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究竟是讀什麼?可能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一個學生可能會說是為了考試,一個即将當父母的人可能會說是為了想個好聽的名字,一個真心喜歡詩詞的人可能會說是隻是因為喜愛……
這個問題,孔子也曾問過小孩子。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義,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雖然孔子具體問的是《詩經》,但當時就隻有《詩經》一本詩集,所以我們可以把範圍擴大到所有的詩。孔子認為,讀詩至少有四個功能,即興觀群怨。
何為可以興?即可以激發意氣,吟詠情懷。比如古人看到了大雁南飛,就會思念故鄉;看到了江水東流,就會感歎時光流逝。大雁、江水,就是興,思念故鄉、感歎時光就是情懷,所以說詩能夠激發人的思緒,撩動人的感情。
何為可以觀?即可以觀志,通過吟讀他人的詩句,感受他人的志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我們知道了戰士們很勇敢很團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我們知道了曹操求賢若渴;“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我們知道了李白很豪邁。
何為可以群?就是可以交朋友的意思,通過觀其志之後發現,如果大家是志趣相投之人,自然就會聚在一起,酬答唱和,把酒話桑麻。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有描述了這種與親朋好友詩詞唱和的快樂生活,“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觞一詠,亦足以暢叙幽情。”
何為可以怨?指的是可以寫詩消除塊壘,排遣憂思。“縱我不往,子甯不來?”抱怨心上人為什麼不來看自己;“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擔心會被人憎恨;“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可能有人嚴重得罪了自己,于是火力開罵。
興觀群怨,不僅概括了詩的功用,還包含了作詩的方法,個人認為,孔子的這個回答,可以說是恰如其分。在現今社會,這個回答是否已經過時?我認為并不過時,主要還是這四個功能。但對于現代人來說,這個時代已經不是詩詞的時代了,現在交朋友、玩遊戲、抒發情懷的方法有千萬種,不再靠寫詩,所以有的人疑慮,現在還需要讀詩嗎?
需要!雖然作詩最好的年代已經過去,但我們可以讀詩,我們需要清楚的一點是:讀詩不一定是為了作詩,強扭的瓜不甜,硬寫的詩很酸。我們現在讀詩,最重要的意義是去感受詩詞的美好,去豐盈内心的精神世界。詩詞作為中華文化最美麗的瑰寶之一,如果對它們視若無睹,那簡直是暴殄天物,損失的是自己。
當我們置身大漠之中,目睹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懸挂一輪落日,如果隻會發出一句直接而極簡的現代感歎詞——卧槽,是不是少了點意思,浪費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絕頂好詩句?當我們在雨後初晴的夏天漫步在西湖之畔,看到一望無際的荷花與藍天相接,是不是會想起“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中秋佳節,明月當空,你準備發一條朋友圈,會不會最先想到的詩句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這就是詩的美,它讓我們的語言更加豐富,讓我們精神世界更加飽滿,讓我們處身于某個場景或某種心境的時候感情有所依怙。雖然不一定說出來,但隻要湧上心頭,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人懂我們,有人和我們是一樣的感受。
詩詞作為美味的精神食糧,确實不應該置若罔聞。那麼,該怎麼去吃它呢?衆所周知,吃一道好吃的菜,如果每天吃,總有吃膩的時候;聽一首好聽的曲,剛開始聽的時候是“如聽仙樂耳暫明”,如果一直聽,有可能哪天就覺得“嘔啞嘲哳難為聽”了。讀詩也是一樣,不要想着一口吃飽,不要太有功利心地去讀它們,一定要自然為之,這樣才能持續,也才能真正感受到詩裡的美好。學生時代為了應付考試,每天早讀都要循環反複地讀N遍詩詞,人變成了莫得感情的讀詩機器,更遑論體會到詩詞的感情了。
對于大多數普通人而言,讀詩應該是一件無意為之的事情,不要太多地去思考一首詩的技巧、主旨、創作背景啥的,那是專門做研究的人要搞的事情,普通人不需要考慮這些。普通人隻需要用自己最直觀最樸素的感覺去讀就行,自己的共鳴美就是美,醜就是醜,喜就是喜,悲就是悲。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用無為的心态去走近詩、感受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