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理論”
還記得那隻著名的木桶嗎?它又盛了新水滋潤安全管理!
一、傳統“木桶理論”
管理學中有個著名的“木桶理論”——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闆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闆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闆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闆所限制。這塊短闆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闆效應”)。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隻有換掉短闆或将短闆加長才成。人們把這一規律總結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稱“短闆理論”。簡言之,木桶的容量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闆。
二、“木桶理論”新解
相關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木桶理論”進行了演化,得出許多新的認識,諸如“反木桶原理”、“木桶直徑原理”、“桶底原理”、“斜木桶原理”等,給企業管理帶來各種有益的啟發。從木桶理論的原點出發,可以提出新的演變思路,稱之為新“木桶理論”。具體涵義如下:
1木桶的選材與木桶盛水。
最短的木闆決定了盛水量的高度。然而,我們換一個思路思考木桶的盛水效果,如果木闆的闆材不夠結實,即使盛再多的水,恐怕也撐不了多久,木桶能否穩定地盛足夠多的水,與木桶的材質有很大的關系。
2木桶的木闆之間結合程度與木桶盛水。
木桶能否經久耐用,不僅與木闆的材質有關,而且還取決于木闆之間能否恰當組合密切相關。要實現沒有空隙的銜接,特定的位置要放置對應的木闆,不能放置錯誤,尤其是桶底與各木闆之間的銜接,更不能出現錯位,假如每塊木闆間的配合不好,銜接不牢,出現縫隙,最終會因為漏水而無法保證容量。
3“修桶”改造還是“棄桶”重造。
随着木桶的持續使用,木桶必然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材質老化、結構松動,木桶主人就面臨着一個抉擇:“修桶”還是“棄桶”。當修桶成本低于木桶的價值時,主人會選擇前者,使其保持原有的使用價值;當修桶的成本等于或者高于木桶的價值時,主人會選擇後者,重新制作或購置一個新桶。
三、新“木桶理論”與安全生産
1木桶的選材與企業安全生産資源。
企業安全生産依賴于優質的資源,企業高質量的安全生産資源是企業安全生産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在實踐中,安全管理水平高的企業總是能圍繞企業的安全生産目标,将利于企業安全生産的優質安全管理人才、技術(安全硬件設施等)等資源【可以理解為安全投入】收入自己的麾下,才取得了驕人的安全管理成績,杜邦公司就是一個典例。可見,優質的安全生産資源仍然是企業實現安全、健康發展的關鍵要素。
2木桶的木闆之間結合程度與企業安全生産水平。
企業所能掌握的安全生産資源相當于木桶的每一塊木闆,而且每塊木闆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用途,企業的核心安全生産資源相當于“桶底”和“腰箍”,否則木桶就會“架空”和“散花”。隻有企業以核心資源為軸心将每一種安全生産資源合理搭配,科學配置,形成合力,實現各種安全生産資源的自身價值和功能分配,才能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産。
安全生産需要一個好的基礎,它相當于木桶的“桶底”,包括切合實際的規章制度、優質的技術設備、良好的安全氛圍、獎懲機制建設等。但是,企業不僅要擁有優質的安全生産資源,而且還要具有整合安全生産資源的能力,這就要利用領導幹部、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職能,它相當于木桶的“腰箍”,也是企業核心的安全生産資源,針對“4M1E(人、機、料、法、環)”安全生産要素與之對應的安全生産資源,整合凝聚全企業上下的安全生産力量,最終實現企業安全生産最佳狀态。
由此可見,企業安全生産是一個系統工程,提升系統安全水平的關鍵并不是點狀的安全生産資源優勢,而是企業在獨特的安全生産環境和理念下,經過長期融合發展而形成的各種點狀安全生産資源協調配合的整合能力。
3“修桶”改造還是“棄桶”重造
當前來說,大多數企業會選擇通過“修桶”來實現企業安全生産。如糾正員工的違章違紀的行為、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生産技術的改進等。然而,木桶畢竟屬于農業社會的日常器物,在工業時代生活中或許尚有一定用處,但是,進入現代社會後,木桶在我們的生活中逐漸失去了用處。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能夠解決盛水、運水功能的器皿,不僅僅是木桶,可以是鐵桶、塑料桶,或者是輸水管道等。
對于企業而言,遵循的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即安全效益問題。如果出現安全投入回報率較高的“桶”,就會抛棄原來的“木制安全桶”而改用“鐵制安全桶”,進而經過不斷“棄桶”、“換桶”的過程,就會發展為“制安全桶”,實現企業安全生産水平的大幅度升級。這個“換桶”的過程,其實是企業逐步更新企業安全管理理念、方法或模式的過程,這才是根本改善和提升企業安全生産水平的突破點。
作者:中南大學 王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