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有試過:
早上起床踩第一步腳跟特别痛;久坐後踩地腳跟痛,走路走久後又痛?
晨起下地或休息一段時間後走路時足跟疼痛僵硬,行走後疼痛常好轉;爬樓梯、踮起腳尖時疼痛加重;長時間、連續的或劇烈活動後疼痛再次發生,疼痛主要集中于足底,很可能是足底筋膜炎所緻。
足底筋膜炎又稱足跟疼痛綜合征、慢性足跟疼痛、賽跑者足跟、跟骨下疼痛[1]。
足部肌腱、肌肉或韌帶機能衰退,足底筋膜就會承受過多沖擊;
足弓結構或力學異常,足底筋膜跟骨止點的反複微損傷及退變,都有可能導緻足底筋膜炎。
引起足底筋膜炎的危險因素
足底筋膜炎沒有明确的病因,但以下情況會增加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 不良的穿鞋習慣:如女生經常穿高跟鞋
- 高風險族群:工作需要久站久走引起的過度使用,例如教師、保安等
- 超重:體重過高使足底承受較大的壓力,足底筋膜容易過度牽拉而導緻勞損
- 過度運動:反複大力牽拉刺激跖腱膜,會使其失去正常的生物力學平衡結構[2]
- 踝背屈受限,過度旋前,足内在肌力弱和下肢的靈活性差
- 足弓異常:高弓足、扁平足;比如扁平足同時伴足外翻,過度外翻會導緻足底筋膜受到更大的負重應力,容易誘發足底筋膜炎。
臨床症狀
人體約60%的重量落在腳跟,足跟疼痛是足底筋膜炎最常見、最典型的症狀。
除了腳跟以外,腳跟内緣也是足底筋膜炎常見的痛點。
出現以下狀況要高度警惕:
- 腳跟處按壓後疼痛
- 早上起床腳着地,腳跟刺痛,走路後可緩解痛感
- 久站、行走過久後,出現腳跟疼痛
- 腳掌大拇指向後扳時,腳跟産生疼痛
如果足底筋膜炎長期得不到正确治療,不但一直有慢性足跟疼痛,還會改變走路形态,引起腿部、膝蓋、臀部、背部勞損與病變。
治療方法大部分足底筋膜炎患者通過物理治療、居家康複、藥物治療就能緩解足底筋膜疼痛,無需進行手術。
但是,治療需要持續數月至2年不等,才能改善臨床症狀。
1.藥物治療
藥物可舒緩足底筋膜炎的不适感,常見口服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NSAID),或是口服皮脂類固醇 (corticosteroid)。
如果疼痛劇烈或對處方的非甾體抗炎藥無反應,可能需要類固醇注射。
所有用藥,需要經專業醫生指導,合理使用。
2.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目的是透過電流(電療)、超短波等方式,刺激神經末梢,使擴張血管,改善患部血液循環,進而達到消炎與止痛目的。
3.運動治療
大部分患者可以通過運動明顯改善足底筋膜炎的症狀,少部分無法改善症狀者,則可能使用以下鍛煉方法:
踮腳尖運動
雙手扶住一個穩定的支撐物(如書桌),踮起腳尖約2-3秒後放松,重複10-15下,一天訓練3次。
此動作可以增加小腿肌力,舒緩足底筋膜炎症狀。
抓毛巾運動
坐在一張椅子上,在腳下放一條毛巾,以腳跟為支點,在腳跟不移動的情況下,腳心彎曲施力,使用腳底肌肉将毛巾朝腳跟處拉扯,保持施力狀态15秒後再放松,重複10-15下,一天訓練3次,可增加腳底肌肉肌力。
足底筋膜牽拉運動
坐下屈膝,腳心與地面相貼,手掌握住五根腳趾,将腳趾向後扳,約2-3秒後放松,重複10-15下,一天訓練3次,可增加足底筋膜柔軟度。
小腿後側肌肉訓練
面對堅固的牆壁,雙手向前做出推牆動作,手肘與上半身打直;
下半身呈弓箭步,後腳伸直(須是有痛感的那隻腳),感覺到後腳小腿腹有緊繃感,持續15秒再休息,重複10-15下,一天訓練3次。
該練習可伸展小腿肌,增加柔軟度與延展性,幫助足底筋膜分散身體重量。
參考文獻:
[1] Roxas M . Plantar fasciitis: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s[J]. Alternative Medicine Review, 2005, 10(2):83-93.
[2] 楊宏斌, 賴志剛, 孫竹娟. 跟痛症與跖腱膜生物力學臨床研究(附67例報告)[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0, 025(002):185-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