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1萬年前巨型遠古生物
1萬年前巨型遠古生物
更新时间:2024-10-05 02:20:32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林霄 圖據受訪者提供

《侏羅紀世界3》用特效和情懷滿足了人們對恐龍的想象,狂攬10億元票房,另一廂,俗稱“三眼恐龍蝦”的遠古生物鲎(hòu)蟲或許憑“恐龍”光環喜提熱搜,引發全網熱議。

7月21日,“小區池塘發現2億年前遠古生物”相關話題火上熱搜,閱讀量超過1.5億。連雲港東海縣市民宋先生在小區池塘内意外發現一種長着三隻眼睛、身形似蝦的生物。經專家确認,這是“鲎蟲”,俗稱“三眼恐龍蝦”,是比恐龍更古老的遠古物種。

鲎蟲是一種什麼生物?為什麼恐龍都滅絕了它還在頑強地活着?封面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他發來幾張自己拍攝的鲎蟲、收藏的化石的照片,科普道:“這種甲殼動物2014年曾在成都地區出現,3億年來外觀幾乎沒有變化,你看我發給你的圖片,現場拍攝的照片和1.65億年前的化石相比,外形特征幾乎一緻,隻是個頭稍微小了一點。”

1萬年前巨型遠古生物(東海驚現兩億年前生物)1

趙力收藏的鲎蟲化石

比恐龍出現得更早

不折不扣的活化石

趙力館長介紹,鲎蟲,别名三眼恐龍蝦,是一類小型的甲殼動物,屬鰓足綱,背甲目,全世界已知15種,栖息在湖泊或池塘中,我國隻發現過一種,叫佳朋鲎蟲。鲎蟲有圓形的背甲和長尾,外形像海洋動物鲎,但是與鲎不同,它隻能生活在淡水環境裡。

在世界範圍内,鲎蟲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洲,我國多見于甘肅、内蒙古及東北方地區,2014年曾在成都地區首次發現。

鲎蟲被視為地球上最為古老的生物之一,為何被稱為“三眼恐龍蝦”,它和恐龍有沒有血緣關系呢?趙力笑言,這兩種生物沒有血緣關系,此前人們誤以為鲎蟲與恐龍同時期出現,所以别稱是“三眼恐龍蝦”,而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鲎蟲早在3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就已出現,比恐龍出現的時間還要早,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

1萬年前巨型遠古生物(東海驚現兩億年前生物)2

鲎蟲俗稱“三眼恐龍蝦”

打開搜索引擎,輸入鲎蟲彈出來的第一個詞條是“鲎蟲能吃嗎”。既然曾經與恐龍共存,鲎蟲是否有可能成為恐龍的美餐?趙力透露,鲎蟲此前在内蒙古出現的時候,曾被老百姓用來投喂雞鴨,目前尚無證據表明恐龍捕食鲎蟲,但他推測,一些小型的翼龍在捕魚的時候很可能捕捉水裡的鲎蟲,說不定可以美餐一頓。

成都曾有發現

來無影去無蹤

趙力對鲎蟲十分熟悉,他一眼認出,上述新聞裡的鲎蟲曾在成都地區發現。

2014年5月底,他接到一通電話,有人在成都彭州的一片水田裡發現了一種長相怪異的生物,他立即趕去現場,看到這種有3隻眼睛的生物長着圓形的背甲和長尾,腹部裸露在背甲之外,腹部末端有一對柔軟的尾須。當地人從未見過這些奇怪的生物,覺得很稀奇。趙力認出這是一種遠古生物鲎蟲,由于首次在成都發現,他非常興奮,拍了許多照片,還制作了标本。

值得一提的是,鲎蟲每年五月底都會突然出現在彭州這一塊特殊的田裡,并未出現在其他水域。到了六月初,鲎蟲集體消失得無影無蹤,堪稱“神出鬼沒”。

鲎蟲為何季節性出現?為何隻出現在這一片水田?曾有紀錄片團隊前來拍攝,依然沒有調查出原因。趙力推測,它們可能對環境比較敏感。

1萬年前巨型遠古生物(東海驚現兩億年前生物)3

趙力在成都拍攝的鲎蟲

時隔一年,一位從事古生物研究的朋友在内蒙古考察的時候,發掘了一塊距今1.65億年的鲎蟲化石,将其贈送給趙力,放在博物館裡展出。他拿到化石,和自己制作的标本仔細比對了一下,化石中的鲎蟲體格略大,長約9厘米,而現存的鲎蟲标本隻有6厘米長。

“除了個頭略大一點,外形特征幾乎一緻。”他對此感到驚奇,1.65億年時光荏苒,這些鲎蟲的外觀幾乎沒有變化,保持了原始的長相。由于演變如此緩慢,有人稱它為“演化呆滞的類群”,“達爾文曾認為這歸因于此類生物在生存過程中沒有競争“。

生命力比恐龍頑強

卵可存活20年之久

化石資料證明,鲎蟲最早出現在3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比出現在中生代的三疊紀的恐龍早了約7000萬年,但恐龍随後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白垩紀滅絕。時隔多年,人們隻能用《侏羅紀世界》之類的電影滿足對恐龍的好奇,而比它們更古老的鲎蟲卻存活至今,無論滄海桑田,有水就可以繁衍生息。

擁有1200多萬粉絲的科普博主“博物雜志”曾多次被網友提問,要求辨認鲎蟲,他是這樣解釋的:“鲎蟲(長得像鲎而已,和鲎沒啥關系),确實和恐龍時代的祖先沒啥差别,算是孑遺生物。此物常在水田、雨後水窪等臨時性水體中出現,因為它們的卵能在幹旱中休眠多年,一遇大雨就孵化,然後迅速長大交配,産卵後,水體幹涸,成蟲死亡,卵繼續休眠。”

1萬年前巨型遠古生物(東海驚現兩億年前生物)4

鲎蟲2014年首次出現在成都

适應能力相當強——這也是趙力對鲎蟲的點評。他進一步解釋,盡管成體一般隻有一兩個月的生命,但是卵卻有可能在幹旱、寒冷、高溫惡劣環境裡存活二三十年,甚至更久,直到水的到來那一刻。這也是它們能躲過白垩紀恐龍滅絕的年代,在冰河期之後再次繁榮起來的原因。

如果人們不小心與這種遠古的生物來了一場美麗的邂逅該怎麼辦?盡管“博物雜志”蓋章鲎蟲無毒,盡管這種生物并非國家級保護動物,趙力也建議人們“不要去捕撈”,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畢竟這是見證恐龍時代最佳的活化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