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學院學生簡曆
文學院學生簡曆
更新时间:2024-10-03 09:19:00

文學院學生簡曆(華商文學院)1

本期主持人

韓霁虹:太白文藝出版社總編輯

本期嘉賓

仵埂:西安音樂學院教授、著名文藝評論家

王鵬程: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

翟傳鵬:西安郵電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講師、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

範墩子:青年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陝西文學院簽約作家

文學院學生簡曆(華商文學院)2

嘉賓就茅盾文學獎說開去,品評中國當代文學發展 路潔 攝

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5部獲獎作品分别是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和李洱的《應物兄》(按得票數排序)。四年評選一次的茅盾文學獎,是以褒獎中國最優秀的長篇小說而創立,是中國文學界的最高榮譽之一。而陳彥的《主角》獲得茅盾文學獎,讓文學陝軍再次迎來高光時刻。華商文學院第三期,邀請來自文學創作、文學編輯、文學評論領域的嘉賓,從茅盾文學獎說開去,透視中國文學的傳承創新。

茅盾文學獎與當代文學面貌

年輕作家作品的“好讀”讓人驚喜

諸位嘉賓首先對本屆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發表了最真實的讀後感,韓霁虹認為徐則臣的《北上》展示了高超的駕馭能力,“《北上》通過曆史和當下時空交錯,打通了中西古今,藝術駕馭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都非常高級”。翟傳鵬則認為獲獎作品各有特色,但也在不同方面各有所長,“《北上》以叙事取勝,《主角》故事性更強,借助人物成長過程回溯戲劇發展史;李洱《應物兄》切入的點比較好,它是關乎當下的;梁曉聲則延續了他最擅長的知青叙事,講述知青們成長的過程。可以說是各有各的特點,但都緊扣當下社會大家關心的問題,充分展現了茅盾文學獎的導向。”

本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有一個特點,就是“四世同堂”,有1929年出生的徐懷中,1949年出生的梁曉聲,陳彥和李洱是60後,徐則臣出生于1978年,可以說老中青作家都涵蓋其中。韓霁虹認為這很好地彰顯了茅盾文學獎的包容性。而最年輕的徐則臣身上所展示的年輕作家作品的“好讀”獲得了所有嘉賓的一緻認可。仵埂認為這是年輕一代作家的顯著特點:“過去我們的文學作品,過多講究了宏大叙事,而忽略了閱讀快感。畢竟文學作品有寓教于樂的意義,一部作品必須讓人有興趣看下去,好讀很重要,因為再宏大的叙事,讓人看不進去不行。我覺得現在年輕作家的作品,就更加有趣好讀,年輕作家的畫面感、叙事角度有他們的追求和想法,或者是時代帶來了創作心理發生變化。徐則臣的《北上》就既好讀,又寫了一個大主題,文化主題特别深厚,又是時空交錯。尤其清代末期的那一段我特别愛讀。”韓霁虹也表示:“陝西文學或者說現當代文學作品一直都是很結實,講究宏觀叙事,但缺少了靈動有趣。年輕作家的豐富性多元性,就顯得不那麼悶了。”

年輕作家作品的“好讀”性受到前輩的肯定,年輕作家也羨慕前輩們作品中反映出的宏大時代感,範墩子就說:“傳統作家的作品更宏大複雜也更有民族氣息,是能從内在打動你的東西。陝西作家和南方江南作家有明顯差别,可能地域特色牽絆了文學發展,但年輕人追求先鋒的同時,也丢失了某種傳統的古樸的東西。很多年輕作家的作品很酷很炫技,但回歸到寫作對于時代精神的表達上,還是傳統的現實主義更好。”

文學院學生簡曆(華商文學院)3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徐則臣的《北上》

文學院學生簡曆(華商文學院)4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徐懷中的《牽風記》

茅盾文學獎與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源源不斷的河流,也是有待翻越的大山

今年陝籍作家陳彥的作品《主角》獲得茅盾文學獎,讓文學陝軍的名号又叫響了一次,可以說家鄉是每位作家的文學根據地,而陝西這片根據地尤為耀眼,對于陝西文學的深厚基因,各位嘉賓也展開讨論。

韓霁虹說,陝西的文學傳承和地域文化認知,對陝西文學的發展有很大的意義:“陝西的地域傳承對陝西作家來說很幸運,我的好朋友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方方就曾經給我說,當作家在陝西太幸福了。在廣州,你說你是一個作家,可能很好笑,但在陝西說‘我是作家’,是一件很驕傲的事情。地域文化的認知對陝西文學的發展有不同的意義。”

仵埂則從曆史角度分析了陝西成為文學大省的原因:“你在陝西打車,和司機攀談,大家肯定都知道賈平凹、陳忠實。而在北京問王蒙、在上海問王安憶,可能沒有這麼大的認知度。陝西這片土地對文化是熱愛的,對文化人是敬重的,這釀造了獨特的陝西文化。這才能讓寫作大軍源源不斷地湧現,厚重的推力會把這些挑尖的人才推出來。第二,陝西地域文化傳承有一個淵源。在現代文學範疇,陝西文學是沒有什麼影響力的,但當代文學卻一下子起來了,這和延安根據地的建立有關,柳青、杜鵬程、胡采、李若冰等一批作家讓陝西文學種下了種子,形成了‘勢’。後來陝西文學的主要人物像賈平凹、陳忠實等,都認為上一代作家對他們構成了深刻的影響,陳忠實就曾經聽柳青作報告。大師在天邊和大師在身邊所構成的那種動力和學習力量是不同的。這一點在陝西作家在文學創作的選材、風格上都表現得很明顯,他們都選擇了史詩性,擁有厚重的曆史感、和時代共振的題材,這和江南作家的取材決不相同,這就是地域的傳承。”

但地域文化的傳承,一定程度上也成為陝西文學難以逾越的大山。翟傳鵬表示:“陝西文學曆史悠遠,這一方面是資源,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負擔。尤其對于年輕作家而言,面臨着大傳統、小傳統,背景和資源轉換的問題。比如題材的選擇,年輕作家寫新鮮的城市生活寫得少,但寫鄉土能寫過前輩嗎?”仵埂贊同都市化寫作對于陝西作家而言是很關鍵的轉型,“當代生活的主流是都市化進程。我看到陝西很多70年代的作家,他們成長在城市裡,但寫作的時候,還是有意識地寫鄉土題材。我也問過他們,對都市生活這麼熟悉,為什麼要寫農村?他們說因為農村題材厚重、城裡的生活膚淺。但我發現80後作家寫都市的就多了,因為他們的生活和寫作的場域發生變化了。”

然而成長于都市的年輕作家,在都市題材寫作上也存在困惑,90後作家範墩子表示,城市化進程很短暫,對于作家而言,還難以形成寫作的土壤,“中國青年作家面臨的普遍問題是城市文明很短暫,因為城市化的進程才幾十年。我們經常開玩笑說,城裡住的都是鄉下作家。陝西的大作家為什麼那個時代能出類拔萃?同期其他地域的作家寫鄉鎮可能提到現代化的東西,但并不成熟。陝西農村相對封閉,我們的鄉村文明就很娴熟,這對作家的寫作是很有利的。整個中國城市文明最成熟的是上海,所以上海作家就能很自然地寫出帶着咖啡味的小說。其他一些地域的作家刻意去寫城市反而很糟糕,沒有美感。”

對于寫作題材轉型的困擾,王鵬程認為,無論是農村題材也好、都市題材也罷,怎麼寫更重要,但他也指出方言寫作可能遇到的問題,“陝西的農耕題材、現實主義和方言寫作,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問題,因為語言體現的是你的思維。陝西作家為啥沒有寫現代都市生活的?因為他們沒有對現代生活的認識,沒有形成現代化的市民生活。用現代的眼光去寫農村,要重視陝西的文學傳承,也要跳出來。”韓霁虹也表示,作家就算逃脫不了地域色彩,但也要跳出地域文化來寫,“這樣才能寫出更好、更高級的作品。”

文學院學生簡曆(華商文學院)5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陳彥的《主角》

文學院學生簡曆(華商文學院)6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李洱的《主角》

文學院學生簡曆(華商文學院)7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 梁曉聲的《人世間》

茅盾文學獎與文學創新

文學創新更多的是認識創新、文化創新

文學的傳承與創新是一個理論問題,也是一個曆史問題。中國文學發展,從詩詞歌賦到話本、雜劇、小說,是一個不斷創新變化的過程。而單就小說而言,還要在叙事上與讀者心理期待賽跑。參與讨論的嘉賓一緻認為,能讓人讀下去的好故事是對優秀小說的基本要求,還需要嶄新的人物呈現,以及作家用自己的思想、人生觀、價值觀判斷人生,引領精神。

韓霁虹以自己在出版社多年的編輯經驗來說,現在看書稿越來越痛苦,“當代大部分小說作品,有很多是平庸、膚淺、同質化的,很多小說故事都講不好。對作家要有使命要求、美學要求,需要在認知、文化上創新。”

當下時代,社會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人們生活的變化是迅猛而瑣碎的。鮮活的經驗如何進入文學,這也是文學有沒有新意的關鍵點。翟傳鵬說:“上世紀80年代末形式主義當道,90年代複歸現實主義,在技巧上前人探讨很多。現在我們的生活變化是漸變的,并沒有激烈沖突、鬥争,導緻的結果是沒有能激蕩時代的作品出現。茅盾文學獎多年來似乎沒有太多變化,江南的精緻與北方的粗犷一直沒有改變。我們每天生活的變化帶來新鮮經驗如何進入文學?什麼經驗能夠羽化生成為文學?現在沒有能夠把一地雞毛升華為超拔時代的東西。”

思想力量是統攝材料結構作品的核心,文藝評論家仵埂捕捉到一些作家在思想上的迷茫狀态,他說:“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在文學的主流價值,到2000年之後有一個變化,什麼是讀者喜歡的?文學旗幟往哪個方向引領?許多作家感到迷茫,找不到精神旗幟。于是一地雞毛用什麼統攝?思想力量不存在,就無法結構作品。擺在年輕作家面前的是現代性。傳統精神有和現代性吻合的,也有和現代性沖突的,你怎麼去解決它?對當代年輕作家提出的要求是,必須在當下生活中尋找高揚的精神。我理解這應該是通向未來的東西,它關照當下生活,對當下生活有一種照亮。哪怕你寫感知到生活的困境,比如分裂感,就是有一種思考。”

在各種文本都被前輩嘗試之後,年輕作家的創新從文本轉向對人性的深入挖掘,青年作家範墩子說:“作家的創新,尤其是青年作家,要盡最大的可能發現文學的現代性。不是狹義的先鋒主義或者現代派,放大人性的各種可能性,本來就是創新。為什麼現在很多作品讀不下去?因為作家沒有一雙冷眼,去思考人在當下城市化進程中撕裂的感覺。我們所面臨的鄉村文明,和賈平凹面臨的是不一樣的,年輕人可以寫出現代性,寫出城市化進程中鄉村文明的淪落、喪失。作家的眼睛要發現不一樣的地方。”

對文學發展不可避免遭遇的現代主義,文學評論家也有着相當的警惕,王鵬程說:“現代主義有時候會帶來負面情緒,大家都寫絕望孤獨,但我們在生活中看到很多美好、溫暖的東西支撐着我們。比如很多人描寫農民工生存艱難,但好多農民工可能沒有失敗感,隻是觀察角度不同而已。還有一些人寫到農民會說他們講粗話,這不能一概而論,很多農民比城裡人有教養。寫作品要有大量事實支撐的。一些作品沒有宏大叙事,從小處入手,但作品從文化、宗教等層面有着多種解讀的可能,不失為好作品。從與外國文學的比較來看,為什麼我們的很多作品看不下去,而外國文學能讀進去?這中間有一種陌生化審美。所有創新就是陌生化的個人經驗。文學創新,更多的是認識上的創新。”

韓霁虹對本期華商文學院幾位嘉賓的思想碰撞總結道:“當下,世界文學創作、評論多元化,不同文學觀念、不同認知對文學的理解有所不同。一個文學獎也是見仁見智,因為每個人對好作品的标準不同。文學關注的是世道人心。真正好的作品不是評出來的,是讀者讀出來的,隻有讀者的肯定才能檢驗是不是好的作品。經得起曆史和時間考驗的才是好作品。祝福那些孤獨、寂寞、苦苦探尋的寫作者。”

(嘉賓發言僅代表個人觀點,與本欄目立場無關)

文學院學生簡曆(華商文學院)8

特别鳴謝柒茶書裡場地支持

本期責任編輯/路潔

本期内容采寫/路潔 羅媛媛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屬猴的永久幸運顔色
屬猴的永久幸運顔色
屬猴的永久幸運顔色?屬猴的永久幸運顔色:不同年份出生的屬猴人其幸運顔色也不同比如說戊申年即1968年出生的屬猴人為土猴,火能生土,所以土猴對應的幸運色為紅色、紫色等等庚申年即1980年出生的屬猴人為木猴,水能生木,所以木猴對應的幸運色為黑色...
2024-10-03
我的莫格利男孩高婕扮演者
我的莫格利男孩高婕扮演者
我的莫格利男孩高婕扮演者?《我的莫格利男孩》裡的高婕的飾演者是陳雅麗,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我的莫格利男孩高婕扮演者?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我的莫格利男孩高婕扮演者《我的莫格利男孩》裡的高婕的飾演者是陳雅麗。陳雅麗,中國香港人...
2024-10-03
橐籥是什麼意思
橐籥是什麼意思
橐籥是什麼意思?橐籥(tuóyuè),亦作橐爚,指的是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吹火的裝置,此喻肺主氣,司呼吸,調節氣機的功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橐籥是什麼意思?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橐籥是什麼意思橐籥(tuóyuè),亦作橐爚,指的是古代冶...
2024-10-03
聯考分數怎麼算
聯考分數怎麼算
聯考分數怎麼算?聯考錄取總成績=初試總成績×初試成績權重+複試總成績×複試成績權重(複試總成績=專業課筆試成績×筆試權重+綜合面試成績×面試權重+外語聽說能力成績×外語成績權重),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聯考分數怎麼算?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
2024-10-03
世間安得雙全法原文
世間安得雙全法原文
世間安得雙全法原文?美人不是母胎生,應是桃花樹長成,已恨桃花容易落,落花比汝尚多情靜時修止動修觀,曆曆情人挂目前,若将此心以學道,即生成佛有何難?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不觀生滅與無常,但逐輪回向死亡,...
2024-10-03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