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城鎮化風景區?圖集 新華社濟南9月3日電 題:山東郓城:千年古縣打造“水浒新城”,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郓城城鎮化風景區?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郓城城鎮化風景區
圖集
新華社濟南9月3日電 題:山東郓城:千年古縣打造“水浒新城”
新華社記者闫祥嶺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推動新型城鎮化,更反映着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近年來,山東省郓城縣抓住首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這一契機,發揮千年古縣的文化引領作用,初步建設起了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特色城市,群衆生活和發展環境發生着巨大變化。
“好漢郓城”引領曆史文脈
“我們注重傳承曆史文脈,讓文化引領城市走向未來。”郓城縣城市開發服務中心主任石奇海說。郓城縣是千年古縣,水浒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積澱深厚,文化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起到了引領作用。
驅車在郓城縣城,郓州大道、水泊路、東溪路等道路名稱,忠義廣場、武術廣場、戲曲廣場等多個廣場,水墨丹青、層林盡染等16處景點,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記者看到,當地每條道路、每處公園、每個廣場都有一個文化主題,水浒文化旅遊小鎮則叫響了“好漢郓城”品牌。
郓城縣副縣長徐龍傑說:“郓城縣打造了城市曆史發展軸,文化标識有140多處,獨特的文化色彩凝聚着千年古縣的曆史厚重,裝點着現代城市的獨特神韻。”
近年來,郓城縣做精做美水、綠、花、文“四篇文章”,提升改造宋金河等3條水系,累計栽種花灌木1200餘萬株,建成一批城市公園、綠地廣場。
“以往水臭,都想住得離河遠點,現在景美,都想離河更近些。”郓城縣水浒小區居民鄭愛雲說。郓城縣打造的宋金河風景帶,與南湖公園、沙河景觀縱橫連接,為市民提供了“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空間,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生态格局。
“人在花中走,車在林下行。我們注重公園、綠地為人服務的舒适性、可達性、安全性。”郓城縣城鄉規劃服務中心主任曹運國說。
如今,郓城縣城區清水蕩漾、綠樹環繞,綠地面積由600多萬平方米增加到1700多萬平方米,形成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市民健身圈和“5分鐘”出行生活圈。
城鎮化建設沒有“等靠要”
“我們依靠改革創新,大膽闖、大膽試,陸續突破了多個關鍵制約因素。”郓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王貴順說。在經濟相對落後地區推動新型城鎮化,郓城縣沒有“等靠要”。
面對最大的制約因素資金問題,郓城縣探索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累計投向城鎮建設近300億元,破解了資金難題。
群衆“進得來、留得下”,城鎮化才能發揮出更好效果。為此,郓城縣全面取消戶口限制,暢通農民進城渠道。
“縣裡實施産業提升工程,推動傳統産業不斷轉型升級、新興産業逐步發展壯大,形成了7個百億級産業集群,擴大了就業容量,群衆進城後更能留得下。”郓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強說。
此外,郓城縣通過棚戶區改造、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盤活土地資源,有效保障了城鎮化用地。
近年來,郓城縣城區規模由28平方公裡擴大到近6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别達到50.59%和42.04%,城區常住人口由18萬增加到近40萬。今年5月,郓城縣入選全國120個“新型城鎮化建設示範縣城”。
一張藍圖貫徹到底
“一張藍圖繪到底就是不折騰,我們将規劃細化為實施方案,把規劃要求轉化為具體項目建設計劃表、項目投資測算表和相關支持政策表,全方位落實。”郓城縣委書記劉文林說。
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來,郓城縣堅持從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高标準規劃,确保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徹落實到城市建設中。
這個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組長的綜合試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設立了新型城鎮化辦公室、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辦公室兩個工作機構,保障各項政策探索有力推進。
“城鎮化是系統性工程,我們‘地上、地下’一起抓,‘裡子、面子’一起要。”徐龍傑說。
為更好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中,郓城縣把公共服務放在優先位置,先後實施400餘項城建重點工程,建設城區學校25所、醫療養老服務設施37處、文化服務設施20處,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和綜合承載力不斷增強,“為民建城、建城為民”理念融入了城市發展中。
“郓城的新型城鎮化不僅要實現人口集聚和土地集中,更要實現城鎮空間布局的科學化、合理化;不僅要有城市規模的擴大,更要有産業的支撐和經濟的繁榮;不僅是外來務工人員和農民身份的轉變,更要讓新市民過上有面子、有尊嚴的生活。”劉文林說。
責任編輯: 趙文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