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的英文是Christmas Eve,漢譯又名聖誕夜。
《聖經》新約的《路加福音》記述了耶稣降生的過程:
2:8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人,夜間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2:9有主派來的天使降臨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着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
2:10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資訊,是關乎萬民的。
2:11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2:12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着布,卧在馬槽裡,那就是記号了。
2:13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贊美神說,
2:14“在至高之處榮耀歸于神,在地上平安歸于他所喜悅的人”。
2:15衆天使離開他們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們的。
2:16他們急忙去了,就尋見馬利亞和約瑟,又有那嬰孩卧在馬槽裡。
2:17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
平安夜這一名字也源自于該章節:“在至高之處榮耀歸于神!在地上平安歸于他所喜悅的人。”為紀念耶稣降生而設節日有兩個,其一是平安夜,其二是聖誕節。雖然《聖經》中并未記載詳細日期,但從古至今,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已經習慣在每年的12月24日在家裡擺放聖誕樹,預備迎接第二天聖誕節的到來。
最早表現耶稣降生的宗教畫出現于羅馬時期的地下墓室和石棺中,文藝複興時期流行宗教畫,耶稣誕生時的故事是流行主題之一。
喬托·迪·邦多納,斯克羅維尼禮拜堂壁畫1:耶稣誕生,壁畫,1304-06年
喬托被認為是“歐洲繪畫之父”,意大利文藝複興的開創者。斯克羅維尼禮拜堂(Cappella Scrovegni (Arena Chapel), Padua)是一座羅馬風格的禮拜堂,它位于古競技場的遺迹中央,因着他的壁畫而出名,從天花闆到地闆上,喬托(Giotto diBondone)的壁畫讓這裡顯得格外的珍貴。38副壁畫表現了連續的宗教故事主題,也因此奠定了喬托在意大利繪畫史上的地位。整幅壁畫描述着耶稣與瑪利亞的生活,最著名的畫作是《猶大之吻》,整幅壁畫最後以《最後的晚餐》作為系列的終結。
桑德羅·波提切利,三王朝拜,木闆蛋彩畫,約1475年,111×134cm
波提切利是佛羅倫薩畫派的最後一位畫家,最著名的作品是《春》和《維納斯的誕生》。《三王朝拜》裡朝拜聖嬰的崇拜者,很多實際上就是美第奇家族的成員,畫面上那個抱著孩子的腳的最古老的賢士,是科西莫.美第奇,最左側的是茱莉亞諾.德.梅第奇,右邊黑衣紅鬥篷者是洛倫佐的父親,他們圍繞着聖母與聖嬰。美第奇家族的主要人物都出現于畫中,是因為美第奇家族是他的主要資助者。
皮耶羅·德拉·弗朗切斯卡,基督誕生,闆上油畫,1480年,124.5x123cm
從嚴格意義上說,弗朗切斯卡所創作的《基督誕生》是一幅具有傳統“聖誕”題材代表元素,卻在細節刻畫上有所創新。首先,聖經中記載耶稣于深夜誕生,但畫中卻是黎明。顯然,白天的設定能夠将畫面背景中的自然風光以透視法的方式更好地呈現。其次,弗朗切斯卡編寫了《論繪畫透視》和幾何學著作《論五種規則形體》,将透視法、數學和幾何學均融入他的作品當中。天使以規則的插空法,牛和驢的前後關系以及簡易殘破的馬棚來表現事物間的透視關系,更将馬棚兩側的遠景以“近大遠小”的焦點透視學規律為基礎,用兩種相互間并無延續性,截然不同的風景襯托出耶稣誕生時簡陋卻和諧的一幕。
蓋爾特根·托特·辛特·揚斯,夜間降生,油畫,1490年,25x34cm
揚斯以耶稣誕生在馬槽裡為主題,把畫面的光源處理在耶稣這個嬰孩身上。用強烈的明暗對比法,來描繪周圍的情景。夜色朦胧,耶稣就像發光體那樣照亮了四周一切。但能見度很弱,除了聖母,一切都是影影綽綽,極難辨認。這種富有獨創性的繪畫構思,啟發了後來他的一位同鄉畫家倫勃朗,從而到17世紀又發展為一種獨立的北方畫派。 畫家在這裡隻畫出了馬利亞的上半身形象。左側的天使與聖女身影隻提供了一部分受光面輪廓。背景處一片漆黑。遠處隐約還可見到牛與驢子的頭部。約瑟的身影更是微弱,隻在馬利亞身後顯露出一張臉的輪廓,整幅畫上唯有馬槽的明光與周圍人物的臉面部是清楚的。這種色彩具有一定的神秘效果。所以後來法國的拉圖爾也如法炮制,為他自己找到了一種繪畫風格,在技巧上可能比揚斯更成熟些。這裡的聖母臉部表情是呆闆的,由于驚訝而顯出木然感,給人以惶惑不安的印象,這與畫家的其他一些宗教祭壇畫在風格上是一緻的。揚斯雖曾是揚·凡·艾克的弟子烏瓦特的學生,在藝術上受波茨和古斯的影響更多些。
喬爾喬内,牧人朝拜,油畫,1505年,
喬爾喬内是威尼斯畫派成熟時期的代表人物,喬凡尼·貝利尼的學生,他與提香合作完成傑作《沉睡的維納斯》。喬爾喬内的畫裡人物和風景總是特别美麗,《牧人朝拜》裡樹林和丘陵的綠色柔化了這座石山的風景,與遠處模糊的阿爾卑斯藍色山群及寂靜的天空取得和諧。畫家營造出濃郁的田園氛圍,讓這幅基督誕生畫與衆不同。
柯列喬,平安夜,油畫,1528-30年,256.5×188cm
柯列喬是意大利文藝複興盛期以後,意大利中部地方畫派的重要代表,他善以輕松愉快的情調描繪神話場面。《平安夜》又名《牧羊人的禮拜》被認為是最早成功描寫夜晚的歐洲繪畫。畫面光源來自于聖嬰,聖母慈愛而滿足的表情顯然是人性多于神性的。
彼得·保羅·魯本斯,賢士朝聖,布面油畫,1624年,231×447cm
魯本斯是巴洛克藝術的代表人物,他将文藝複興的高超技法與人文主義思想同弗蘭德斯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形成獨特的風格,特别注重帶有旋轉的運動感的結構來表現激動人心的場面,他善于運用對比的色調,強烈的明暗和流動的線條來加強這種畫面的運動感。《賢士朝聖》中Tarsus的年輕國王Caspar、阿拉伯的國王Melchior和埃塞俄比亞國王Balthazar看到一顆大新星出現在伯利恒的上空,便騎着駱駝來到伯利恒,見到了睡在食槽裡的聖子。三個國王鞠躬至膝蓋,并贈予黃金等禮物。
西方繪畫中有許多關于聖經的圖式,除了耶稣降生還有聖母子像、上十字架等,這些圖式是一種視覺語言,存在于語言系統之中。這是一種次生的語言系統,即神話系統,運用曆史文化與價值觀等,将能指與所指聯結成符号。人類對于上帝有着永恒的需求,東方和西方“萬法歸一”于人類的本質,即自然崇敬。但現代人流于表象與形式,不管我們是否信奉基督教,已将過平安夜聖誕節自然化了,這是一種意識形态的侵入,是資産階級的修辭法。我們能夠适用也是因為神話具有适用性特征,符合主觀意識。切記要尋求現實與人、描述與解釋、對象與知識的調和。
Anyway~Happy Christm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