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的首席執行官此前表态,德國将難以避免經濟衰退。作為歐洲的經濟發動機,經濟是德國最擅長的領域,同時也是德國能夠成為歐盟領導者的核心競争力,如果德國在經濟方面的優勢都沒有了,德國對盟友的影響力也将大打折扣。
而現在德國面臨的問題,不隻是衰退那麼簡單,作為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德國很可能成為歐盟的短闆。
眼下,德國國内的通脹率達到了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還曾出現過貿易逆差,這也是數十年以來的第一次,上一次發生這種事,還是在兩德統一之前。
該現象讓德國上下都繃不住了,因為德國的經濟發展非常依賴貿易順差,即出口額大于進口額,德國現在卻出現了貿易逆差,并且幅度還不小,單月就達到了10億歐元。
之所以會出現貿易逆差,主要是因為進口額激增和出口額下降。德國出口額下降得并不是很多,但是進口額卻提高了很多。這正是症結所在,進口額提高本身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德國的情況很特殊。德國并沒有多買什麼東西,進口商品的數量浮動并不大,主要是價格提高了。
石油、天然氣甚至是煤炭,可以說但凡能夠發電的燃料,價格都提高了,德國為了維持工業運轉,不得不硬着頭皮進口高價能源,結果直接買出了貿易逆差。
這又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能源價格飙升導緻電價飙升,電價高了,生産成本就高了,成本高了,商品的定價也得提高,定價高了,生産出來的東西就不好賣了,導緻出口額縮水。
現在德國企業面臨着非常艱難的抉擇,要麼自己承擔高昂的電價,減小利潤保住市場,要讓買家承擔提高的成本,銷量勢必會大打折扣。不管選擇哪一個,賺到的錢都會減少,賺錢少了就得想辦法從其他地方降低成本,比如說,減少研發的投入,裁員等。
這又會生出一連串的問題,減少工作崗位,将導緻大量人員失業,本來生活成本就很高了,再失業了,必将引發社會問題。
如果減少研發投入,短期内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不利于長期競争,一旦技術落後了,企業想做下去就更難了。
而在歐盟層面,預計德國今年将會成為拖後腿般的存在,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預估德國2023年經濟增長率為0.8%。而歐盟委員會預估歐盟本年度的經濟增長率能達到2.7%。本來歐盟的經濟增長都是靠着德國帶頭的,現在德國卻成了差生。這勢必會對德國在歐盟的影響力、話語權造成沖擊。
德國淪落至此,并沒有花費多長時間,在朔爾茨上任之前,德國的經濟形勢不好,但是也沒有到衰落的地步。而在朔爾茨上任之後,還不到一年時間,德國就被玩壞了,把默克爾留下的遺産敗了七七八八。
要說默克爾已經把路鋪得足夠好了,跟俄羅斯擴大能源合作,跟中國擴大貿易合作,讓德國成為了歐盟的能源中心、經濟中心,是主心骨般的存在。朔爾茨隻要沿着這條路走下去,德國就能保持自己的強勢地位。
然而,朔爾茨卻選擇了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一方面,積極同俄羅斯能源脫鈎,在經濟已經崩了的情況下還不回頭;另一方面,還在叫嚣減少對華依賴,要同中國脫鈎。幾乎是一瞬間,就讓德國喪失了兩大核心優勢。
對于一個軍力發展受限的國家來說,如果喪失了經濟優勢,甚至淪為了拖後腿般的存在,還談何領導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