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題圖|劉會平
文|風馬牛 (馮侖風馬牛)
安徽省懷甯縣江鎮鎮,被譽為「中國面點師之鄉」。這個人口隻有 3.6 萬的小鎮,有 2 萬多人在全國各地開設饅頭、包子店,江鎮面點行業每年創造 40 多億元的經濟效益。從江鎮走出的許多夫妻作坊後來都創造了自己的面點品牌,其中最知名的是「巴比饅頭」。目前,巴比饅頭在全國有 2700 家店,年營收近 10 億,成為中國面點行業的龍頭企業。
作為巴比饅頭的創始人,劉會平也被一些媒體譽為中國的「饅頭大王」。有著名經濟學家曾評價:劉會平能把饅頭賣出品牌,賣出巨額财富,可以說是一個奇迹。他用低調、務實和吃虧哲學,告訴了人們,隻要用心幹,小生意也能鑄就輝煌。
巴比饅頭
90 年代初,江鎮還是個非常落後的地方,劉會平和許多同學一樣,得拿糧食、掃帚等東西到學校抵學費。為了照顧兄弟姐妹,初三那年,劉會平執意要辍學,母親為此十分難受,一連哭了好幾天。
辍學後的劉會平起初跟随一位師傅去山東做油漆工,十幾個人住在一個不到二十平方米的工棚裡,每天都是饅頭白菜,冬天在冰天雪地裡洗澡,劉會平身上長滿了疥瘡。堅持一年多以後,完全看不到希望的他決定退出師門。為此,劉會平的父母怒火沖天,覺得兒子太不争氣。當時恰巧村裡人開始出去做面點生意,于是父母又把他送到老鄉那去學做面點了。
「幾百公斤的面粉,天天用手揉,真的很辛苦。」那時候,劉會平每天淩晨兩點得起床,一直忙到晚上八九點。學了幾年手藝後,劉會平又花了半年時間走訪其他老鄉的店鋪學習,随後開始自己開店。
和大多數出道者一樣,劉會平起初選擇在競争壓力較小的縣城開饅頭店,結果一段時間下來,店裡一直處于虧損狀态,最後不得不關門。于是劉會平從南甯往北到處去找店,最後在貴陽重新找了個店面,但還是沒什麼生意。
1998 年,劉會平聽親戚說上海的面點生意好做,于是帶着四千塊錢,坐火車「撲通」趕來。當時他舍不得花錢,買的票還是座位底下。一下火車,望着眼前高樓林立,劉會平心裡頓時一片迷茫,心想自己在這樣的大都市能生存得下來嗎?
接下來兩個多月,劉會平騎着自行車跑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最後在長甯區遵義路的一個菜市場門口,他租到了一間十平方米的小門面,開起了包子饅頭店。然而由于他做的東西不合上海人的胃口,隻經營了半個月左右就虧損了,最後不得不關門。面對接連創業失敗的殘酷事實,血本無歸的劉會平在高架橋上嚎啕大哭。
沒開店後,為了生活,劉會平開始在上海打短工,他幫人賣過海鮮、在水産市場殺過蛇、也在大排檔幹過炒菜師傅。大半年過後,劉會平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他心裡始終惦記着開包子饅頭店。
1999 年,在姐姐的幫助下,劉會平重新振作起來,他在上海福建北路又開了一家店,并且聘請了一位在上海工作多年的師傅。這位師傅能做得一手出色的生煎包,而且花樣也多,店裡生意很快便紅火起來。但遺憾的是到 2000 年時,上海生煎包子饅頭店越來越多,劉會平逐漸有了危機感。那段時間,劉會平經常在上海的街上到處逛,嘗遍了各種特色小吃,最終決定在黃埔區的南京路再開兩家包子饅頭店,店名叫劉師傅大包。
為了保證口感,劉會平專門從安徽老家購買好豬肉運到上海,并且在制作菜餡時全部采取人工切碎,這些做法無疑大大提高了成本,可劉會平覺得,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是不可能在上海的包子饅頭市場立足的。更重要的是,費如此大成本的包子隻賣 7 毛錢一個,淨利潤就一毛錢。但第一年時間,劉會平硬是賺到 60 萬。
賺錢後,劉會平把錢都花在開店上了,他還是和員工一起睡大通鋪。
就在劉會平有點起色的時候,一場血案正悄悄向他逼近。有一天,一個做包子的同行因嫉妒劉會平搶了他的生意,于是拿着一把剪刀突然朝劉會平捅來。劉會平本能地用手一擋,剪刀紮在了頭上,頓時鮮血淋漓。事後,劉會平沒有選擇起訴同行,而是寬容地放過了對方。
巴比饅頭店
2003 年,一位經常買饅頭的顧客反饋到:你們的饅頭味道确實不錯,但我每次都不好意思帶到辦公室去吃,如果能像麥當勞那樣成為品牌就好了。一句不經意的話徹底提醒了劉會平,他開始思索走連鎖品牌的路子。同年 9 月,劉會平給包子饅頭店換了個洋氣的名字——「巴比饅頭」。
然而巴比饅頭店剛開始推廣加盟店時,一些騙子便打着巴比饅頭的旗号,在外亂收加盟費。接到投訴後,劉會平毫不手軟地将他們告上了法庭。随着當地媒體跟進報道後,巴比饅頭的知名度更廣了。
與此同時,有顧客反饋到巴比饅頭的東西變了味了,沒有以前好吃。彼時,劉會平敏銳地意識到,巴比饅頭的加盟必須走正規化路線:統一網站、統一裝修、統一經營。
為保證标準化、規模化生産,劉會平建立了「中央廚房」。巴比饅頭用的豬肉、青菜這些食材全部由中央廚房把控質量關和安全關。所有門店所銷售的産品均由中央廚房提供,保證「巴比饅頭」的口味絕對純正。劉會平嚴格控制餡料的供應,以保證當天的餡料當天用完,當天的食品當天賣完。為了攻克「冷凍面團技術」,實現冷凍饅頭與現制饅頭在蒸的時候無差别,劉會平和工人一起做試驗,結果一不小心手指被機器切掉了一截。正是這種用心的付出,讓劉會平的事業突破了瓶頸。
在公司迅速擴張的同時,為了讓管理人才跟上,劉會平花了大價錢,把麥當勞、福記食品等企業的高管攬入旗下。
如今,巴比饅頭采用特許加盟為主,直營門店、團餐銷售為輔的銷售模式,年營收近 10 億。其産品也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了調整,由單一的包子、饅頭逐漸演變成具有豆漿、馄饨、粥等幾十個品類的營養早餐。
劉會平
在劉會平的心中一直有兩個夢想,一是把「巴比饅頭」打造成中國的「肯德基」、「麥當勞」,二是賺 30 億元建一所大學。
實際上,劉會平對教育一直念念不忘,從他掙到人生第一桶金起,他就捐出 1/3 的資産用來支持教育事業,近二十年來沒有間斷過。
2017 年,劉會平 40 歲生日當天,他當着所有員工的面,簽下了《個人股權承諾書》,承諾捐出名下所有的股權收益,其中 40% 捐獻給國内教育基金, 60% 作為公司員工的獎勵和幫扶資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一個有愛心的企業家在上海多年來一直靠租房生活,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金錢都放在踐行夢想上。不由得讓人聯想到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的名言:懦夫從不啟程,弱者死于途中,隻剩我們前行!
參考資料:
1.《包子饅頭壘出的億萬富翁》,金融經濟,延慶喜
2.《小饅頭上的大舞台》,職業,童小娟
3.《小饅頭掙來大财富》,現代經濟信息,華富
4.《包子大王劉會平的包子傳奇》,農産品加工,徐利君
5.《巴比饅頭:上海灘新傳奇》,上海經濟
6.《最近這個賣包子的安徽人火了,走自己的賣包子之路讓肯德基,麥當勞無路可走》,徽臉,董燦燦
7.《2017心動人物候選人展播——劉會平》,安徽公共頻道
圖片來自網絡
本篇作者|大軍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