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中寫了一個情節。那是孫權襲占了荊州,擒殺了關羽父子後,召集群臣諸将設宴大會慶功。在慶功宴上,孫權對呂蒙奪回荊州的功勞贊不絕口,并且親自酌酒賞賜呂蒙。就在這個時候,關羽顯聖,奪了呂蒙的性命。書中寫道:
蒙推倒孫權,大步前進,坐于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自破黃巾以來,縱橫天下三十餘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計圖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雲長也。”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将士,皆下拜。隻見呂蒙倒于地上,七竅流血而死。衆将見之,無不恐懼。
在《三國演義》裡,寫呂蒙是被關羽追魂而死,是藝術的加工。
雖然讓人看起來感到出了一口惡氣,為關羽拍案稱快。不過在現實裡是不會發生的。不過,我們從這裡能夠看到,關羽的死,呂蒙要負主要的責任。
呂蒙原來文化程度不高,以武力聞名。後來接受魯肅的勸告,折節向學。在學習中,他的軍事謀略和才幹與日俱增。後來魯肅和他談論時事,對他的見解十分欣賞,誇他不複為吳下阿蒙。魯肅死後,呂蒙代替他成為東吳的新一任都督,執掌兵權。
但是,呂蒙雖然學了一些謀略,可隻是學了些雞鳴狗盜之術。在湘水之争騙騙郝普,白衣渡江襲擊個荊州而已,對大勢根本不知。尤其他對關羽十分顧忌,一直欲除之而後快。
在孫權的都督中,周瑜氣概雄闊,視劉備君臣如無物,欲分化瓦解收為己用。可惜天不假年,生病早逝。魯肅深明大義,一生維護孫劉聯盟,為統一天下而操勞。他外頂住劉備關羽的輕視,内頂住孫權呂蒙的誤解,把南郡借給劉備,開誠布公,共抗大敵。曆史上記載,當曹操知道孫權把南郡借給劉備,正在寫信,吃驚之下,在不知不覺中把筆丢在了地下。
而呂蒙呢?在魯肅生前,就開始了取荊州,驅除關羽的計劃。他向魯肅出謀劃策,制訂奪回荊州的方案。雖然魯肅在戰術上認為這些方案可行,可是從戰略上出發,否決了這些方案。
等到魯肅一死,呂蒙接替了魯肅的職位。他和孫權一拍即合,在奪取徐州和奪回荊州的方案裡,選擇了奪回荊州。他終于可以把他以前制訂的方案付諸實施了。
其次分析呂蒙對荊州戰略部署。
如果看呂蒙奪取荊州的軍事行動,我們不得不說,呂蒙的計劃是周詳的,出色的。呂蒙襲擊奪取荊州的戰役,堪稱古代突襲作戰的經典。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呂蒙為了這次戰役,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和功夫。
在湘水之争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呂蒙的戰術,以突襲來占領沒有防備的敵軍城市。如果遇到抵抗,就采取攻心戰術和軍事威脅雙管齊下的辦法,讓敵人不戰而下。
到了偷襲荊州的時候,呂蒙先是找借口讓名不見經傳的陸遜接替自己的職務,麻痹關羽,在心理上解除關羽對東吳的防備。然後在關羽取得勝利的情況下,與曹操協同,前後夾擊關羽。
呂蒙針對關羽沿江設立烽火台,防備東吳襲擊的情況。采取了白衣渡江,偷襲烽火台的辦法,輕而易舉的消除了關羽第一道防線。然後他先利用士仁對關羽的不滿态度,先說降了士仁。然後率領大軍直逼江陵城下。在士仁的勸降和呂蒙的軍事壓力下,被劉備深為信任的國戚糜芳和郝普一樣被迫投降了呂蒙。
占領江陵後,呂蒙善待關羽手下的将領的家屬,并利用關羽的使者責問之機,把這個消息傳遞到關羽軍中,瓦解了關羽的軍心。最終,關羽大軍瓦解,自己勢窮,被東吳擒殺。
從以上戰役的經過,我們可以說,這場奪取荊州的戰役是十分精彩的。但是,呂蒙雖然占領了荊州,殺了關羽,可卻破壞了孫劉聯盟,徹底讓孫權和劉備失去了争奪天下的機會。可以說,呂蒙是孫劉兩家的曆史罪人。
既然呂蒙是殺害關羽的罪魁禍首,那麼演義中關羽追他的命是理所當然的。而且呂蒙在奪回荊州後不久就死了,這也就給《三國演義》提供了素材。
再次曆史上記載得明白,呂蒙死于疾病。呂蒙一介武夫,死于疾病,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但是,從曆史上的蛛絲馬迹,我們可以找到這方面的依據。
在呂蒙準備襲擊荊州的時候,關羽雖然在襄樊作戰,但是還是留下防備東吳的兵力。為了讓關羽撤走軍隊,呂蒙給孫權上疏說:
羽讨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衆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稱病笃,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呂蒙的身體已經長年有病了。隻有這樣,他稱病休養才會讓關羽相信,撤除防備的兵力。呂蒙不顧一切的要奪回荊州,身體原因也是一個原因。他怕自己一死,東吳沒有能夠和關羽對抗的将領,那麼東吳就再也沒有拿回荊州的機會了。
而且,也正是呂蒙的身體不好,成為孫權下決心殺死關羽的一個原因。因為呂蒙一死,如果關羽卷土重來,東吳将沒有能夠抵抗關羽的将領,會陷入滅頂之災。
最終呂蒙拿回了荊州,使得東吳有了一個基本的安全态勢。他多年的病體也再也撐不住了。最終,油盡燈枯的他,在拿下荊州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留下悲痛欲絕的孫權來面對來自劉備的報複。
你是如何看待呂蒙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了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