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4個月,忙着各種事情,很多好書在手邊,但是都什麼時間看,希望接下來的時間可以靜下心來多讀幾本。
這些書除了最後一本東野圭吾的小說,基本都寫過書評。不過,值得推薦的隻有這幾本:
《次第花開》
佛教的書籍,因為看到其他人在看這本書,所以翻看,吸收的最多有二分之一,不過依然覺得值得反複翻看,可以靜心。
認識到苦即是人生
寂天菩薩曾說:問題若有辦法解決,就不必擔心,若沒辦法解決,擔心也沒有用。
了解人生的無常就是常态,積極做好自己該做的事,坦然面對就好。
文中的“出離心”,在蔡康永的情商書,以及若幹心理學書籍中都提到過。放松,接納,抽離,反思,這會讓我們從低落迷茫,自愛自憐中走出來。
積極自律内心祥和
再積極的人難免會有一些負面想法,這很正常,覺察它的存在,接納,抽離,不讓自己沉浸在對人對事的無疑想象中。
自律不是壓抑情感,而是做個安靜的自己,不要因為自己不當行為給他人帶來傷害,當你對他人能有一顆慈悲心,計較變少,安甯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學會放下,簡單前行宗喀巴大師說過:唯有善良的心底裡能開出安樂的花朵。
當一個善良的人堅定而穩重,一旦開始修行,解脫便不遠了。
釋迦摩尼佛說:衆生皆具佛性,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不管是不是信仰佛教,真的可以了解一點,很可能會讓你的心獲得暫時的安樂,最終得到真正的解脫。
《内在療愈》
太多内心的毛病,小情緒的發作,需要自己有預料自己的能力。
正念思考嘗試接受自我
正念療法對于焦慮和抑郁效果都很好,也适于我們平時自己調整,其核心原則便是:我們要停下來并感受現實的生活。
學會傾聽和過去握手言和
接受自己的不足之處,便是為自己打開一扇新的大門,放下我執,保持放松狀态,更利于我們成長進步。
以他人為榜樣,而不受他人左右
作者給大家介紹了讓自己的精神生活豐富起來的幾個法則:
1定期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目标
2制定計劃并認真執行
3無論情緒如何,一到規定的時間,就要強迫自己去執行任務
4堅持自我管理,不斷重複上述操作
《你總是給自己添堵》
作者是日本著名公司的董事長,心理咨詢師,從事心理咨詢24年,出版過好幾部作品心理學作品。
抓住當下自我對話
時時自省,不斷覺察,經常抽離出來觀察自我,進行對話,問問自己怎麼了,為什麼這樣,就可以幫助自己平複心境,回歸現實。
想要努力要活得通透的人,都是一路自問自答成長起來的。認識自己的情緒,進而認識當下的自己,然後和自己握手言和,成為知己。
内心強大信任他人
排在信任他人之前的,就是足夠信任自己,因為把自己當一回事之後,你就會發現,别人怎樣想其實不是那麼重要,至少不會為此揪心。
一個自信的人更容易喚起他人的正能量,互動起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誤會。
關注自我練習表情
關注自我之後,就不會輕易被對方的反應擾亂心緒,這裡安利了一個有趣的方法,就是控制表情。
更重要的是,經過幾次有意識地表情嘗試後,你會意外地發現,自己的情緒沒有那麼容易動搖,隻要找到情緒動搖的原因,就能建立起自信,變得不再容易動搖了。
《沉默的病人》
《沉默的病人》将犯罪懸疑推理、家庭倫理和心理學完美結合,故事講述了,一對在外人看來恩愛的畫家夫妻,突然某一天,女人往丈夫臉上連開五槍後,便從此不再開口說話。之前準備畫展一直畫不出畫,事發後畫了一幅詭異的畫。
女主被收進精神診所,心理治療師西奧接到邀請,欣然前往希望通過治療,試圖打開女人沉默的死局。
故事描寫細膩生動,情節鋪設引人入勝,不到最後一刻,不要輕易下斷言,他給我們揭示了人性的複雜與險惡,開始覺得可能是好人,最後發現做了見不得光的都當,你以為的壞人,可能有善的一面。
從小獲得足夠的愛是幸福的保證
愛自己永遠要排在第一位
每個人最先處理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關系,把自己理順了,才能去處理好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的關系。
這兩個把配偶的愛當作救贖的人,最後把自己以及他人一起帶入萬劫不複的地獄。
《心》
稻盛和夫,是企業界的傳奇,稻盛和夫先生的理念在他的若幹本著作中都有體現,每一本書都值得年輕人反複學習,《心》作為《活法》一書的續篇于2019年在日本出版,這也是他的收官之作。
我們要始終保持保持謙虛之心,堅守感恩之心,秉承利他之心,增強反思之心
牢記初心即道心,道心即佛心,守好一顆心,當我們擁有幫助一切事物,向着更好的方向前進的願望,擁有幫助他人獲得幸福的美好心靈時,就與“宇宙之心”産生了協調和共鳴,也就自然能将事物導向更好的方向。
其他部分:
東野圭吾這本《無名之町》是最新一部,可是感覺有點碎碎念,比較拖沓,不夠緊湊。
《蛤蟆先生看心理醫生》同樣是很多人在推薦,就去看了,可能他的問題在我身上不存在,所以沒有太多共鳴。
昨天終于把作文書的第一本寫好交稿了,把拖欠了很久的書單總結出來,感覺真好。希望接下來6個月可以認真讀書,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