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音高、譜表、音符與拍号
一、音高與譜表
在西洋音樂的理論中,音高的表示方法是在五線譜上依照音的高低排列而成,但為了方便區别許多不同的音,所以我們會賦予每個音一個名字,稱之為『音名』,在台灣所使用的除了音名之外,還有其他的形式:為了方便教學所使用的『唱名』,以及為了方便看譜所使用的數字『簡譜』,茲詳列如下。
1、音名: C D E F G A B
2、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3、簡譜: 1 2 3 4 5 6 7
在往後的教學中,除了一些專有名詞(如C大調、g小調)外,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都會使用唱名來做說明,簡譜隻是輔助之用。
在知道了音高的名稱之後,接下來便是在各種不同的五線譜中這些音高的位置了,最常見的是高音譜号( Treble Clef )與低音譜号( Bass Clef )這兩種了:
1.大譜表:
通常使用在鋼琴譜,由高音譜号與低音譜号上下相叠而成,另外,五線譜的構成由下而上為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第四線、第五線,線與線之間為第一間、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至于超過五線譜範圍的音則自動往上加或往下加線及間,如高音譜号的下加一間為Re(籃框内的音),低音譜表的上加一間為La(綠框内的音)
到了這裡,或許有人會問:『為何在音名的後面會有數字?』喔!這是因為音名隻有七個,但在五線譜上出現的音可不隻七個,所以C、D、E、F、G、A、B勢必會重複使用,但低音的C和高音的C卻不是同一個音,故依照國際規定,将大譜表中間那個C定名為C5,所以您可以從這裡知道,高音譜表下加一線的這個Do和低音譜表上加一線的Do(紅框内的音)其實是同一個音,我們稱之為『中央C』,其他音高的正式音名則以C5為準,往上為D5、E5、F5、G5、A5、B5、C6、D6、E6……依此類推,往下為B4、A4、G4、F4、E4、D4、C4、B3、A3、G3…這樣子您明白了嗎?不過因為這個音名系統不是很好記,所以一般我們用五線譜來表示音高會比較方便。至于簡譜的1代表的是C5,然後每次重複時則在數字的上方或下方點上一點。而對于唱名來說就無所謂,因為唱名是用唱的,所以和五線譜一樣,C6就唱高音,C5則是中央C,C4則是低音。
2.高音譜号:
将大譜表拆開,上半部即為高音譜表,為最常用的譜号,大部分的樂器都是用這個譜号
3.低音譜号:
大譜表的下半部,專門給低音樂器如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低音管、長号、低音号等樂器用的譜号,因為低音樂器的音域低,通常都在C5到C3之間,因此若用低音譜号來記譜,那C3的位置在下加二線,還不會用到太多加線來表示這個音,但若用高音譜号記譜,那就非常難記了
大譜表的下半部,專門給低音樂器如大提琴、低音大提琴、低音管、長号、低音号等樂器用的譜号,因為低音樂器的音域低,通常都在C5到C3之間,因此若用低音譜号來記譜,那C3的位置在下加二線,還不會用到太多加線來表示這個音,但若用高音譜号記譜,那就非常難記了
4.低音譜号:
較少見的譜号,現在還在用中音譜号的隻有中提琴這個樂器了,這個譜号的C5在第三線,對于向中提琴這種音域介于高音與低 音之間的樂器相當适合
未完待續…
轉載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