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來曆: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曆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溫暖和煦的春天,意味着一個美好的開始。
《詠廿四氣詩 春分二月中》
唐·元稹
二氣莫交争,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我個人還是非常欣賞元稹的,雖然任職丞相的時間不長,但是作為一個非常關心農業農時的詩人和官員,元稹的這種行為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春雨下起來的時候,可以看到閃電的影子,烏雲過處,雷聲響徹。而梁間的燕子呢喃細語,似乎能讀懂人心一般。
《仲春郊外》
唐·王勃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
物色連三月,風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
初晴山院裡,何處染嚣塵。
春分這一天,簡單理解就是這一天把春天分成了兩半,這一天的白天和夜晚時間是一樣的,所以這一天在古時又被稱為“仲春之月”。春分節氣正是仲春時節,郊外一片大好風光。這首詩描繪了春日後的村莊勃勃生機,經曆過雨水的大地,一塵不染,清洗脫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希望所有人心中,都沒有塵埃。
春分時節來了,賞花、踏青,做一切,做你想做的事情啊,讓這個春天,留下你歡樂的蹤迹。萬物生長不負春光,把酒言歡不負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