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對應的農曆是七月初七,在我國民間是傳統節日七夕。七夕又稱為七巧節、女兒節、乞巧節、牛公牛婆日等等。七夕節曆史久遠,可追溯到上古時代,是由星宿崇拜文化衍化而來,崇拜的對象是天上的織女星、牛郎星。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是我國民間著名的神話傳說,據說在每年的七夕夜晚,是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織女是一個心靈手巧、聰明美麗的仙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編織彩霞。她厭倦了這種枯燥的生活,偷偷私自下凡到人間,嫁給勤勞勇敢的小夥子牛郎,過上了男耕女織的生活,并生下一雙兒女。此事惹怒了天帝,讓王母娘娘把織女抓回天庭。牛郎挑着一雙兒女在後邊苦苦追趕。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钗,在天空劃出了一條波濤滾滾的銀河,把他們隔開,牛郎無法過河,隻能在河邊與織女遙望對泣。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鵲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無奈的天帝,隻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在古代,七夕節應該是以女性為主體的專屬節日,女孩子們在這晚上對着月亮,擺上時令瓜果,朝天拜祭,乞求上天賦予她們聰慧的心靈和靈巧的雙手,讓自己的針織女紅技法娴熟,更乞求愛情婚姻的美滿。七夕節還表達了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一種情感,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産生出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在七夕的夜晚,天黑後,亮度為0等的織女星位于天頂偏東,在其東南方向是亮度為1等的牛郎星。兩顆星的中間隔着一條橫貫南北的白茫茫的銀河,牛郎在河東、織女在河西。織女星的下方有四顆較暗的星,組成一個小平行四邊形,它們就是織女編織的梭子。牛郎星顔色微黃,在它兩邊的各有一顆小星,代表牛郎用扁擔挑着的一對兒女。
8月4日夜晚 織女星、牛郎星(河鼓二)位置示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