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杜鵑作為鳥類和花卉的通用名稱,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現象,這一鳥一花之間又有何關聯呢?
因為情感上的相連,古人将鳥的哀啼、花的紅火聯系在一起。傳說杜鵑鳥啼血不停,染紅了樹下的花草,便有了啼血成花的說法。詩詞中也有很多相關的描寫,如李山甫《聞子規》:“斷腸思故國,啼血濺芳枝。”楊巽齋《杜鵑花》也稱:“鮮紅滴滴映霞明,盡是冤禽血染成。”吳融《秋聞子規》:“年年春恨化冤魂,血染枝紅壓疊繁。”
此外,從自然屬性來看,杜鵑鳥的活動時期和杜鵑花的花期相吻合。古代早期文獻中将杜鵑稱為鸠,鸠的鳴叫像“布谷”二字的發音,人們注意到杜鵑在農曆三月的鳴叫,又恰逢播種時節,便根據這來安排農事。而大多數杜鵑花在暮春時節盛放,一簇一簇紅滿山坡,在視覺上很能引起人們的注意。有些杜鵑花花瓣上的喉斑,也像是滴滴血淚,引起文人無限遐想。杜鵑花的花期,常伴随杜鵑鳥的清澈鳴叫,因此,“杜鵑”這個名稱的内涵也從鳥名向花名擴展。
花鳥本無意,聞之者、觀之者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便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意象。
(作者:柏可林,來源:上海植物園)
來源: 東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