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講一個大家都比較在意的問題,就是說,提分手的那一方是真的不愛你了嗎?他為什麼要分手?他為什麼要讓他自己和你都那麼痛苦?
那麼我們先來說幾種分手的情況。
第一種,也就是你們經常經常認為的一種就是覺得對方不喜歡你了。
第二種,是因為吵架吵的實在受不了,對方心态崩潰,情緒崩了,沒有辦法,才跟你提的分手。
第三呢,就是對方特别想希望你能改變一些,比如說你自己的一些毛病。但是呢,你沒有改變,對方沒有辦法,隻能出此下策,和你去分手,希望通過這個方式來改變你。
第四種情況,就是“惱羞成怒”,比方說他在這段關系裡面,付出了很多,遠遠超過你,但是還是無法令你滿意。你總是能對他挑三揀四,總是挑剔出一大堆的毛病,他忍耐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會惱羞成怒提出分手。
這是幾點分開的理由,不過通常來說,大約有六成人,會認為肯定對方不愛了才跟自己分手。其實這隻是你們逃避自己的過錯的一種借口和理由,用這種方式,把責任推到對方身上。你不想為這段感情付出一點責任,在你的意識裡,對方是渣男渣女,你沒有任何不足之處。
将責任和過錯完全推卸到對方身上,讓你感覺到舒服一點。
然後就覺得他不愛你了,你也控制不了,你也沒有辦法挽回,那麼就算了吧這段感情就這樣結束吧。
其實你完全成了一個十足的逃避者,逃避在這段關系中你的過錯你的責任。如果你能意識到你自己的過錯,你也不會輕易說出對方不愛你了的話。
有時候在婚姻也好戀愛也好,往往情緒最激動的那一方,就是在這段關系裡被壓抑最久的那一方。他總是在這段關系裡面,感覺到自己沒有辦法被理解,沒有辦法被接納。所以說他不得已隻能通過分手來發洩自己的不滿。
那麼他發洩不滿的時候,你卻隻在推卸責任,認定是他不愛你了。因為其實在對方心裡,他是無可奈何,忍受不了了才跟你提的分手,但是到你嘴裡,就變成你有理,他不占理了,那麼他最後隻能逃避痛苦。要知道提分手這件事情,痛苦的不隻是你,他也痛苦。然後你又選擇這樣的一種反抗式的方式回應他,那麼他積累已久的委屈無處發洩,他隻會去逃避,完全屏蔽掉你和這段關系。
愛分為很多種,兩個人打的熱火朝天的激情是愛,依賴感也是愛呀。對方已經習慣了你的存在,哪怕是就像左手摸右手一樣,那也是愛的一種組成形式。既然依賴也是,那麼你們相處這麼久,怎麼會存在不愛的情況呢?
很明顯,就是你在逃避。很多人都會發現,分手有一段時間,對方就是用來發洩情緒的,發洩這麼久以來對你的不滿。他發現的時候,他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可能是指責你,可能是逃避你,可能是讓你痛苦,也可能是拒絕你。那種感覺就是四個字,揚眉吐氣。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有一個詞叫做官逼民反,一段感情當中,你就是那個管他的那個官,人家最後跟你提了分手,其實就是要反抗你了而已。這個時候,他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反抗你。到了這個時候,難道你還要選擇去對抗嗎?等你把最後的一絲擔責任的機會就磨滅的話,那你們這段感情是真正的結束了。
殺死真的感情的真的不是他,是你漸漸地,他發現你根本沒有辦法改變,一如既往地自私和固執,聽不進去别人說的話。那麼他就會慢慢放下這種感情,時間也會因人而異。
有的人很快四、五個月,有的人慢可能一兩年都放不下。但是,你們倆如果曾經相處過幾年,有過這個情感的慣性,那麼讓他放下,其實也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他表現的簡單,事實并不是這樣的,其實因為他純屬在發洩,發洩的方式不同而已。
所以說不要對方在分手之後,對你說了什麼難聽的話,做了什麼過分的舉動,你就無法接受了。當初讓人家不舒服,挑剔不滿意的時候,你怎麼沒有想到你現在也會這麼不舒服呢?本身隻是積壓着一點小的東西,但是漸漸地加多了,滾多了,就成了一個大雪球。所以說這一段親密關系當中,我們都到這個時候了,不要動不動就把責任推到别人身上去。可能你覺得,過了這一個坎就好了,談下一段戀愛就會好的。
姑娘,不是這樣的,雖然情感世界裡面有是兩個人,其實呢隻是你一個人。你自己就是一個世界,你沒有辦法和這個世界裡的自己相處好了,你就沒有辦法走出去。任何關系到最後都是你為我負責,我為你負責。你永遠不讓别人,你永遠覺得錯都在對方,你永遠不會像一個承擔者去承擔,你覺得下一段感情會有質的改變嗎?不會的,有些東西就是在輪回,親密關系就是在輪回。
其實你是很幸運的,我說的幸運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當你看到我說的這些東西的時候,你已經有彌補的意識了。
因為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絕對的好與不好,也沒有什麼絕對的合适與不合适。分手了,就把所有的一些責任都推到對方身上,讓對方去承擔。最後像自己像沒事人一樣,然後再找下一任,隻不過是讓曆史去重演而已。
而曆史的重演,不過就是時間的輪回啊。再過幾年,同樣的事情還會發生,同樣的話,還會跟我再說一遍,因為他們永遠沒有在一段關系裡面學會長大。
而我們不一樣,就是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你有沒有意識過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說這個卡你過了這個問題你解決了,你就長大了,哪怕是你最後沒有挽回,但是你長大了。你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社會,以及怎麼樣去處理各種各樣的關系了。
不光是親密關系,親密關系隻是所有關系中的其中的一種。當你處理好這件事情的時候,你的心智得到了成熟和圓滿的時候,你會覺得其他的關系你也會處理的。
比如說有的女孩兒非常的任性,自我意識特别強。當經曆過這一次挽回之後,就會知道其實很多時候,你都應該照顧别人的感受,而不應該隻顧自己的感受。知道應該怎麼樣去和朋友相處,怎麼樣去化利自己的邊界,怎麼樣去在人際關系當中,在自己的圈子裡面去立自己的框架,知道自己怎麼樣去跟敵人相處,知道怎麼樣去跟小人相處等各種關系,可能都會處理好。
所以說不是所有人都能處理好親密關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處理好和身邊人的關系的。對很多人來說,成長都是帶着傷痛成長起來的,你也是,他也是。我們在小的時候,很多東西可能都沒有被滿足,我們可能缺少愛,缺少肯定,缺少關注,缺少自由等等。我們缺少了這些東西,在我們小時候缺少了。然後随着我們慢慢長大,成人我們并沒有回不回來,對并沒有得到,而是我們學會了隐藏。
那麼就是帶着傷痛的兩個人,學着隐藏的兩個人,在一起了之後,你覺得會發生什麼呢。當度過激情期之後,進入磨合期之後,必然會伴随着一個安全感的不足,或者是情感的一些缺失,甚至用吵架這種敵對的或者冷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所有這些的發生,其實都來源于對方并不是一個完整健康的人格。然而你也不是,但是你們倆在一起了。這樣必然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你來看這篇文章的時候,我覺得就很幸運,因為你意識到了你不完整,也不完美。這是對你來說,是人生當中的一個坎。要是把這個事情解決了,之後會處理好任何關系,親密關系,戀愛關系,婚姻關系,婆媳關系,朋友關系等等,各種關系都會處理好。
但如果這個坎你不想過,你把這個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别人身上,不承擔這個責任,還覺得特别開心,你永遠都長大不了,你将永遠帶着這個傷痛走下去。等到再遇到一個不完美的人格的時候,你會發現,事情怎麼又一次重演了,本質其實就是你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來自于你,而不是他人。
你的世界裡隻有你自己沒有别人,你做這件事情的目的,為的是你自己。去度過人生當中的一個必經之路吧。因為你幹什麼都脫離不了關系兩個字,你隻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你必然會接觸親密關系,朋友也是親密關系,父母也是親密關系。如果你過不了這個坎,你在很多關系上的處理上,你都會出現問題,這是一系列的,這根本就不可能單獨拿出來說。
回避依戀人格
除了這個之外呢,來講講兩種人格。大家可以對号入座參考一下。
一種是回避依戀型。很多問題的發生,都是因為回避依戀。
回避依戀在人群當中所占的比例其實特别大。這類人在面對自己所愛的人的時候,喜歡的越深,心裡就會越恐懼,越害怕自己被抛棄,就是他自己就認為,我應該是被抛棄的。他這個潛意識裡面,就覺得自己該被抛棄,所以說他會産生很強的恐懼感。他會覺得,你說你愛我,你是真的愛我嗎?你這句話是不是在騙我,我太愛你了,太在乎你,所以我根本沒有辦法面對要失去你的這種将來的這種危機。
所以說與其我在這種危機裡頭,天天惴惴不安,那不如我直接把危機解除,他們解除的方式就是什麼方式,就是跟你分手。不是因為不愛了,恰恰是因為他太愛你了,所以特别在乎,覺得自己早晚會被抛棄。
他覺得你什麼都好,什麼都好于他,那麼他就覺得自己早晚會被抛棄,與其說以後受傷痛說的很大,不如說他做這個掌控者。他把這段關系先斬斷了,他會覺得舒服一點。
你會覺得這種人很奇怪,但這種人恰恰就是如此。所以說有的時候,他抛棄你,跟你說分手,不一定就是說受不了你作,受不到你鬧,或者是對你發洩,可能是别的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比如說我說的這個回避依戀。
就是因為愛你,所以說跟你分手也是可以成立的。這類人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早年的一個成長的經曆當中,他們有被父母抛棄的一種體驗,而這個體驗就是不一定是真實的發生的。就比如說,爸爸媽媽可能是工作比較忙的時候,經常不在家,或者是爺爺奶奶撫養他長大的,爸爸媽媽可能是在外面打工,定期見一次面。再或者更小的一件事,幼兒園的時候,别的小朋友都被接走了,而他總是天黑了之後才趕到。
其實對于一個小孩子來講,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他完全是要依賴父母生存的,所以說,他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不在就會給這個孩子的内心帶來一個強烈的恐懼,在他的感受之中,他會覺得把父母這種暫時的離去,看做一種抛棄。
他就會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要被抛棄了。而這種感覺對他來說非常的傷痛,這種傷痛會随着他長大慢慢的加深,他不會消失,而是加深,但是他不會表現。所以說我們人長大,我們學會了欺騙,學會了掩飾,學會了包裝。那麼這種傷痛一直在,隻不過說被隐晦的給包裝起來了。
當他進入到一段親密關系的時候,那種之前的體驗被自己親密的人抛棄的那種感覺,就會被再度的喚醒,當他無法承受對抛棄的恐懼,他就會選擇非常突然的離開。就是這種主動的放手,掌控權是在他手裡的,他就把這個主動權用起來了。先抛棄這段關系的,其實就避免了一些痛苦,他心裡就會就會覺得好受一些。
自我意識太強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自我意識感太強了。比如說小時候父母都在身邊,你餓的時候,媽媽會先去喂你,你無聊的時候,你的爺爺奶奶陪你玩。總有人來關心你照顧你,因為你是小孩子,這個時候你會覺得你是世界的中心,你掌控着别人的一切,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當一個孩子在小時候覺得,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等他慢慢長大,他依然會有這種原始的本能存在。可能他過的比較順利,求學的時候比較順利,沒有遇到什麼打壓,上半生過的都很順利,那麼他就會覺得我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
當你在親密關系當中,你沒有滿足他的預期,讓他失去了這種像神一樣的權能感,他就會感覺到氣憤。他覺得别人都在寵着我,别人都在應着我的需求,為什麼在親密關系當中你不能這樣,他會用很多的框框架架去框住你。但是你還是不滿足他的預期,那麼他就說我們分手吧。
其實對他來說,這種分手的傷害,也是同樣的力度,但是他為什麼還是選擇分手,因為全能感是他從小到大習慣的一種感覺。如果在一段親密關系當中,你破壞了他的全能感,他會覺得特别不适。
我們通常把這種人稱之為:他比較自私。但是呢,他不是那種骨子裡的自私。說白了就是小時候被家裡人慣壞了。
而你這個時候需要去提醒他就可以了,告訴他真正的戀愛是應該是什麼狀态的。不是說所有人都要迎合着你的,就是說有的時候預期和現實就是不一樣的,你要慢慢的讓他去接受這個現實,其實他也會和你複合的。
所以說沒有達到對方的預期,對方自我意識過強,可能也是他跟你分手的一個理由。但是這個理由成立,但并不是不能解決。這個人他不一定不善良,隻不過說我們俗稱他被慣壞了而已。這一點呢,也是一個分手的主要的原因。
接受陰影人格
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對方為什麼和我們分手。核心的點在于找到根源,去解決。也就是說我們做一件事情也好,去挽回一個人也好,去修複感情也好,我們都要有一個目标感。這是一個正确的認知和思路。而不是說想盡一切方法,小心思,一些歪腦筋,然後就想着要趕快把對方拽回來。
這并不是成熟的挽回一個操作流程。去修複這個關系的時候,你先要去了解清楚這件事情我到底為什麼會發生,發生了之後,我做錯了哪些部分,那麼他做錯了哪些部分?那麼這件事情我該怎麼去解決。這是一個理智的成熟的成年人,該去想的一個思路。
那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學着接受别人的愛,以及去懂得如何去愛别人呢?
那麼我們就要學着接受對方的一個人格,還有他人格當中的陰影。這是你處理關系處理親密關系一個必經的道路。
首先,你要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
比如說在一段關系當中,你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你是打開的狀态還是壓抑的狀态,你是無話不談的還是緘默不語的。還有在一段關系當中,你覺得你是打開的,無話不談的,就說明你在這段關系當中呢,你是自在舒服的狀态,你不用顧慮太多,不需要帶上面具。你呈現出來就是最真實的自己。
如果不是,在親密關系當中,你郁悶壓抑沉默。那麼你肯定在這段關系裡面也不開心,那麼這就不是你想要的親密關系,我們沒有誰願意處在一段讓我們不舒服的關系當中。舒舒服服的戀愛是他所想的,也是你所想的。
所以說有時候,跟你分手,沒有什麼太多的一個理由。在這段關系當中,人家郁悶久了,就覺得想要得到釋放一下,就跟你分手,釋放一下自己,情有可原。作為一個有人生閱曆的人來講的話,你要知道一輩子這麼長,你偶爾讓人家出去放放風,灑脫灑脫是應該的。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的話,你會很累,你就想抓着一把沙子一樣抓的越緊,流失的越快。張弛有度的去控制一段親密關系,是最好的狀态。
第二點,就是你要有能力去接納别人的陰影的人格。
什麼叫陰影的人格,就是在我們年幼的時候,沒有被滿足的部分,比方說沒有足夠的安全感,沒有獲得足夠的愛。所以說這個時候我們表現的狀态就是,情緒不穩定,特别愛哭,特别脆弱,或者是自尊心過強等。這都是一些人格的一些不太好的部分。那麼我們想進入一段親密關系裡面,我們先要接納自己這部分的陰影人格。我們也要接納對方的這部分的陰影人格,它是背光的,它是陰暗的,它是躲在角落裡的。所以說這需要你去接納,接納自己也接納對方。
總之,當你渴望與你的對象建立一個深度連接的時候,比起挽回來說,你先要學會理解他,理解他為什麼跟你分手,然後呢,學會接受他陰影的那一部分,然後學會調整自己。
承接住對方的陰影,對方才能夠以比較真實,比較舒服的狀态和你交流和溝通。大家都不要去帶着面具去跟自己的伴侶在一起。表面上看起來很好,實際上,你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精神層面的交流,這種關系是脆弱的,你如果接受不了對方的一些陰影的人格,對方自然就會隐藏掉自己自己的一部分。就是說他給你展現的一部分,一定是不完整的。
那麼這段戀愛一定會出現問題。哪怕是結婚了,可能伴随的都是一種離婚,因為問題隻要發生了,它就會被隐藏,隐藏了又會被積累,積累了又會被放大,放大了之後就會爆發,這是一系列的事情。所以說,在一段親密關系裡面,重要的是自己。重要的是什麼?自己的想法和認知,還有你想去解決的事情是怎樣的,而不在于對方。
整天盯着對方的一舉一動,沒有意義。對方現在對你所有的不好,都是你過去的所作所為導緻的。
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做好事、說好話,你把過去的自己改變掉,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夠接納别人陰影,和容納别人不足的人的時候,那麼對方也會學着接納你的。這是一個你先改變,然後對方才能改變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