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一隻名叫樂樂的小狗回歸莫高窟的事迹令所有人震驚和感動。
近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敦煌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好書”作者顧春芳專為少年兒童創作的奇幻文學作品《敦煌靈犬》由譯林出版社出版。
該書作者透露,其創作靈感正是來自被敦煌研究院收養的小狗樂樂。
一本以“莫高窟霸樂樂大王”為原型的童書
小狗樂樂于2012年7月出生于敦煌莫高窟。
五歲那年,一直照顧它的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員退休,帶着它一起回了城裡。城市的生活條件比莫高窟好了很多,但是誰也沒想到,有一天它竟偷偷溜了出來,獨自跋涉二十多公裡,走了一天一夜,回到了它最初的“家”——莫高窟。
樂樂回歸莫高窟的事迹令所有人震驚和感動,從此遊客和網友們給它封了一個“莫高窟霸樂樂大王”的名号。
顧春芳在創作《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傳》之時,曾多次奔赴莫高窟采訪、考察、學習,與樂樂熟識。
2021年秋,顧春芳回到莫高窟,又見到了樂樂。他們猶如老友重逢,分外親熱。
這次重逢,讓顧春芳萌生了一個想法:為樂樂寫一本書,一本中國孩子都愛看的敦煌主題的童書!
敦煌守護犬樂樂:性靈的藝術形象
三危山下、宕泉河畔,坐落着人類文明和藝術的瑰寶——敦煌莫高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類未知之處,有一群神秘、忠誠的戰士默默守護着敦煌文明。他們,就是光明世界的靈犬一族。
千百年來,靈犬們恪盡職守,為守護中華文明與文化,與黑暗世界展開了一場又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敦煌靈犬》的主人公、敦煌守護犬樂樂脫胎于原型而高于原型,是一個高度凝練的藝術形象——在它身上,動物靈性與人性高度融合,它的故事折射出敦煌莫高窟的千年曆史,以及一代代莫高窟守護者的信仰與奉獻。
書中的樂樂肩負着靈犬世界世代傳承的使命:守護敦煌藝術,守護莫高窟文物。它的眼睛能穿越古今,看到事物本來的面貌;它的耳朵能聽到别人聽不見的聲音,能與祖先,以及莫高窟中的菩薩、羅漢、飛天等交流;而它的心智更大大超越普通小狗,是達到“性靈”的存在。
為此,顧春芳特别為樂樂做了幼年、少年和成年三個階段的設定。每個階段樂樂的外形、性格和能力都會發生跨越式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狀态。
《敦煌靈犬》是圍繞“逃離—回歸”這個主題的一部成長史,正如“敦煌的女兒”樊錦詩在序言中所說,“樂樂的成長過程是人性化的”,從中“可以讀出青少年成長中必然會經曆的恐懼、迷茫和叛逆”。
樂樂從傷心離開莫高窟到堅定回歸的過程,讓人不禁聯想到樊先生在《我心歸處是敦煌》中講述的自己曾經曆過的相似的内心掙紮。
正是這些可以與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讀者産生共鳴的感情,讓樂樂的成長在奇幻文學的架構中顯得渾然天成、真實感人。
亦真亦幻的多維世界,故事與知識的雙重盛宴
寫守護莫高窟的靈犬,自然會寫到關于敦煌莫高窟的大量背景知識。
莫高窟為什麼在敦煌?敦煌為什麼是絲綢之路的重鎮?莫高窟是如何修建起來的?它有多長曆史,多少洞窟,多少雕塑、壁畫與經卷藏書?藏經洞裡面藏了什麼寶物?敦煌的飛天和“最美菩薩”為何能驚豔全世界?……
所有這些孩子們可能會感興趣的問題,作者顧春芳都寫到了,而且寫得生動有趣,與故事渾然一體。
在圖書創作和編輯的過程中,敦煌研究院給與了巨大的幫助和支持。樊錦詩先生将書稿反複讀了好幾遍,以治學的嚴謹态度,捉出了不少即使是專業人士也很容易忽略的“蟲”。敦煌研究院為書中涉及莫高窟的内容提供了諸多珍貴的參考資料、照片、視頻和專業意見,以及樂樂的生活細節。
大量真實細節的添加,架構起從現實走向虛拟的橋梁,為這部奇幻作品帶來了虛實莫辨、亦真亦幻的雙重維度。90後插畫師陳漢煜的優美插圖,也為該書錦上添花。
如同《哈利·波特》的讀者會去國王十字車站“朝聖”,《納尼亞傳奇》的讀者會在家中的舊衣櫃裡找尋通往納尼亞王國的道路一樣,《敦煌靈犬》的讀者若有機會遊覽敦煌,或許也會在三危山下、宕泉河畔,在洞窟古迹中尋找靈犬存在的痕迹。
以敦煌千年,寫家國情懷
顧春芳用樂樂的成長曆程串聯起敦煌莫高窟的“前世今生”,也串聯起以常書鴻、段文傑、樊錦詩為代表的幾代莫高窟人的堅守與奉獻;通過樂樂對莫高窟的執着,向讀者傳達了對人類精神家園的眷戀之情,以及對中華文明與藝術殿堂的守護之志。
同時,作品以敦煌莫高窟為錨點,在廣度上,向整個中華文明輻射開去;在縱深上,貫穿古今,引領讀者在不同的曆史時空中自由穿行。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評價:“在曆史與現實中穿梭,在古今人物中聆聽,在靈性世界裡感悟,真是别有洞天的奇妙之旅!”
著名科學家、“中國好書”作者苗德歲說,在閱讀《敦煌靈犬》時,讀到動情處,曾多次“淚滿雙頰”。
特級教師周益民評價:“這是動物小說,是成長小說,是文化小說,是獨特的敦煌文化小說。作品通過樂樂的成長曆程,禮贊了傳統文明的傳承者與守衛者,表現了古老文化的偉大力量,啟示我們,古老的文化才是我們心靈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