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陽陵泉穴位正确找法
陽陵泉穴位正确找法
更新时间:2024-10-12 10:29:09

陽陵泉穴位正确找法?穴位 穴位(acupressure points)究竟是什麼 ,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陽陵泉穴位正确找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陽陵泉穴位正确找法(崇武必知的傷科穴位知識介紹)1

陽陵泉穴位正确找法

穴位

穴位(acupressure points)究竟是什麼

1882年,布裡克斯發現人體表面存在溫點和冷點而被譽為軀體感覺生理學的先驅。其實,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們祖先就已經知道人體皮膚上有着許多特殊的感覺點。公元前五至一世紀寫下的著名醫典《黃帝内經》就已指出,“氣穴所發,各有處名“,并記載了160個穴位名稱。晉代皇甫谧編纂了我國現存針灸專科的開山名作《針灸甲乙經》,對人體340個穴位的名稱、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論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訂正訛謬,撰著《銅人腧穴針灸圖位》,并且首創研鑄專供針灸教學與考試用的兩座針灸銅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歎服。可見,很早以前,我國古代醫學家就知道依據腧穴治病,并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腧穴學的完整理論體系。

《類經·人之四海》載:“輸、腧、俞,本經皆通用。”因此,腧穴又有輸穴、俞穴之稱,也有叫穴位、穴道或孔道的。按照中醫基礎理論,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它既是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于體表的部位,還是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施術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驅病迅速”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它真是人體的特殊結構嗎?長期以來,人們對此推測紛紛,莫衷一是。

中醫講究的穴位的實質究竟是什麼呢?有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去探讨,發現皮膚上的某些地方存在導電量特别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的位置相吻合。但後來又發現,全身穴位總面積不過體表的萬分之四,而電阻部位卻多得多。後來人們又用最弱電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産生最大收縮效果的地方就叫運動點。經對照發現,運動點與穴位的分布幾乎一緻。但運動點的機制是什麼,還不太了解。又有人研究了穴位與神經的關系,發現幾乎所有的穴位都與神經相關聯。某一穴位與某一髒器的神經往往同屬于一個脊髓節段。在胚胎發育時期,皮膚與神經是同源的,神經中樞存在着各皮膚區域與髒器的投射點。但是相反意見認為,非穴位區域下也都有神經分布,它們在組織學上并沒有差别。還有人發現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系密切,穴位處的皮膚溫度比别的地方要高一些,可能正是因為這一系列的複雜關系形成了穴位的奧妙。

許多人從穴位的電學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質。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電通過人體皮膚,發現皮膚上存在某些導電量特别高的“良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位置吻合。此後不久,法國著名針灸學家尼伯亞特在助手的協助下,應用測定皮膚電阻方法證實了這一現象,并确定穴位電阻隻有它周圍皮膚電阻的一半。在屍體上進行的測量也獲得同樣的結果。50年代後期,我國學者有關穴位電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電阻高電位的特性。然而,據推測,全身穴位的總面積僅占體表的萬分之四,而全身體表電阻的部位卻很多,遠遠不限于穴位的地方。況且,如進食、睡眠、運動等生理活動,時序、季節、氣溫等外界環境改變以及精寸心理狀态等諸多因素,都會影響皮膚電阻值。難怪上海市高血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感歎:以此(皮膚電阻測定法)測定經穴頗有困難。法國德拉·富耶花了五年時間,應用此法測定穴位,所得結果卻與中國穴位大相徑庭,不得不揪然中止這項研究。

也有人将古老的腧穴理論與現代醫學理論比拟分析,力圖用新理論、新概念闡釋它們。譬如,電流刺激肌膚,被刺激的肌肉會産生收縮。用最弱電流刺激而産生最大肌肉收縮的體表部位叫運動點。美國學者金林對照運動點位置與傳統穴位位置後提出,兩者的分布近乎一緻。日本的兵頭正義與美國的弗羅斯特等人,則把穴位同觸發點進行比較。觸發點被認為是機體肌肉組織中的局部交性部位,具有深層組織敏感、結節及伴有放射痛的特點。雖然其産生機制尚不清楚,但是一般認為,它是由于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肌肉痙攣,内分泌失調或肌緊張造成的。針刺穴位時,由于組織間相互磨擦和金屬針與組織電介質之間相互作用,會引起局部組織中肌肉纖維和神經纖維損傷。此外,兩者的分布也略同。因此,他們認為穴位的某些特性與觸發點極為相似。有人甚至認為,它們不過是同物異名罷了。還有研究報道,穴位和差電點、皮膚活動點等都有密切關系。這些多途徑的研究,從側面反映了穴位的特性,對于探明穴位的奧秘,無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又有人着力于研究穴位的形态結構,希望一舉揭開穴位之謎。上海第一醫學院的專家解剖觀察屍體上324個穴位,發現99,6%的穴位與神經有關。他們進一步發現,經穴與相關髒器的神經分布往往屬同一脊髓節段,表裡兩經的穴位也多隸屬脊髓同一節段。日本學者森秀太郎證明,在全身穴位中,約有100個穴位組織深層穿行着神經束。穴位還與肌梭、神經腱梭、觸覺小體、環層小體等感覺神經節細胞周圍突末端的感受器有關。從發生學觀點看,表皮與神經組織有着共同的起源。神經中樞存在各皮膚區域與内髒器官的投射點。因此,穴位與胚胎形态學之間可能有生物形成的相關作用。但是,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結論:穴位與非穴位組織均有神經纖維分布,它們在組織學上并無明顯差異。至于穴位與非穴位區域下神經組織有什麼不同,現在還不清楚。還有人報道,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系密切。日本西條一止應用紅外線熱像圖攝影法觀察到胸腹穴位區域皮膚溫度比周圍皮膚要高出0.5至1℃,他認為這是穴位下存在血管的緣故。有關解剖資料證實,許多穴位區域确實布有皮下靜脈,或有深部血管貫穿。

腧穴研究者們相信,人體穴位是既與神經系統密切相關,又與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組織有關的複雜綜合結構及其機能。至于穴位的具體結構或它的實質到底是什麼?科學家們仍是各持己見,衆說紛壇,未見有一個明确答案。

【人體穴位常識】

穴位是指神經末梢密集或神經幹線經過的地方。穴位的學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氣穴”、“氣府”、“節”、“會”、“骨空”、“脈氣所發”、“砭灸處”、“穴位”。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0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有108個要害穴,其中有72個穴一般點擊不至于緻命,其餘36個穴是緻命穴,俗稱‘死穴‘。

死穴又分軟麻、昏眩、輕和重四穴,各種皆有九個穴。合起來為36個緻命穴。生死搏鬥中,做為‘殺手‘使用。

歌訣有:

‘百會倒在地,

尾闾不還鄉,

章門被擊中,

十人九人亡,

太陽和啞門,

必然見閻王,

斷脊無接骨,

膝下急亡身。‘

一、頭頸部位要害穴(共9個)

1、百會穴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2、神庭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後頭暈、腦脹。

3、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後頭昏、眼黑耳鳴。

4、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5、睛明穴

位置:在眼内眦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跷、陰跷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6、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暈眼昏。

7、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後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後,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後,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9、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後氣滞血淤、頭暈。

二、胸腹部要害穴(共14個)

1、膻中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是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膻中心包募穴。被擊中後,内氣漫散,心慌意亂,神志不清。

2、鸠尾穴

位置:位于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屬:任脈,系任脈之絡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及肝、膽,震動心髒,血滞而亡。

3、巨阙穴

位置:在體前正中線,臍上六寸處。

經屬:任脈、系心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膽、震動心髒而亡。

4、神阙穴

位置:位于臍窩正中。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膀胱,傷氣,身體失靈。

5、氣海穴

位置: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經屬:任脈。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肋間,破氣血淤,身體失靈。

6、關元穴

位置:位于臍下三寸處。

經屬:任脈、系三陰、任脈之會,小腸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氣滞血淤。

7、中極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臍下4寸。

經屬:任脈、系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腹壁動、靜脈和神經震動乙結腸,傷氣機。

8、曲骨穴

位置: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滞血淤。

9、鷹窗穴

位置:在胸骨中線第三肋間玉堂穴旁開四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及動、靜脈,震動心髒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

經屬:足陽明胃經。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和動脈充血破氣。

11、乳根穴

位置:在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左側内為心髒。擊中後,沖擊心髒,休克易亡。

12、期門穴

位置:位于乳下兩肋間當第六肋間。

經屬:屬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擊中後,沖擊肝、脾,震動膈?⑵?脫?佟?

13、章門穴

位置:在腋中線,第一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當肘尖盡處。

經屬:足厥陰肝經,系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肝之募穴。擊中後,沖擊肝髒或脾髒,破壞膈肌膜,阻血傷氣。

14、商曲穴

位置:位于腹中部當任脈、下脘穴的外側五分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系足少陰與沖脈之會。擊中後,沖擊肋神經和腹壁動脈、震動腸管,傷氣滞血。

三、背腰骶部的要害穴位(共8個)

1、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第三脅動、靜脈和神經,震動心肺、破氣機。

2、厥陰俞穴

位置: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經屬: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肺,破氣機、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于第五胸椎棘突、旁開1.5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髒,破血傷氣。

4、腎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髒,傷氣機,易截癱。

5、命門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屬:督脈。擊中後,沖擊脊椎破氣機,易截癱。

6、志室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三寸處(命門旁開三寸)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腰動、靜脈和神經,震動腎髒,傷内氣。

7、氣海俞穴

位置:在第三腰椎棘、旁開1.5寸處。

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髒,阻血破氣。

8、尾闾穴

位置:位于尾骨端與肛門之間

經屬:督脈、督脈之絡穴,别走任脈。擊中後,阻礙周天氣機,丹田氣機不升。

四、上、下肢要害穴位(共5個)

1、肩井穴

位置: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三中點,肩部最高處。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與陽維脈之會。擊中後,半身麻木。

2、太淵穴

位置:仰掌、腕橫紋之撓側凹陷處。

經屬:手太陰肺經。肺之原穴,百脈之會。擊中後,陰止百脈,内傷氣機。

3、足三裡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足陽明之脈所入為合。擊中後,下肢麻木、不靈。

4、三陰交穴

位置:在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後緣。

經屬:足太陽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擊中後,下肢麻木,失靈,傷丹田氣。

5、湧泉穴

位置:在足掌心前三分之處,當屈足趾時出現凹陷處。

經屬:足少陰腎經。擊中後,傷丹田氣,氣機不能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要害穴,被點中後,都有性命危險,但初傷時,可能感覺不大,但後果嚴重,凡被點中者,不可輕視。

另附:

奇經八脈及十二經胳走向

武俠小說中常出現奇經八脈之說,那麼到底什麼是奇經八脈呢?

其實,奇經八脈隻是人體經絡走向的一個類别。

所謂經,是指神經縱運行的在的幹脈。所謂絡,是指神經橫運行的網絡系統的小支脈。經絡如環無端、内外銜接,内屬于髒腑,外絡于肢節,經分十二經脈,絡無法計數。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

十二經絡走向包括:

1、手三陰經:從胸沿臂内側走向手。

2、手三陽經:從手沿臂外嘧呦蛲貳?

3、足三陰經:從足沿腿内側走向腹。

4、足三陽經:從腹沿腿外側走向足。

而奇經八脈包括:任脈、督脈、沖脈、帶脈、陰跷脈、陽跷脈、陰維脈、陽維脈。

緻暈11穴部位

1.腦戶穴:位于百會穴後四寸五分。

2.囟門穴(又名囟會):位于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3.上星穴(又名神堂):入發際上一寸陷中。

4.前頂穴:百會穴前一寸五分。

5.後頂穴(又名頂門穴):位于百會穴後一寸五分。

6.風府穴(又名天星):項後枕骨下兩筋中間。

7.頭維穴:位于額角,入發際角尖處。

8.耳後穴:位于耳後靜脈中。

9.啞門穴:位于風府穴下一寸正中。

10.通天穴:位于前頂穴後五分,再外開一寸處。

11.玉枕穴:位于腦戶穴旁一寸三分。

緻殘103穴部位

1.心井穴(又名鸠尾):胸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名不容):巨阙穴旁開六寸。

3.扇門穴:即男者左對門穴,女者右對門穴。

4.京門穴(又名氣俞):第十二肋遊離間處。

5.五定穴(又名天樞):平臍中旁開三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一胸椎棘突下。

7.肺使穴(又名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8.膽中穴:平第四肋間隙,兩乳頭之間正中。

9.對心穴(又名至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後上方,當大轉子與胝骨裂孔連線的内三分之二處。

12.蓋膝穴:即膝蓋骨。

13.膝眼穴:膑骨尖兩旁凹陷處。

14.竹柳穴(又名交信穴):胫骨内側緣内側。

15.腳住穴:腳面上的高骨如豆者是也。

16.開腔穴:即兩耳。

17.喬空穴:即兩耳後根部。

18.左耳尖穴:即左耳尖峰。

19.右耳尖穴:即右耳尖峰。

20.眼角穴:即眼梢。

21.大中穴:即鼻中。

22.人中穴:即鼻溝正中。

23.駕梁穴:即鼻梁。

24.咽空穴:即兩個鼻孔。

25.牙關穴:即唇口。

26.咽喉穴:即喉管。

27.将台穴:即咽喉左右。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童骨穴:位于風膊下處。

30.精靈穴:即兩手虎口。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桡側橫紋盡頭處。

32.中脘穴:臍上一寸。

33.六宮穴(又名臍中.神阙):即肚臍。

34.氣關穴(又名氣門):左乳下二橫指處。

35.血瘦穴(又名血關):右乳下二橫指處。

36.挂膀穴:血瘦穴下一分處。

37.肚角穴:位于小腹盆弦之外。

38.命宮穴:位于血關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穴:即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八分。

41.糞門穴:即肛門口。

42.沖陽穴:足背的最高點,動脈旁。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骨下緣。

44.氣囊穴:即小腹左邊。

45.淨瓶穴:即臍左肚角血腕下。

46.脊中穴:即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骨的中點。

47.山根穴:即鼻梁之上。

48.對口穴:項後的風府與啞門之間。

49.氣隔穴:臍下三分稍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門穴:左側十二肋骨下緣。

52.氣舍穴:鎖骨内側端上緣。

53.開氣穴:即氣舍穴偏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偏左。

55.血倉期門穴:右側鎖骨下八分處。

56.氣血囊合穴:左傍肋骨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頭額前正中。

59.後海底穴:腎俞穴下一寸八分。

60.攢竹穴:眉内端陷中。

61.正氣穴:左側乳上一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側乳上一寸三分。

63.氣血二海穴:左右乳下一寸三分。

64.下血海穴:右乳上一寸四分。

65.藿肺穴:中脘與建裡之中點向下一寸三分。

66.翻肚穴:藿肺穴向左一寸三分處。

67.泰山穴:離梭子骨四寸處。

68.天突穴:胸骨柄的上緣凹陷中。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側腕關節橫紋頭。

71.手三裡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下颔骨前咬肌中。

73.支正穴:尺側腕上五寸。

74.下關穴:顴弓下與下颔關節切迹間凹陷處。

75.足三裡穴:犢鼻穴下三寸,胫骨粗隆外側陷中。

76.犢鼻穴:屈膝,膑韌帶外側陷中。

77.肩井穴:肩頭高處,當大椎與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端下緣。

79.風市穴:大腿外側膝上七寸。

80.陽陵泉穴:腓骨小頭前下方。

81.委中穴(又名血郄):膝腘窩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與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踝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血海穴:屈膝,膑骨内上緣上二寸。

85.大陵穴(又名腕心穴):掌後骨下,兩筋間陷中。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一分許。

87.鶴頂穴:位于膝蓋骨上緣上一寸正中。

88.外踝尖穴:即足外踝最高點。

89.内踝尖穴:即足内踝最高點。

90.膀胱穴:即膀胱。

91.淚孔穴:(又名睛明):目内眦頭外一分。

92.所聞穴(又名聽宮):即耳珠,大如赤小豆。

93.中府:第一肋間隙外側近噱突處。

94.絕骨穴(又名懸鐘):外踝上三寸。

95.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6.大杼: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97.太淵:腕關節橫紋上,桡動脈外側。

98.然谷穴:舟骨粗隆下方凹陷處。

99.曲骨穴:臍下五寸處。

100.大都穴:足拇趾内側本節後。

101.魄戶穴: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三寸。

102.天窗穴:頸側.胸銷乳突肌後緣。

103.箕門穴:大腿内側,血海穴上六寸。

緻命36穴部位

1.眉心穴(又名印堂):位于兩眉之間。

2.頭額前穴:位于眉心上一寸正中。

3.太陽穴:眉外一寸陷中,即眉梢與眼外眦之間後的一寸陷凹中。

4.枕骨穴(又名腦戶):位于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名頭竅陰):位于腦後兩邊,乳突後當浮白與完骨之間。

6.華蓋穴:胸骨柄與胸骨體聯合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

7.黑虎掏心穴(又名建裡):位于臍上三寸正中。

8.巨阙穴:臍上六寸,即鸠尾穴下一寸。

9.氣海穴(又名丹田穴):臍下一寸五分。

10.關元穴:臍下三寸。

11.水分穴:位于臍上一寸。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膺窗穴:左乳上一寸六分。

14.右膺窗穴:右乳上一寸六分。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于第五肋間。

17.左期門穴:左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8.右期門穴:右乳下二肋,相當于七.八肋間。

19.左幽門穴:巨阙穴左開五分。

20.右幽門穴:巨阙穴右開五分。

21.左商曲穴(又名左肓俞):臍中左旁五分。

22.右商曲穴(又名右肓俞):臍中右旁五分。

23.左章門穴:左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一肋端下際。

25.左腹結穴(又名左七勞):臍左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名右七勞):臍右側四寸,再向下一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側一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右側一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志室穴(又名志堂穴):位于命門穴左旁三寸。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旁開一寸五分。

32.鶴口穴(又名尾宮穴):位于尾骨宮下兩腿骨盡處。

33.海底穴(又名會陰穴):前陰與肛門之間。

34.湧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跖關節後方,蜷足時所現的凹陷處。

35.右志室穴:位于命門穴右旁三寸。

36.藏血穴:位于腦後右玉枕穴下五分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為什麼寶寶有過敏高發期
為什麼寶寶有過敏高發期
最近因為北方花粉播散問題,兒科急診經常遇到一些過敏,或是比較嚴重過敏反應的患兒,所以今天我想說一下,有關兒童過敏的相關育兒知識,通俗易懂,講給家長們聽。診治的緻敏的患兒,眼睑水腫(血管神經性水腫)。近期北方花粉播散重,易引起過敏反應人體過敏...
2024-10-12
關于交通标志的問題
關于交通标志的問題
關于交通标志的問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線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22)即将于今年10月1日實施該标準是市場監管總局(标準委)會同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組織全國交通工程設施(公路)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對2009年版道路交通...
2024-10-12
怎麼樣才能獲得多巴胺
怎麼樣才能獲得多巴胺
01你是被多巴胺控制了,還是掌控了多巴胺?你是不是也曾經一度給自己定下很多的計劃:比如,每天開始10點睡覺,5點起床去跑步比如:每天晚上不吃主食,堅持1個月比如:睡覺前堅決不看手機,因為一看就停不下來,而且一會就過去了1個小時但是結果呢往往...
2024-10-12
掬開頭成語
掬開頭成語
捧心西子【讀音】:pěngxīnxīzǐ【釋義】:西子:春秋時越國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皺眉,仍然顯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嬌弱之态。【出自】:無相關成語捧腹大笑捧毂推輪捧頭鼠竄,
2024-10-12
涼拌豌豆苗酸甜
涼拌豌豆苗酸甜
買到了特别新鮮的小豌豆苗,因為新鮮用最簡單的方法就能做出美味。By朱愛凝用料豌豆苗250g蒜2瓣豉油2勺油1湯匙做法步驟1、新鮮的小豌豆苗2、切少許尾部洗淨3、鍋内放水4、加鹽和油燒開5、把豌豆苗放入水中6、燙20秒鐘即可7、鍋内放油8、放...
2024-10-12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