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安徒生童話人物?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和《紅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緻敬,并被高度贊揚為給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他的童話故事還激發了大量電影、舞台劇、芭蕾舞劇以及電影動畫的制作,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丹麥安徒生童話人物?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丹麥安徒生童話人物
漢斯·克裡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他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有《小錫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和《紅鞋》等。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緻敬,并被高度贊揚為給全歐洲的一代孩子帶來了歡樂。他的作品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成千上萬冊童話書在全球陸續發行出版。他的童話故事還激發了大量電影、舞台劇、芭蕾舞劇以及電影動畫的制作。
1819年,敏感的安徒生已經14歲時,他作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離開家鄉,去闖闖外面的大世界。
這個時候,他還不是那個聲名遠播的大人物,他隻是一個在當時偏遠、閉塞小城中艱難過活的孩子,一個有着複雜、混亂的家族血緣的自卑的孩子;一個有着瘋瘋癫癫的祖父的孩子;一個誠惶誠恐、生怕自己也會有一天發瘋的孩子。他同那些出身好的孩子一樣渴望關注、渴望富有、渴望成名,因此,他選擇了離開。
他決定去哥本哈根碰碰運氣,說不定能在那裡找份演戲的工作,一方面可以養活自己,另一方面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完全沒有料到這條路是多麼艱辛。
他到了哥本哈根後,就為自己設定好了一個目标:那就是進入皇家劇院。
因為在哥本哈根一個人也不認識,安徒生隻能挨家挨戶地去敲門。受到無數拒絕後,他來到了丹麥皇家唱詩班學校校長朱瑟貝?斯伯尼的家門口。安徒生的遭遇,讓本身也是窮苦出身的斯伯尼深表同情。斯伯尼很快籌了一筆錢,為安徒生租了一間便宜的房子,安排他在皇家劇院裡做學徒。
就這樣,安徒生開始了自己全新的生活。白天,他在皇家劇院裡遊蕩,在他身邊出沒的都是丹麥黃金時期最著名的演員。晚上,他則回到自己肮髒、簡陋的小屋子裡。那段時間,安徒生依然常常忍饑挨餓,用自己少得可憐的錢買些書看。
在接下去的3年時間裡,安徒生堅定地朝着自己的“演藝生涯”邁進。然而,不幸的時刻終于還是來到了。17歲那年,開始變聲的安徒生再也沒有了“夜莺般”的嗓音,他笨拙的體形也不适合跳芭蕾。安徒生被告知:他在舞台上不會有任何前途。
既然無緣表演生涯,安徒生開始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其他才華上:他決心成為一位劇作家。安徒生的第二部劇本引起了皇家劇院财政主官喬納森?柯林的注意,後者為他安排了一個由丹麥國王資助的獎學金。
安徒生被送到哥本哈根城外一所語法學校去上學。這所學校對安徒生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噩夢,同學都比安徒生小六七歲,而在基礎教育上安徒生卻遠遠落後于他們。安徒生的校長是一個喜歡諷刺、羞辱和恐吓學生的人,對喜愛幻想的安徒生尤其看不慣。校長禁止安徒生進行任何創造性的活動,他要讓安徒生明白,卑微的出身注定他的地位永遠都是低下的。
1826年,21歲的安徒生寫下了名為《垂死的孩子》的詩。盡管這首詩後來成為19世紀最著名的詩歌之一,但安徒生的校長當時卻把這首詩稱為“垃圾”,并開始對安徒生進行更加狠毒的虐待。最後,一位老師對安徒生所受的虐待實在看不下去,徑直告訴了喬納森?柯林,柯林将安徒生接出了學校,在私人家庭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盡管柯林一家一直慷慨地幫助安徒生,但他們卻提醒安徒生,他永遠都不是他們中的一員。後來在安徒生心中,即使自己已經聞名全世界,他依然是那個“鞋匠的兒子”,那個“來自歐登塞、接受皇家劇院施舍的男孩”,和那個“把鼻子貼在有錢人家玻璃窗外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
兩年後,安徒生出版了第一部作品長篇幻想遊記《阿爾格島漫遊記》,該著出版後,獲得了業界的肯定。一向以嚴厲著稱的評論家海堡認為作者具有“毋庸置疑的才華”。同年,安徒生又創作了輕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該劇寫成後,同樣獲得了肯定――皇家劇院接受了該劇并進行了公演。當觀衆的喝彩聲陣陣響起,靜坐在劇場一角的安徒生忍不住淚流滿面――曾幾何時,正是在同一家劇院中,他曾受到無情的嘲笑和尖酸的諷刺,而今天,他成功了,他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了。
如果說,遊記《阿爾格島漫遊記》的出版、劇本《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的公演還隻是一位文學青年的才華初試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創作,則全面顯示了安徒生作為一位優秀作家的素質。
接下來的幾年内,安徒生出版了詩集《幻想與速寫》(1831)、《一年的十二個月》(1832),遊記《旅行剪影》(1831),劇本《亞格涅特的水神》(1834),評論集《丹麥詩人雜評》(1832)和長篇小說《即興詩人》(1834)等一批作品。
其中尤其值得提到的是安徒生30歲那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這部作品出版後,先是在國外獲得了很高的評價,繼而在國内也獲得了人們的認可。安徒生在其自傳中不無自豪地說:“我第一次感到自己已獲得了應有的承認……從德國傳來了對我的作品的優點的第一次明确承認,或者更确切地說,也許是過高的評價……後來從瑞典也傳播出對我的贊賞……在最近兩年當中這部作品在英國受到同樣熱情的歡迎……在國外到處都響亮地稱頌這部作品的優點……後來有一些英譯本在北美出版了……接着在聖彼得堡出版了轉譯自瑞典文的俄譯本,也譯成波希米亞文本。這本書在荷蘭也受到熱烈的稱頌……出版了萊布倫夫人的法譯本,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更有英國評論者指出:“這本書在小說界的地位等于拜倫的《恰爾德?哈羅德遊記》。”德國作家沙米索則将其“排在《巴黎聖母院》《壁虎》等作品之上”。無疑,這是對安徒生小說藝術的充分肯定。小說創作為安徒生赢得了國際聲譽。1843年出版的德文版《安徒生文集》,所收作品為小說、詩歌和劇本,并未将他的童話包括在内,這從一個方面也顯示了安徒生小說創作等的水準和影響。
一個窮鞋匠的兒子,一躍成為了受人尊敬的作家,這在等級制度森嚴的社會裡自然引起了某些上層人物的不滿和妒忌。權貴們千方百計诋毀、打擊安徒生,認為他根本不配當作家。為了避開這些噪音,同時也為了開拓自己的視野,安徒生選擇了到國外去旅行。從此,旅行成了他一生的喜好,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安徒生對旅行的熱愛,在他的同時代文人中是十分少見的。據說他一生出國旅行達29次之多,足迹遍及歐洲各國。他還曾南下土耳其,穿博斯普魯斯海峽入黑海。在他去世的前兩年,他還到丹麥南部作過旅行。他這樣描述自己旅行的感受:“旅行之于我正是使人身心舒暢的沐浴,浴後我似乎會變得年輕些,強壯些。”
旅行是愉快的。旅行的愉快,反過來又觸發了安徒生的寫作靈感。且不說上面提到的那些直接以旅行為素材的遊記作品,就是童話作品有不少也與旅行密不可分。在1862年的一篇創作談中,安徒生曾披露說:《小意達的花》是在拜訪詩人蒂勒、與他的小女兒伊達談植物園裡的花的時候産生的靈感;《銅豬》《牧人講的結拜故事》和《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花》寫于1840~1841年去希臘和君士坦丁堡旅行之後;《雪女王》的第一章寫于德國德累斯頓附近的馬克森;《小土克》是在前往奧爾登堡的旅途中寫就;《影子》構思于去意大利那不勒斯旅行的途中;《賣火柴的小女孩》寫于格羅斯滕堡,其時正前往南方的外國途中;《幸福的家庭》寫于英國倫敦旅行途中;《差别》寫于普雷斯特城附近的克裡斯廷隆――“那裡一道溝裡長着一棵盛開的蘋果樹,這本身就是一幅春天的景象。那棵樹一直在我的心中開得那麼芬芳,我無法忘記它,就把它栽到一個童話裡了。”顯而易見,旅行對于安徒生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安徒生一直備受各種恐懼症的困擾。因為怕火,每到一處他都會随身攜帶一條繩子,以便可以迅速逃出旅館。而且,他還一直認為自己會陷入昏迷,并且在活着的時候就被埋葬。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一直揮之不去,以至于他要求自己的朋友發誓,一定在确定他完全死亡之後才把他放進棺材裡。當他在國外旅行時,每天晚上睡覺,他都會在身邊放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我沒死,我隻不過是看上去好像死了。”
33歲那年,貧困的陰霾才徹底從安徒生的生活消失。那一年,丹麥國王授予了他終生津貼。
安徒生的愛情之路也相當坎坷,他總是很輕易地就陷入愛河,而他所傾心的女子卻總是傾心于他人。他曾愛上自己朋友的妹妹,但後來她卻嫁給了别人。之後,安徒生又毫無希望地迷戀上了瑞典歌劇天後詹尼?琳德,據說安徒生的《夜莺鳥》就是為她創作的,因為琳德曾被譽為“瑞典的夜莺鳥”。丹麥文學教授安妮說:“他1.88米的高個子和他突出的大鼻子,也許注定了他在愛情上不會是一個幸運者”。
但是,安徒生最終超越了這些。從鞋匠和洗衣婦的兒子,到享譽世界的童話作家,安徒生的一生,把不可能變作了可能。父親的鞋子在丹麥的奧登塞沒有賣出去多少雙,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卻在全世界的印刷數量超過莎士比亞的作品,僅次于《聖經》。
安徒生,這來自丹麥王國最底層的人,在深淵中品嘗到了黑暗芬芳,他像一切孤獨無助的勇士一樣,刹那間明白了“向死而生”的巨大秘密。赫拉克利特的殘篇斷篇中有這樣的句子:“不死者有死,有死者不死;後者死則前者生,前者死則後者生。”
安徒生像一個一心朝聖的聖徒,把自己逼到了一條通往“各各地”的道路上。在這條道路上行走的有頭戴荊冠的人子耶稣,有手執長矛與風車搏鬥的堂?吉诃德,有卡夫卡筆下那自絕飲食、孤高幽閉的“饑餓藝術家”……
安徒生的童話寫作中貫穿着這種“從不可能到可能”的線索,在現實中他也終生堅持着用幻想的方式來解決現實事物的習慣。他關注發現着事物的新奇之處,發現着現實生活的傳奇色彩和童話品質。他這樣回顧自己的一生:“我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童話。”安徒生,“從不可能到可能”,他用艱苦的勞動打破了幻想和現實之間的界限,他讓我們反思我們是否充分享用了上帝賜與我們的自由與可能。
安徒生30歲那年,也就是1835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童話集。此後,安徒生的一生便緊緊地與童話聯系在了一起。但是,在此之前,安徒生已是一位創作了大量詩歌、小說、遊記和劇本的知名作家了。那時候他的小說在德國有着非常大的發行量。而且,在此之後,安徒生也并沒有停止小說、遊記和劇本等的創作。
安徒生多才多藝,文學創作之餘、旅行途中,他經常以作畫為樂。他創作過素描、漫畫、布貼、紙貼、紙雕等作品,尤其鐘愛剪紙藝術。
安徒生剪紙從不打草稿,拿起紙就信手剪了起來。一般來說,他先把紙對折,剪的都是左右對稱的圖形。但是他有時也有意地把紙錯開疊,讓他的作品有一種非對稱感。有時他在中心部位留一小塊位置,以便對作品做第二次加工。有時他連續疊紙兩次,讓剪紙圍繞着一個圓形展開。
據記載,安徒生一生共創作了一千多幅剪紙作品。這樣的數量,對于一位作家來說很有些不可思議。
安徒生喜歡一邊給孩子們講故事,一邊剪紙,等到故事結束了,他的剪紙也剪好了。安徒生在他的自傳裡寫道:“我的故事是從來不要人久等的。中國大花瓶上畫的青龍,窗外飛過的麻雀,用舊的細軟羊皮手套等等,都成了我的故事的主人公。有時候,我操起一把剪子,說時遲到時快,就把一張紙剪成了一個坐在布墊子上的老巫婆,她那鼻子尖上還坐着一個小人兒哩;或者剪成一個單腿獨立而舞的姿勢優美的芭蕾舞明星;或者剪成一隻停在窩裡的長腿鹳鳥。我小時候學會的這門手藝,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用說,對每一張剪紙,我都能講出一個故事來。”
1834年,安徒生在維也納一位朋友索南萊特讷家做客,他在當日的日記中這樣記載:“我教小女孩們疊紙,為她們剪了一個被絞死的人,最後我激動萬分,乘車回家了。”1864年戰争期間,安徒生為幫助丹麥在德國的戰俘,特意創作了一幅大号的剪紙作品送到集市。他在剪紙上的賦詩中這樣寫道:“這一葉剪紙有點貴/它的價錢是半塊銀币/但這是一整段剪出的童話/你好心的人付得起。”
安徒生還喜歡把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通過圖畫傳遞給朋友。1841年5月29日安徒生在土耳其旅行途中給朋友寫了一封信,在字迹潦草的文字下面,安徒生随手畫了兩個舞者。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有名的鋼筆畫《兩個狂舞的托缽僧》。
與安徒生文學創作一樣,安徒生的畫作亦是有感而發。在一幅名為《丘比特》的素描作品中,安徒生沒有讓丘比特彎弓搭箭,而是讓他玩起了雜耍――玩弄一顆顆已被愛情之箭射中的心。在一幅名為《頭和像蝴蝶的生靈》的素描作品中,安徒生旁注道:“如果仔細觀察花朵,就會發現每朵花裡都有一個顫動的精靈,而看他們的翅膀和衣裳的樣子,就知道他們所居住的花。”在一幅名為《由衷而發》的剪紙作品中,安徒生将小醜、天鵝、小精靈和芭蕾舞員這些自己最喜愛的童話主角巧妙地組合到了一起,讓人看後叫絕。
安徒生為人稱道的畫作不少,比如布貼畫《文藝複興劇服》,拼貼畫《戴面具的女孩》,紙雕《搖騎》,裝飾畫《聖誕樹飾物》,剪紙《東方城堡》《偷心者》《棕榈樹下的天使》《太陽腦袋》等等。
初看上去安徒生其他方面的才華和實踐同他的童話沒有多大的關系,但仔細想想,又并非如此。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童話,安徒生不會成為劃時代的大師;但是如果沒有詩歌、小說、遊記、劇本,如果沒有旅行,如果沒有剪紙,安徒生的童話絕不會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童話。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安徒生所以成為安徒生,是與他的童話,與他的詩歌、小說、遊記、劇本,與他的旅行,與他的剪紙,連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僅有童話的安徒生是不完整的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