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
更新时间:2025-02-20 16:32:35

太平猴魁作為綠茶中的一個品種,茶湯回味甘甜,沖泡時就算放置的茶量過多也不會苦澀,而且太平猴魁的沖泡起來比較簡單。接下來,就給茶友們分享下如何泡好一杯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您會沖泡太平猴魁嗎)1

主要用具:沖泡太平猴魁茶葉,茶具的選擇以250ml至300ml的透明優質玻璃杯為主,玻璃杯可觀察到茶在水中緩緩舒展、遊動、變幻。

所以一般多使用玻璃杯沖泡綠茶。此外,還可以準備欣賞。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您會沖泡太平猴魁嗎)2

沖泡用水:沖泡太平猴魁,以清醇甘冽的低硬度礦泉水或山泉水為佳,其次就是井水等,天然的泉水可以讓茶湯的味道更加的好。

若用自來水,需靜置24小時,以使氯氣揮發掉。一般家庭使用濾水器過濾後的水,也勉強可用。(反複煮開的水硬度提高,不宜泡茶)。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您會沖泡太平猴魁嗎)3

沖泡水溫:太平猴魁适合用85度左右的水溫沖泡,燒水要大火急沸,剛煮沸起泡為宜,然後再冷卻至所需溫度。

茶葉用量:沖泡太平猴魁綠茶建議投放3~4g左右即可,茶葉用量主要影響滋味的濃淡,喜好濃茶的朋友可以适當多投一些!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您會沖泡太平猴魁嗎)4

太平猴魁的具體沖泡步驟如下:

一、溫杯

取開水壺,往透明玻璃杯中沖入約占杯容量1/3的熱開水進行燙杯,燙杯的作用是可以溫杯和進一步潔杯。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您會沖泡太平猴魁嗎)5

二、置茶

将3-5g的太平猴魁茶葉根部朝下放入杯中。

三、搖香

将85°C左右的新鮮開水,注入杯身1/4處,搖杯潤茶3-5秒,觀茶聞香,激發茶葉香氣。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您會沖泡太平猴魁嗎)6

四、沖泡

待茶葉舒展開後,再注入開水,沖泡1-3分鐘。

五、品飲

當茶葉綻放,沉在杯底,不再翻滾時,便可享用。品其味則幽香撲鼻,醇厚爽口,回味無窮,大有“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的意境。

在品飲時不要一次性全部都喝掉,剩下三分之一左右,以便于後面的沖泡。

太平猴魁第一遍能喝嗎(您會沖泡太平猴魁嗎)7

以上便是太平猴魁的基本沖泡方法了,

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秋老虎是怎麼形成的
秋老虎是怎麼形成的
秋老虎是怎麼形成的?我國北方被反氣旋控制——高壓控制,出現下沉氣流,近地面溫度高,高空溫度低,氣流下沉,氣流穩定,不易形成降水,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秋老虎是怎麼形成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秋老虎是怎麼形成的我國北方被反...
2025-02-20
早晨起床後空腹喝白開水好嗎
早晨起床後空腹喝白開水好嗎
白開水是最合适的,不會給身體增加額外的負擔,還能帶來諸多好處。早上起來後,空腹時可以喝杯溫熱的白開水,注意一次少喝點,不要猛灌一大杯,喝水的量在100-200毫升左右,喝的時候要慢一點,有利于身體吸收。如果血壓和血糖都在正常範圍内,身體健康...
2025-02-20
怎樣找到人生目的
怎樣找到人生目的
數十年以來,心理研究顯示「有意義的長期目标」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身心各層面。而這些能讓我們内心充滿意義感的人生目的,在《找到人生目的,消弭内心空虛感》一文中,也詳細解釋了人生目的是什麼、為什麼厘清人生目的很重要。但此時你可能反而更懊惱:「但我...
2025-02-20
羊腿的正确保存方法
羊腿的正确保存方法
羊腿的正确保存方法?冷藏方式保存,具體方式是把羊腿用塑料袋密封包裝起來放進冰箱冷藏室進行保存,這樣方法保存的羊腿肉質較為鮮嫩,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羊腿的正确保存方法?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羊腿的正确保存方法冷藏方式保存,具體...
2025-02-20
魚刺卡喉怎樣才是正确的處理方式
魚刺卡喉怎樣才是正确的處理方式
經常吃魚難免有被魚刺卡住的時候,魚刺卡在喉嚨怎麼辦?小編送你10個簡單好用的救急妙招!魚刺卡喉傳統的說法是喝醋,可是,醋隻是有機弱酸的稀釋溶液,不足以軟化魚刺。而且喝醋化解魚刺,很容易引起黏膜燒傷、氣管水腫等。吞咽飯團的方法就更不可取,飯的...
2025-02-20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