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到底為何投江?公元前278年的初夏,屈原既放,遊于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闾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滞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掘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甯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複與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屈原到底為何投江?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屈原到底為何投江
公元前278年的初夏,屈原既放,遊于江潭,行吟澤畔,顔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闾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滞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掘其泥而揚其波?衆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甯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複與言。
縱觀屈原的一生,不得不感歎一位政治家和一位改革家的失敗,同時也不得不為他那崇高的理想與偉大的事業而惋惜。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為後世楷模,而他的氣魄雄偉、辭章瑰麗的詩歌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瑰寶。
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持外交事務。屈原主張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诽謗,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屈原竭力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未能如願,在楚懷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被逐出郢都,流放漢北。後又因小人讒言于公元前263年被楚頃襄王再次逐出郢都,流落江南。
奸佞小人的中傷,昏庸帝王的放逐,讓屈原有志難舒,面對楚國之危難、民生之多艱而萬般無奈,唯有帶着滿腔的憤懑,投身汨羅江中。
屈原投江之日,正是楚頃襄王二十一年五月初五,楚郢都被秦攻破的日子。屈原為什麼要選擇這一天投江呢?
有專家認為,屈原早已萌生了“忽乎吾将遠行”的離世思想。在《離騷》中,屈原兩次說到要像彭鹹那樣投水而死。彭鹹為殷朝賢臣,因進谏不成投水而死。此後,屈原在《思美人》,《悲回風》中也多次提到“彭鹹”。由此可知,在第二次被流放,離開故國15年之後,屈原的投江自盡,是經過十多年的深思熟慮決定的。也許他在流放的途中等待着故國傳來好消息。然而,五月初五這天,郢都被秦所破,讓他徹底絕望,故而“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
屈原之所以選擇五月初五這天投江,還有一個原因是,當時的楚國有一個習俗,農曆五月是南方的兇月,而五月初五是兇日和鬼節。他選擇這一天投江,是想追随舜帝而去。屈原在《離騷》開篇,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來表明自己是古帝高陽氏的後裔。而舜帝是楚人的太陽之神和光明之神,并且楚人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祭拜舜帝。屈原在創作《涉江》時就想像自己跟随舜帝暢遊昆侖瑤圃,“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選擇在舜帝的祭日投江,以便與心儀已久的先帝堯、舜以及彭鹹等忠臣聚首,去完成他在人間無法實現的抱負與理想。
屈原精神,是我們民族最需要的精神。一個愛自己的鄉國的人,才可能愛我大中國;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的生命,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因國家生而生,因國家亡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