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佩服或者崇拜某一個人時,常用到五體投地這個成語,那麼五體投地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典故和來曆呢?
五體投地其實是外來語,意思是兩手、兩膝和頭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中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崇拜到了極點。在 《佛學大辭典》 中的 解釋: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于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五體投地起源于古印度,那麼怎麼來到中國的呢?唐僧!就是這個人帶回來的。
相信大家都看過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曆經千難萬險去靈山取得真經帶回長安(今西安),那裡面的西天極樂世界---靈山就是今天的印度。西遊記是被神化了,但是曆史上真的有一個人去印度取經,他就是唐僧的原型唐玄奘,唐玄奘曆經17年從印度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并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并著有《大唐西域記》,書中詳細記載了取經沿途和古印度的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經濟、曆史等等重要文獻,其中就記載了西域印度緻敬的儀式,儀式分為九等,“五體投地”是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五體”又稱“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五體投地”就是“五輪至地而作禮”(《地持論》).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頂禮.“五體投地”緻敬的對象一般是佛菩薩.如《佛般泥洹經》卷下:“太子五體投地,稽首佛足.” 五體投地這一詞的出處就是《大唐西域記》。
後來随着社會的發展,佛學逐漸融入了百姓生活,人們對佛敬重、崇拜的相關詞語和言行舉止也逐漸融入到了生活中來,五體投地也自然而然的成了人們佩服、敬仰某人或某物某事的常用語了,隻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原來是唐僧帶到中國的。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删。文章為本人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