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倫理的進化和規範
道德倫理的進化和規範
更新时间:2024-10-12 01:16:35
中華傳統倫理道德精髓:“仁、義、禮、智、信” 做君子的标尺

悠遊 悠遊的生活 1周前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

道德倫理的進化和規範(中華倫理道德精髓)1

這“五常”貫穿于中華倫理的發展中,他與五行說“金木水火土”,古人創作的“梅花篆字”梅報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樂、長壽)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三字經之中的“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構成與發展】

孔子曾将“智仁勇”稱為“三達德”,又将“仁義禮”組成一個系統,曰:“仁者人(愛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焉。” 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

孟子在仁義禮之外加入“智”,構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實事親(親親)是也;義之實從兄(尊長)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背離)是也。”

“性善說”,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義禮智信說成是與天地長久的經常法則(“常道”),号“正常”。 曰:“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賢良對策》)。

道德倫理的進化和規範(中華倫理道德精髓)2

仁: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觀念,其核心是人與人相互親愛。《禮記·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是以親子之愛的心理根基,而又高于親子之愛的人性的自覺。

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标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聚集在一體,形成了以“仁”為中心的倫理道德結構,他提出要為“仁”的實現而犧牲生命,即“殺身成仁”的觀點,對後世産生很大的影響。

《論語·顔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又“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又《衛靈公》:“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莊子·在宥》:“親而不可不廣者,仁也。”清譚嗣同《仁學·界說》:“仁為天地萬物之源,故虛心,故虛識。”

儒家講的“仁”,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美好的情操。《禮記》說,“上下相親謂之仁。”《春初·元命苞》說:“仁者,情志好生愛人”,“仁者”是對有仁德之人的稱乎。有時候,用“仁”來指對萬物生育的事物有恩情。古代特别推崇仁政,認為行使仁義的人才可以叫做王。

從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的品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

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的愛、兄弟姐妹之間的愛,進而上升對他人的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道德标準,而且是最普遍的道德标準。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

中國人至今仍然把品德高尚的人看作是“仁人”,沒有高尚品德的人是“不仁”。“仁愛”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道德倫理的進化和規範(中華倫理道德精髓)3

“義”的繁字體是“義”。根據《說文解字》:“義”是會意字,從我,“我”就是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觀點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從羊,“羊”表祭牲,就是祭祀用的祭品,有自我犧牲的意思。

所以“義”的本意是:符合道德的行為或道理,舍生取義表明古人為了重信義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

而簡化字,“義”雖然已失去原意,但是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義”就是“人”字出頭,加一點,意思是在别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

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義”者,“宜”也。即做到合理、合法、合情,才是合宜的。另外,“義”者,“義務”也,也就是該做的一定做到,不做也是不義,這就是所謂的“義之所在,有所不惜”。

孔子最早提出了“義”。孟子則進一步闡釋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為前提。他們把“義”作為儒家最高的道德标準之一。

“義”與“仁”并用為道德的代表,“仁義”是封建道德的核心,就是“仁至義盡”。《論語裡仁》:“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又:“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孟子離婁上》:“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義”成為一種人生觀、人生價值觀,如: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有“義”在,社會就會使友誼友情友善純久。有“義”在,朋友不會出賣朋友,丈夫也不會抛棄妻子兒女。義是人生的責任和奉獻,如義診、義演、義賣、義務等,至今仍是中國人崇高道德的表現。

道德倫理的進化和規範(中華倫理道德精髓)4

“禮”的繁體字是“禮”。據《說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緻福也。從示從豊。”禮是會意字,從示,從豊。豊字從豆象形,古代祭祀用的器,用于事神就叫禮。

所以,“禮”最初始的意思是舉行儀式,祭神求福,對神靈表達敬意和尊重。把“禮”引申到日常生活,那就是對别人的尊重,以及行為準則和規範。所以《左傳》說:“夫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春秋時的政治家子産最先把“禮”當作人們的行為規範。孔子也要求人的言行符合禮,這“禮”既指周禮的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他對“禮”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提出了“克己複禮”的觀點,把“禮”當作調整統治集團内部關系的手段,當作治國治民的根本。荀子也很重視禮,把禮看作是節制人欲的最好方法。戰國末期和漢初的儒家對禮做了系統的論述,主張用禮來調節人的情欲,使之合乎儒家的道德規範。

中華傳統文化認為,禮是人與動物區别的标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儀也。”(《禮記》)禮也是治國安邦的根本。中國倫理文化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禮儀文化”。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内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

重禮是“禮儀之邦”的重要傳統美德。“明禮”從廣義上說,就是講文明;從狹義上說,是“禮制”“禮節”“禮儀”;是“禮貌”“禮讓”。好禮、有禮、注重禮儀已經成為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表征和直觀展現。

道德倫理的進化和規範(中華倫理道德精髓)5

智:“知”是“智”的古字。據《說文解字》:知,會意字,從矢從口。矢本意是箭,引申為正直、端正,再引申為出口無悔的發誓。引申為通曉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才能,也就是“知”。而且,真正的知、智,一定不會偏離道德仁義。通俗一點就是:知道日常的東西,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的意思。

“智”,即智慧、聰明,有才能,有智謀。孔子認為,有智慧的人才能認識到“仁”對他有利,才能去實行“仁”。隻有統治者才是“智者”,他們中絕大多數人都可都可成為“仁人”,而“小人”無智。

儒家把“智”看成是實現最高道德原則“仁”的重要條件之一。他們要實現“達德”,而要實現“達德”必須經過“知”的五個步驟,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笃行。漢儒則把“智”列入“五常”之中。

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内涵。“智”在知道遵道。學而緻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仁、義、禮、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而要将這一切聯系起來就需要“智”貫穿其中,否則即使有“仁、義、禮、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達無礙。

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這是我們今天仍要發揚的。

道德倫理的進化和規範(中華倫理道德精髓)6

信:《說文解字》說,“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就是說,心裡有什麼直接表白才叫言,而推理辯論诘問的話應該叫語了。因此《法言義疏·問神》曰,“言,心聲也。”“信”是會意字,從人,從言。“信”的本意是真心誠意、專一不移。

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鮮血換來的對周圍世界的認識,不信是要吃虧的。以此估計,信者,實為人類之言,是人類從普遍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東西,當然不會騙人。如果一個人言不由衷、說假話,肯定是不會有信譽。所以人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真實的、不虛僞的。

信:即信譽,說話真實,守信。人無信不立。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口為禍福之門,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怎能亂說話呢?現代人無知,往往亂發議論,而造下罪過,自己還不知道,到将來自己受報時悔之晚矣。

“信”:誠信、信任。《說文》講:“人言為信”。“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準則。

孔子把“信”列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四大科目”(文、行、忠、信)和“五大規範”(恭、寬、信、敏、惠)之一,強調要“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并發揚光大。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興業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講信義是中華民族共認的價值标準和基本美德。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