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2月1日電(記者都紅剛)破竹、削篾、紮骨架、糊紙、塗色、做手攀……當正月初五清晨的鞭炮聲在陝西隴縣城關鎮堎底下村此起彼伏響起的時候,53歲花燈藝人李文科剛忙完了一個通宵。農曆臘月開始,他制作的傳統紙質燈籠供不應求,每天加班加點趕制成了他這個春節的生活常态。
走進李文科的家,記者被眼前的花燈世界吸引了,雞燈、鵝燈、魚燈、蟾蜍燈……大大小小的傳統花燈成品和半成品堆滿了屋子。李文科說,每年的花燈銷售旺季主要集中在春節前和正月初五以後,春節前他制作的400多個花燈早早就被西安和甘肅的客戶訂購完了。從大年三十開始,制作主要供應正月初五至十五的市場需求。
“好在今年的花燈不用拉到集市上去賣,大都是客商提前預訂,其餘的也都是上門購買。”李文科說。
據隴縣文化館館長蘇黎明介紹,隴縣古稱隴州,花燈傳統的手工制作工藝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漢代,主要依賴于元宵節風俗而存在。隴州花燈由于集造型、繪畫、書法、雕刻、精裱、紮制、印染等技藝于一身,不但對于民間美術、民間工藝、民俗學等有着重要的研究價值,而且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和文化價值。
2012年,隴州花燈制作工藝被列入寶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13年,被列入陝西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當年11月,在全國山花獎民間燈彩大賽上,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李文科等藝人制作的隴州花燈“福滿乾坤”榮獲金獎,“花好月圓”榮獲銀獎。
今年53歲的李文科從25歲開始跟随同村的老藝人學做燈籠,至今已經整整28年。他告訴記者,隴州花燈主要有火罐燈、花籃燈、兔兒燈、蓮花燈、蟾蜍燈、雞燈等20多個品種,而且大小式樣不一。其傳統制作工序非常繁雜,首先要把竹子破成兩三毫米厚的柔軟竹篾,再把一條條竹篾編成網狀的燈籠骨架,然後要糊紙、塗色、做手攀,每道工序又分為10個左右的小步驟。一個花燈由燈攀、竹籠、燈籠須3個部分組成,制作一盞精美的花燈耗時費力,一個人一天最多能做三四個,但由于工業化産品的沖擊,現在一個手工花燈僅賣18元至20元。
讓李文科擔心的是,自己所在的堎底下村曾是遠近聞名的“燈籠村”,以前全村有四五十戶從事燈籠制作,但今年隻剩下六七戶,而且制燈藝人大都是中老年,年齡最大的已60多歲。一直跟着自己做燈籠的兒子也因制作利潤太低,選擇外出打工。
在感慨之餘,李文科仍然每年鼓勵群衆利用業餘時間做花燈,并經常上門給花燈戶進行技術指導。他說,雖然做燈籠利潤低,每年也就五六千元的收入,但28年來,哪怕再忙,他也不會拒絕任何人的訂購要求,為的就是讓隴州的燈籠火起來,走出去。
“不掙錢,也要把這門手藝傳下去。”談起新年的期盼,李文科說,自己最大的心願就是隴州花燈能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同時,随着農村經濟的發展,今年已陸續有年輕人開始返鄉創業,他希望能從中找到幾個好苗子,将隴州花燈這一傳統手藝傳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