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能屈能伸的地彈簧見證了肇慶金利鎮五金産業發展的韌勁。
1982年,肇慶市高要區金利鎮金一村誕生全鎮第一間五金廠,從事地彈簧制造。開業當年将進口彈簧價格降低近3倍,一時風頭無兩。進入2000年,金利地彈簧制造經曆了成本壓縮、自創品牌等市場洗禮,在艱難生存中迎難而上。如今,金利地彈簧走出國門,能承受50萬次開合,打入高端門居市場。從仿造、品牌到創新,金利小五金産業的接力棒已經傳到第三代創業者手上,他們告訴筆者,“新形勢下小五金,需要走研發創新,獨立自主的國貨道路。”
草創仿造,金利初試五金熱
20世紀80年代初期,金利人大多以外出當建築工為生,機緣巧合之下金利一甲村村民黃元江發現地彈簧原理簡單售價卻很高,便和工友們攢了幾個月的工資買了一個地彈簧研究。
拆了又裝、裝上又拆,到處搜羅購買相匹配的100多種零件,黃元江這幫連圖紙都不會畫的工人們用了一個多月仿制出了低配版的地彈簧。随後,黃元江便開門辦起了金利第一間五金廠——金星五金廠。
新永昌總經理黃以方告訴筆者:“當時我父輩他們仿制地彈簧不求精美,隻求用最少成本實現基本功能。”黃以方的父母與黃元江一樣,都是最先“拆機”研究彈簧的金利五金第一代。
進口兩三百一個的地彈簧,在第一代金利人手中80多元就可以買到,高額的利潤空間、低端的制作工藝、靠近佛山東莞等發達市場,促使越來越多的金利人争先搶後加入。
二代接手,五金産業成中堅力量
到了2000年,像黃以方這樣的五金第二代們開始接班。那時,家庭式作坊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低端的産品即使打價格戰也很難賣出去,加上當時許多國外企業到廣東市場打假,像新永昌這樣的五金制造企業面臨倒閉危機。
“産品沒人買,即使降低成本、注冊品牌,都不能被市場認可。”黃以方說。作為家裡的年輕支柱,黃以方沒有放棄,而是不斷研究改善産品細節,提升産品質量,再次赢取市場信任。
新永昌旗下自主品牌——科導。受訪者 供圖
一百多個零件中密封圈絕對是最細小的部分之一。為了買到不漏油的密封圈,黃以方一個人花了大半年的時間跑遍珠三角甚至是香港大大小小的五金市場,逢店就問哪裡有賣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得知密封圈來自日本,黃以方便趕緊托人輾轉從香港進購。換了密封圈,新永昌的地彈簧不漏油了,産品使用年限也延長了,客戶不再投訴,反而開始訂購。新永昌跨過了倒閉危機,在行業内有了起色。
30年來,從一平方米到現在5萬平方米,從夫妻二人到現在200多人,從一台簡易機器到半自動機械化生産線,從拆機研究到現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新永昌已然走在全國前列。
研發過關,可起草全國行業标準
今年7月初,全國五金制品标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柳潤峰在肇慶市質檢所的陪同下,來到肇慶金利調研走訪新永昌與開達五金等龍頭企業。黃以方轉述柳潤峰當時的評價:“從生産規模和産品質量上看,金利的産業基礎不比浙江、上海的差,具備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地彈簧》《閉門器》标準的資格。”
黃以方表示,接下來将聯合開達五金等本地龍頭企業,強強聯手把金利地彈簧、閉門器産業鍊都帶動起來,逐漸改變行業、市場對肇慶金利的看法,不斷增強自主研發,形成自有産業鍊,争當行業領跑者。
随着時間的推移,金利五金也迎來了第三代。這些第三代大多出國深造,學習經營管理,目前一批已進廠跟班學習。黃以方在采訪時對着新永昌的第三代接班人說:“一定要把握住時代的發展脈搏,注重産品質量、注重研發創新,走獨立自主的國貨道路,做好品牌化宣傳運營,延長金利五金、新永昌的生命力。”
【撰文】王焌鑫
【實習生】 胡欣妍
【作者】 王焌鑫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