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秋冬蘿蔔賽人參”,從炎熱的暑夏走進清爽的涼秋,别忘了吃蘿蔔,因為吃蘿蔔能祛除盛夏餘留的毒熱之氣。
中醫認為,蘿蔔有消食、化痰定喘、清熱順氣、消腫散瘀的功能。幼兒感冒時出現喉幹咽痛、反複咳嗽、有痰難吐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吃點爽脆可口、鮮嫩的蘿蔔,不僅開胃、助消化,還能滋養咽喉,化痰順氣,有效預防感冒。
蘿蔔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蘿蔔不含草酸,不會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更有利于鈣的吸收。
蘿蔔營養豐富,除含葡萄糖、蔗糖、果糖、粗纖維、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及少量粗蛋白外,還含多種氨基酸,多多食用能增進機體的免疫能力,預防感冒。蘿蔔中的芥子油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食欲,幫助消化;蘿蔔中的澱粉酶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使之得到充分的吸收;蘿蔔含有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吞噬癌細胞。此外,蘿蔔所含的多種酶,能分解緻癌的亞硝酸胺,甚至還對癌細胞的生長有抑制作用,具有防癌作用。另外,白蘿蔔是人體補充鈣的最佳來源之一,常喝蘿蔔汁還有降血壓作用。
蘿蔔有消積化痰、寬中下氣的功效,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白蘿蔔還可治食積腹脹、咳嗽痰喘及解毒、解酒、利尿等。
吃蘿蔔要注意什麼?
1、便秘者多吃蘿蔔。吃到“積滞”的人,通常表現為腹脹、大便不通、放屁較臭(多數是肉食吃太多)等,應吃幾頓蘿蔔,以幫助消化。吃了蘿蔔後,不少人會出現頻頻放屁的現象,這就是蘿蔔的“下氣”功效了。所謂“下氣”,就是加強胃腸道的運動,使胃腸道的氣體從肛門排出,有進有出,這樣就能很好地緩解因脹氣引起的胃脹及腹脹等不适。同時,由于蘿蔔能加強胃腸的運動,因此,它對功能性便秘也有一定的作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用蘿蔔治療便秘的記載。在現代研究裡也發現,蘿蔔含有可以幫助消化的澱粉酶,以及可以促進胃腸運動的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因此,對于便秘的人群,吃蘿蔔可以起到通便、降脂的作用。
2、脾虛者少吃蘿蔔。由于蘿蔔有下氣和消滞的作用,因此對于脾胃虛弱(表現為胃納不佳、大便溏瀉),并且沒有積滞的人來說,最好不要經常吃白蘿蔔。因為過多的行氣,就有耗氣的可能,這會使脾胃虛弱的狀态無法好轉,甚至加重虛弱的情況。勿和黨參、黃芪同食。“很多人都認為,蘿蔔有解藥的作用,吃中藥的時候不要吃蘿蔔,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陳延說,“從中醫理論來說,蘿蔔和其他中藥沒有相畏的情況,因此不存在對其他中藥的影響。”但是,由于蘿蔔有“下氣”和“消滞”的作用,中醫認為,行氣太過則容易破氣,因此,吃蘿蔔會對補氣類藥物(如人參、黃芪)的補益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妨礙。加上,廣東人經常會用黨參、杞子、黃芪之類藥材煲湯,以達到滋補作用,此時就不要再吃蘿蔔了,除非你不需要那些藥材的滋補作用。
3、老慢支、哮喘患者,别吃蘿蔔。蘿蔔性涼,味辛、甘,清熱化痰生津。由于性偏涼,因此,那些以虛寒為主要表現的咳喘(痰白、質稀或泡沫痰)最好别吃蘿蔔,因為本身體質較弱的話,吃偏涼的食物肯定會加重病情,甚至會誘發哮喘急性發作。另外,像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患者的病程較長,體質以“脾腎虧虛”為主,因此也不适合食用蘿蔔以祛痰。當然,即便是老慢支急性發作期,痰多、色黃、質粘時,蘿蔔還是可以作為輔助使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