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讀書,但小學作文寫不來,作為家長,你應該怎麼輔導呢?
有的家長說:“我家小孩平時特别喜歡讀書,但是作文寫不來,寫一篇作文要耗掉大半天才勉強完成。”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那麼怎樣打通閱讀和寫作的路徑呢?家長怎麼才能有效輔導孩子寫好作文呢?
1、看清要求
知道孩子要寫作文了,家長的情緒要控制好,平常心對待。不要說:“啊,又寫作文了!”因為你的消極情緒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對作文心生恐懼。讓孩子把作文訓練的要求拿出來,然後大聲朗讀作文訓練的要求,最後圈出關鍵詞。如:
讀完之後,讓孩子圈出關鍵詞。家長檢查後,如果發現有遺漏,可以提示孩子再默讀一遍,再次圈出關鍵詞,直到所有關鍵詞都找出來為止,并讓孩子把所有的關鍵詞串起來說一遍,目的就是讓孩子明白本次作文訓練的要求。如果要求不看清楚,很容易偏題。
那這次作文訓練的關鍵詞如下:
2、擇材料
知道了本次作文的要求之後,就着手選擇符合要求的材料。這次要求寫的是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件事,提示裡面列舉了很多可以寫的事,如果提示中列出的這些事孩子有的,那就可以用這樣的事,如果沒有的,可以想一想和這些事類似的事。有時候,我們的孩子雖然經曆了很多事,但是寫作文時就忘記了,這時我們的家長可以提示一下,“哎,兒子,你上次……”啟發孩子回憶經曆過的事。
選擇材料時還要注意事例要新穎、獨特,對孩子的成長确實具有作用的,如果是一些太普通、沒有新意的事例,可以引導孩子重新挑選一個。
3、理清思路
很多孩子,拿到作文題目,沒有思路,所以抓耳撓腮無從下筆。理清思路這一步就非常關鍵,理清思路呢?前面我講過作文的身材,它主要包括“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針對《成長的故事》這篇作文,開頭部分可以總寫成長,可以采用引用式、直接式、聯想式等自己擅長的方式。
中間部分是這篇作文的重點要詳寫,詳細描寫成長過程中的一件事。要寫清楚一件事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有的孩子能夠把一件事的六要素都寫出來,但是不夠具體,幹巴巴的幾句話。這怎麼辦呢?家長可以用提問法引導孩子想想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方、當時的環境怎樣?有哪些人物?這件事的起因是什麼?過程怎樣?結果怎樣?還要提醒孩子不讓人物做啞巴,讓人物開口說話即語言描寫,把人物的動作分解開來寫,讓人物具有真實豐富的心理活動,關注人物的神态的變化……還可以鼓勵孩子運用上自己學過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這樣孩子的作文就會具體生動了。
結尾部分可以寫一寫這件事我的收獲或者感受,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是經曆了一些失敗挫折,然後才一步步成長起來。如:
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這篇作文的思路理清楚了,綜合起來就是:
4、下筆成文
有了思維導圖式提綱,多數孩子都能夠對照提綱輕松完成作文。
5、檢查修改
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作文初稿寫好後,還要讀一讀,看看有沒有錯别字?有沒有語句不通順的地方?表達不清楚的地方?對初稿進行反複修改。最後再定稿。
如果家長能夠堅持運用這樣的方法來輔導孩子,相信孩子的作文一定會有進步。漸漸地,孩子就能夠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