視覺藝術青年人才培養新峰計劃,配套做了新峰計劃工作坊。一路走來沒有經驗可遵循,摸着石頭過河,在争議中一年年堅持下來。發展是硬道理,許多争議會在發展中逐漸消解,關鍵在于引導和堅持。
藝術家駐地工作坊是計劃已久的項目,省攝協在之前的十年中舉辦過編輯、銳意先鋒、本土主題、田野調查、新峰計劃實驗影像等多種方式的工作坊教學。結合省委、省政府詩路文化帶建設,如何系統推進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瓯江山水詩路的創作,是省攝協的重點課題。通過藝術家駐地創作項目系統實施“山水思路.浙江風景”創作,是很好的途徑。我們學習了安徽黃山工作坊項目的經驗,在新冠疫情稍稍緩和之後,就聯系有黃山工作坊教學經驗的國美邵文歡副教授做總導師,由他來制定藝術家駐地工作坊的方案,包括導師嘉賓團隊的邀請,學員的招募。邵文歡老師很認真,先後聽取了高士明院長等專家的建議,駐地之一也從莫幹山調整到楠溪江雁蕩山,前期準備比較充分。
邵文歡(以下簡稱邵):毛老師跟我說了這個事以後,當時首先想到的是:如果讓我來做,這個項目我能起什麼作用?那麼又能做成什麼樣?特點是什麼?
剛才毛老師說到的一些争議,實際上是今天攝影本身的問題。技術與藝術的現代性使得作為媒介的攝影,凸顯出越來越多變的甚至是颠覆性的現象,它面臨的争議也好,問題也罷,不是一個組織或一個活動就能形成的,隻是在組織這麼一個活動的時候呢,矛盾就凸顯出來了,我指的是攝影作為媒介發展到今天的自身問題,而這恰恰可以看作是一個開放、發展的好現象。
這個藝術家駐地 工作坊自然是立足在攝影自身屬性上做些延伸的文章。說句老實話,對于結果也沒有想那麼多,因為完全有既定結果的事情,我也不太感興趣。
官塘張的火 王适然 攝
清寂——隐喻在山石中的風景 黃新 攝
清寂——隐喻在山石中的風景 黃新 攝
清寂——隐喻在山石中的風景 黃新 攝
陽:這次駐地計劃還請了一位音樂家?
邵:這次我們請了在北京做實驗音樂的藝術家馮昊。馮老師不隻是一個僅僅創作音樂的藝術家,也是重要的進行聲音與視覺媒體結合創作的藝術家。請他的目的并不是讓音樂去跟攝影做所謂跨界的混合,去雜交出來什麼東西,而是想通過理解從音樂的角度如何轉化現場,如何将視覺轉化為聲音藝術的感受。在項目期間換幾個角度去感受、理解這種轉化的關系,并以此來刺激從攝影角度對客觀物相應的轉化思維。
我們的活動基本都是在同一現場和時間段,馮老師會即興演奏關于他理解的當時感受的一段音樂,也就是一種聽覺的感受。而攝影是一種視覺圖像,殊途同歸,我們在其中可以去找到某種互動,聽覺是可以觸發視覺的通感,我們想通過這些方式貫通不同媒介之間的關系。單純從攝影角度來考慮問題,不是不好,但是很容易進入非常傳統的甚至是某些故步自封概念的迷戀當中,我們現在更多把攝影放在藝術“域”或更大的範疇去考察,這或許是一種方法吧。這就需要大家的認知程度達到這一步,因為凡事都是有道理的,隻是認知的層次不同而已,不同認知的層次對于問題或方法都有可能接不上,所以融會貫通的轉化顯得非常重要。
葉高筍 攝
葉高筍 攝
3D點雲數據(機器對世界的感知) 呂凱傑 攝
陽:駐地工作坊是如何挑選攝影師的呢?
邵:當時選成員的時候是有一些計劃性的,商量下來進行比較有意思的配比,有幾個在當代圈裡面做的非常成功的藝術家,我覺得他們對攝影的内核方面是非常敏感的。另外有來自攝影界的知名成員,還有些高校或專業留學經曆以及協會的成員,這些塊面之間的交流比較好,也比較有意思,一方面在技術上互相取長補短,另一方面因為所處領域的不同,可以達到不同觀念、知識的刺激。
毛:這些年協會在推進過程中,是兩撥人和我們攜手前行,一個是學院系統,我們做了大量的專業攝影資源整合工作。比如邵老師這樣成熟的藝術家、藝術院校畢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國外留學回來的等等各種學院派人才,學院體系的知識結構跟老一輩協會會員各有千秋,怎麼樣才能把這兩撥人融合在一起?我覺得就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過程,更加先鋒性的新峰計劃工作坊,邀請的是王甯德、王慶松、莊輝、董冰峰、張培力這些活躍在當代藝術圈中的人,攝協會員主要是通過本土主題長期工作坊去推進,在培訓活動中不斷開闊視野。
在這個藝術家駐地項目裡面,除了中青年藝術家,也有當地攝協推薦的骨幹參與。這些創作骨幹在駐地項目中能交藝術家朋友,聽到很多平時聽不到的創作理念,後來你會發現他受到了很多影響,有些影友駐地的作品發給我們看,導師覺得他們有特别大的提高。
大瀑布 孟魯平 攝
大瀑布(局部) 孟魯平 攝
我使用4×5黑白膠片對天台山大瀑布進行局部裁剪和搜集,再使用拼貼的方式重新組合成一個虛拟的“瀑布”。在拍攝的過程中,我有意尋找一些局部和局部之間的關聯,或者有意地錯開、重複具有強烈關系的局部,打破和重組原有的結構關系,構成一個整體看似統一,而局部各自獨立的“大瀑布”。
——孟魯平
陽:每個人的作品風格都不一樣,似乎想在傳統的山水攝影或風景攝影中尋求一個新的路徑或突破?
邵:一講到與風景相關的攝影,在中國大家似乎會聯想到畫意攝影比較多,也很容易說到郎靜山,他把西方的機械舶來品跟山水畫的形式混合在一起,在當時是比較成功的,有一定的曆史意義。不過這種形式上的探讨,并沒有重視攝影的自身屬性,但他給我們帶來的是一種形式上的可能。
大概十多年前,在中國出現了景觀攝影的說法,我對此總是有些疑惑。也許對應居伊·德波的社會奇觀,可能中國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與原先比較平穩的一些東西,形成了一種撕裂的關系。也許攝影紀實角度的記錄性特質比較适合這類當代社會風景之說。
中國的風景概念,是“山水”的觀看,而山水精神在隋代左右就很成熟了。西方是從地貌的概念出發,“風景”是地平線上面所展現的景色。但是中國人講的風景,會從人和宇宙之間的關系上認知,所以心與物互為觀照的認知,才會有時空遊觀的三遠法的“形而上”觀看。而攝影中的照相機的物理性決定了它又是非常實的東西,它必須有實物、有焦點、又必須在現場。
在一幅山水畫中,是不遵從物理學透視的,比如“深遠”法在攝影中似乎是實現不了。這種越是與攝影媒介有着矛盾或不可能的問題,就越是有着探尋的空間,這也是我自己做創作的關注點。所以我也希望在“山水思路”的工作坊裡面,大家不僅僅是在形式上做成一個像中國畫的照片,而是要讓我們理解是如何去看待這個世界的,從觀看的方式、實境和意象上,以及材料的呈現如何突破局限性,這個大概是我内心中所希望看到的效果。
因此大家讨論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話題,你借助什麼樣的手段,沒有限制。但是它要像放風筝一樣,飛的多遠,總有那根線在風筝和你手中聯系着。要嘗試這種恰當的呈現,哪怕你深度不夠,但有意識,或者說有那種原生的力量,我覺得在這個項目中,這屬于很重要、很珍貴的東西。一個新東西,思維意識的深度總是沒有那麼深刻,但就是這種碰撞的力量會顯得強大,這在當今的語境下,我覺得會更有意思。
指點家山1-2 陳見非 攝
指點家山3-4 陳見非 攝
指點家山3-4 陳見非 攝
指點家山1-2 陳見非 攝
浙地山水,連接久遠,行走其間如在絕塵的幻境裡,流紋岩堆起的一座座孤峰是遠古紀的傷口,美麗來源于傷痛。群山孤絕傲立的身姿隐藏着神秘的主宰力量,看多了,令人覺得崇高。這種崇高感來源于内在對空間的分割,一種主宰空白的強大力量,正形對負形的逼仄,在照相機裡。
這裡曾經生長過唐詩,以唐詩照鏡,能夠映射出舊山河昔日的模樣,使人跨越時空,不辨古今。我把采集而來的小頁片連同一路得來的風景,剪裁、拼接成我的感受,朝向詩的樣子,做成我的家山。因為,唐詩的葉子不分南北。
——陳見非
陽:參加的學員有什麼樣的反饋?
毛:參加系統學習一定是會有進步的。鄭忠民、潘世國、譚秋民、周曉剛、黃新、汪雪涯、陳見非、孟魯平、方國平、張曉武、應函真、楊海燕、滕宏鷗、李建偉等,持續保持不間斷學習的态勢,攝影浙軍在集聚、壯大。
邵:對于創作,成員願不願意改變,實際上是安全區域的問題,這也是在駐地期間的讨論中我們曾多次談到這個話題。一個是願不願意突破創作慣性的安全區,還有一個就是突破所謂名和利的安全區。有些成員他們已經在之前的領域有着一定的成就或地位,跨越安全區,都會帶來新挑戰,否則就是不斷的重複。工作坊中我提到,大家可以将之前的一些定式抛掉,其實就是嘗試一下,去突破這些安全區也未嘗不可。
有些成員經過幾次回合之後,每次采風之前,他們也會出草圖,當然在實際拍攝時,我會提醒大家,攝影也是“遇見”或“找尋”,我們還要尊重直覺的力量。這種草圖的“設計”隻是在創作框架上起更大作用,不過這種作品之前做手稿的方式非常好,實際上就是藝術家思維。在項目創作中隻要堅持進行攝影的内核與創作主題對應或轉化的思考即可。
山水銀河1-2 沈海松 攝
山水銀河1-2 沈海松 攝
山水梵音1-2 金建林 攝
山水梵音1-2 金建林 攝
山水于我,或許更多的是一種對生活的寄情與向往,就像時下那流行的句子—詩和遠方。是一種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悠然;是一種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惬意;是一種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泊。沒有刻意雕琢,隻循順其自然。如此,再把山水放置于自然社會生活之中,在我周遭的世界裡,山水自然天地人和又将是一種理想向往的狀态,是對自我的一種清修,是對社會的一種融合。
當山水的能指轉向山水的所指,當山水的符号成為風景的意指,或許那時的山水在我的心中又會重構一番不同的風景。山水自然,山水共情。在尋山問水之間,覓音影袅袅,或如雷、或清徹、亦或入心。幾許思量,撷取影像,如若谛解,如若無厭,似為梵音。
——金建林
陽:我看到這次的項目中,有的藝術家使用了新媒體的手段來做作品,新媒體時代到來之後,攝影的邊界是不是也變得更加模糊了?
毛:不管靜态影像動态影像,都要沉下心去做創作,才能夠打動别人,你在做作品的時候是否用心,其實大家通過作品都能感受的到。2012年我們第一次“銳意先鋒攝影工作坊”,學員都是當時省裡的創作骨幹,四天的課程把原來的認知全打破了,很多人急得睡不着覺。我當時心裡也有點懊惱,心想怎麼一培訓,他們反而連照片都不會拍了。這個階段差不多持續了一年的時間,後來學員們的作品慢慢都離開了原來的舒适區。其實不用着急,踏踏實實地引導各市縣攝協抓住機會多做長期主題工作坊培訓,打好基礎,出作品出人才是自然的事情。任何事情功夫都在詩外。
非常山 李建偉 攝
對于山水我有着深厚的情懷,更是沉醉于山水風景攝影。山的那個偉岸、水的那股靈氣、一花一草一木的那份柔情,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并融入我的心靈。多年來,我一直在尋求突破心中的那個山水“框”,此組作品拍攝均取材于青苔和冰雪,通過後期技法融入了對山水攝影的新思考,借此突破我心中的山水框。
——李建偉
清音圖1-2 周子傑 攝
清音圖1-2 周子傑 攝
我在山水間漫遊,希望通過如葫蘆般的攝影,縮天地于其間,開啟抵達時空彼處的通道。杉本博司相信人類意識産生的現場是海景,我覺得或許古時中國人的自我就曾覺醒于山水之中。鳥鳴、流水、樹木的呼嘯聲在我四周聚集。山水間的清音,伴随着它靜谧的呼吸,使其間的事物變得分明起來。
——周子傑
陽:通過駐地 工作坊的項目,想要達到一種什麼效果?
邵:主要是要有心态,我想浙江攝協做這個駐地 工作坊,就是一種建設心态吧。一個短期的聚合不可能有多大的效果反饋,但每次的駐地 工作坊項目,都是一個一個的節點,可以建設轉化意識的節點。駐地 工作坊的發展不是單向的,也不是二元的,搭建這樣的一個平台,是讓五湖四海、各個專業領域的人走到一起。而當下攝影所遇到的困境和矛盾,問題或争議,很可能在我們這裡形成聚焦點。如果是這樣,這個現象本身就是價值。對一個駐地 工作坊項目來說,也許産生并非已知的答案和結果,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更大的價值所在。
逍遙篇1-2 滕宏鷗 攝
逍遙篇1-2 滕宏鷗 攝
詩路篇1-2 滕宏鷗 攝
詩路篇1-2 滕宏鷗 攝
楠溪江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尋山志》的作者陶弘景曾在此隐居避世,編撰了《真诰》。她是我的母親河,伴随着我的成長,我在這裡觀山水,也印證我的山水觀。如今這裡古人蹤迹尚存,而溪山秘境之格局已被喧嚣所替代。這使我産生疑問:遊走于此還會讓人遐想,讓人産生神秘感和敬畏心嗎?還能看到山水精神嗎?于是,我選擇在黑夜的寂靜裡,試圖将自己融入其中,去窺探山水的本然,去尋找童年的心鄉。誠然,在天玄地厚中自感渺小,在山寂水寥中,頓感“莊老回歸,山水方顯。”我在拍攝的同時也收集現場的聲音,在每一次快門開啟時,以心跳讀秒,伴着山的呼吸和水的脈動,一并裝進相機暗盒裡。最後呈現的是山水的碎片、時間的碎片,也是我心鄉的碎片。
——滕宏鷗
簡介
毛小芳,浙江省攝影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山水思路”藝術家駐地 工作坊總策劃。
邵文歡,中國美術學院攝影系副教授、“山水思路”藝術家駐地 工作坊總導師。
*原文刊載于
《中國攝影家》雜志2021年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