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手機的你,在刷視頻、看直播的時候,是不是經常聽到各種各樣的BGM(背景音樂)?或悠揚動聽,或魔性洗腦,或聲聲入耳,或分分出戲……可你有沒有考慮過,這些旋律的使用有沒有版權、該不該付費?不久前,快手召開了一場音樂版權生态大會,在原有短視頻版權結算的基礎上,明确了直播間場景的音樂版權結算标準。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聽到這些歌詞,相信不少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唱起來。事實上,這些爆款歌曲不僅在大街小巷傳唱,在短視頻平台上也有數千萬乃至以億計的播放量。據統計,去年歌曲《少年》在快手一個平台上,就被用在2900萬個視頻裡,播放量更是突破了131億。可以說,當視頻的像素方格,遇到音樂的“dao ruai mi fa”,一場觀衆走心、市場走量的視聽盛宴自然不在話下。
不過,也有人對此心生疑窦。和傳統音樂版權市場“單首付費”不同,短視頻平台對音樂的使用場景和使用方式有着鮮明的特點,比如時長有限,往往隻會截取副歌、選用片段;再如應用多元,經常在原曲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等等。這就衍生出一個值得思考的命題:音樂片段需不需要尊重版權?音樂加工需不需要尊重原創?顯然,短視頻平台為音樂版權結算的做法,是一次有益的嘗試。
不能小看這種積極的探索。不少人對當前的音樂版權市場表示“看不懂”:明明消費和使用音樂的用戶水漲船高,為何音樂人卻掙不到錢?有音樂人回憶自己賺到的“第一桶金”:熬着夜做完混音,結果收到了50塊的辛苦費;點擊量破了千萬的作品,終于拿到了幾百塊的收入……付出與收獲很難匹配,投入與産出不成正比,養活自己都不易,更何況養成音樂?一個行業生态的茁壯成長,需要掌聲和歡呼,也需要陽光和雨露。讓創作可持續,是讓動聽可循環的前提和條件。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短視頻的異軍突起,拓寬了音樂的議價空間;版權結算的試水,更是延展了音樂的發展可能。一方面,短視頻可以是音樂的舞台。從獨立音樂人的牛刀小試,到唱片公司的精心運營,音樂的表達和呈現有了更下沉的宣發、更豐富的形式、更多樣的玩法。另一方面,短視頻可以是版權的護城河。音樂版權向來确權難、維權難,一套市場化的版權結算方式,讓每個音樂品類都存在内容創作的機會,讓音樂人都能公平、體面地獲取屬于自己的勞動收入。
也要看到,短視頻平台的音樂版權結算,是知識産權保護的進步,也是流量時代呵護原創、深耕内容的一種态度。應該說,目前,一個能夠覆蓋整個行業的音樂版權計算标準,仍處于摸索期。但多用多得、少用少得的市場規則,無疑有利于激發上遊音樂人和詞曲創作者的創作熱情。如果能夠通過類似嘗試有所裨益、有所突破,那麼無論對音樂版權方,還是對短視頻平台,乃至對全體用戶而言,都是一大利好。
流量時代,一定也是版權時代。從今年6月1日起,新著作權法就要正式實施,其中明确規定:“将錄音制品用于有線或者無線公開傳播,或者通過傳送聲音的技術設備向公衆公開播送的,應當向錄音制作者支付報酬。”這就讓版權保護的各種嘗試,有了更有力的遵循、更科學的參照。對任何努力付出、辛勤勞動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的開始。
這正是:
好看的是視頻,好聽的是音樂。
好談的是情懷,好贊的是收入。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公衆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