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戴桃疆
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開始席卷神州大地,凍成了狗,無心描述眼下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景象,要是能有一個字描述當下的景象就好了!
有這樣的字嗎?有!比如:
“凩”這個字讀音與“木”相同,如同它的字形,說的就是樹木被寒風包裹,掉光葉子的景象。
這個字雖然有中文讀音,但事實上它是一個“和制漢字”,即日本人造出來的中國字。
日本文化受中國影響頗深,漢字的使用頻率也很高,在熟練使用的基礎上,日本人開始根據本土的山川風物結合《六書》裡形聲與會意兩大造字要點自創文字,是為“和制漢字”。
/和制漢字/
由于日本人重語意而忽略聲音,導緻這些和制漢字一眼能夠看出說的是什麼,但用日語讀起來略顯費事。
/绫辻行人/
比如日本名推理作家绫辻行人,名字裡的“辻”就是和制漢字:
“辻”漢語讀音同“十”,意思是十字路口,走之旁與“十”字的結合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走到十字路口的樣子,而名作家的名字似乎就把自己比作是那個走到了十字路口的行人。
日本多災多難,與天氣相關的詞彙較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刮風下雨不斷,雨滴下落的樣子被描述為“雫”,漢語裡讀作“哪”的字。
▼
不刮風下雨時就是風平浪靜的好天氣——凪。
▼
漢語讀音也與“止”相同。早上天氣晴好,碧空萬裡,叫“朝凪(zhǐ)”,傍晚暮色四合,樹息葉靜,叫做“夕凪(zhǐ)”。
但如果一直無風無浪,日子太過平靜也是讓人倍感無聊乏味,想要給生活增添一點樂趣,“凧(yuān)”便應運而生了。
▼
凧讀音同“鸢yuān”,意思是用紙、布等制作而成的風筝,日語讀音是“那蔲“。
/抓住一隻野生萌風筝/
這個字春天才會用到,正月裡,隻隻風筝飄蕩在天空,随風起舞,輕盈如同巾帕,樂趣無窮。
凧(yuān)的曆史十分古老,這個字在平安時代就已經出現了。
當然也有比凧更加古老的字,比如“叺”。
▼
叺字在漢字中讀音同“哧”,沒有具體含義,和“哧(chī)”一樣是一個語氣詞。
但這個字在日本卻指代一種有形的東西,且從字的外形就能猜出具體是什麼東西:物從口入,是個袋子。
成書于“奈良時代”的《日本書紀》中就記載了“叺(chī)”。
/《日本書紀》插畫/
叺的日語讀音為“卡麻絲”,用堅韌的蒲草編成,作用和外形都很像麻袋,用來裝煤炭、肥料等東西。
除了供人娛樂的風筝、用來勞動的袋子,人所穿着的衣物形态也可以通過一個字形象地被描述出來。
比如“裃”,一看就知道這種衣服不同于傳統的日本和服。
▼
“裃”,隻有一件大衫,而要分上下兩件,在日語中讀音為“卡咪嘻貓”,漢語發音同“卡”。
/穿“裃”的吃瓜武士/
指日本江戶時代武士的禮服,非武士階層的市民也常模仿武士穿着。
/相比上面的吃瓜武士,這一張真是帥到犯規/
現在在日本,隻有那些從事傳統曲藝的藝人偶爾在舉行祭奠時穿着。
人靠衣裝,也靠顔和身段,顔正是美,儀态好也是美,日語中謂之“躾”,漢字讀音同“美”,指人的教養和修養。
▼
除了美,人也要勞動。
勞動使人類區别于動物,造字當然也離不開勞動,另一個與勞動息息相關的字是“杢”,把上下結構拆開橫過來,就是這個字的意思:木工。
▼
漢字讀音與“傑”相同,反而是它的日語發音更能夠表達它的含義:木庫。
在日語中,杢有時指代做木匠活的工人,或者掌握木工手藝的人,但多數情況下它指的是木頭橫斷面上出現的“工”字花紋。
比起木工,農活也必不可少,以稻米為主要食物的日本人當然也離不開“籾”,非常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右手持刃對米搞事情,不過不是收割,單指收獲後未脫殼的米。
▼
日語發音為“磨米”,暗示着想把米吃到嘴裡,還得磨一下才行。
漢字讀音同“泥”,不幹活不能吃米隻能嚼泥。
當然也不是所有場所都可以進行勞作的,比如“杣”就不行,杣日語發音為“搜馬”,漢語讀音同“綿”,指的是皇室和富人使用的山林,大山上綿延的山林,想要搜索找尋馬匹真是困難。
▼
何況這種山林通常封山育林,以備皇室建造住宅庭院等不時之需,輕易不得砍伐,放眼望去,滿山是樹,郁郁蔥蔥,十分茂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