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沒有人能預測會有多少企業快速成功與隕落。機會風口一來,新企業能迅速崛起躍上前台;可風口一旦消失,又會有多少企業無可奈何花落去?這段時間,在新飛瀕臨破産這事鬧得沸沸揚揚之際,百億企業美即也退出了曆史舞台。雖說主攻的産品領域千差萬别,但由外資控股的新飛、美即衰落史卻大同小異。
鼎盛時期,新飛冰箱銷量一度達到300萬台,市場占有率高達20%,登上國産冰箱第一品牌。《證券日報》采訪的一位新飛電器員工還稱:“那時候隻要穿着新飛的工作服去相親成功率都高。”可這一家風光無限的公司,自2005年新加坡豐隆電器獲得了新飛電器90%的絕對控股權後,新飛就再也沒飛起來。至2016年,新飛虧損總計5.07億元。如今還淪落到被拍賣的境地。
而緻力于女性美麗的美即集團成立于2005年,2010年美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超額認購784倍,成為當年港交所“股王”。2012年占據面膜市場份額的26.4%,成為“中國第一膜”。可自2014年美即被歐萊雅集團斥資51億元收購後,當年淨利潤便下滑80%。殘喘4年後,據界面新聞獨家消息:美即位于廣州南沙的工廠已停止生産。從新飛、美即衰落的時間轉折點看,“外資控股”似乎成了頭号兇手。
事實上,外資控股的确成為阻礙新飛與美即發展第一道枷鎖。數據顯示,在新飛2005年股權轉讓時,新飛電器的中層管理人員不超過100人,2010年卻飙升到400人。管理人員的迅速膨脹意味着決策流程變得繁瑣,效率變得低下;而美即某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外資管中國企業不靈活,搞個促銷活動申請費用沒半個月都批不了。可以說,新飛、美即低效率這點在當下的快消費時代犯了大忌。
此外,在面臨競争對手快速崛起,卻未能相應地滿足當時消費者新需求;以及無法迎合時代發展趨勢轉型也是導緻這倆企業落幕的助推器。隻不過對它們而言,在外資控股這個管理框架下,要達成這些目标的難度或許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牙膏、美加淨曾在外資并購的時間轉折點瀕臨退出市場的懸崖。而熊貓洗衣粉、揚子冰箱、孔雀電視和香雪海冰箱等耳熟能詳的品牌更是已退出了曆史舞台,它們衰落的通病與上文所述大同小異。而這一個個教訓也證明了,不論處于任何境遇,任何企業隻有不斷進取與變革,才能在千變萬化的市場活下去。
,· 關注【金十數據】頭條号,第一時間了解國内外财經大事件、掌握最流行的賺錢秘籍!
· 嚴正聲明:本文為金十數據獨家編撰,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