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
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晴竹圖》
題識:揚州鮮芛趁鲥魚,爛煮春風三月初。分付廚人休斫盡,清光留此照攤書。闆橋鄭燮畫并題。
啟功題裱邊:闆橋畫竹多得之于殘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故生動一如天然圖畫,然較眼前三竹,又多寄意瘦而勁秀,而拔欹側,而準繩折轉,而減清剛之氣,其高雅操亦如闆橋之為人。此圖取象清勁,筆墨精妙,短長疏密,變化合宜,且屢見著錄,題詩亦載于闆橋集中允為乾隆任官時之佳作也。堅淨翁啟功敬識。
《十笏茅齋竹石圖》
題識:十笏茅齋,一方天井,修竹數竿,石筍數尺,其地無多,其費亦無多。而風中雨中有聲,日中月中有影,詩中酒中有情,閑中悶中有伴,非唯我愛竹石,而竹石亦愛我也。彼千金萬金造園亭,或遊宦四方,終其身不能歸享。而吾輩欲遊名山大川,又一時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曆久彌新乎?籌此畫構此境何難?斂之則退藏于密,亦複放之可彌六合也。闆橋老人鄭燮。
《墨竹圖》
款識:餘家有茅屋二間,南面種竹。夏日新篁初放,綠陰照人。置一小榻,其間甚涼适也。秋冬之際,取圍屏骨子,斷去兩頭,橫安以為窗棂。用勻薄潔白之紙糊之。風和日暖,凍蠅觸窗,紙上冬冬作小鼓聲。于時一片竹光零亂,豈非天然圖畫乎。凡吾作畫,無所師承,多得于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乾隆戊寅秋八月,闆橋鄭燮。
《竹石圖》
題識:石雖不言,愛此新竹。竹不能言,愛此山麓。老夫滿袖春風,為爾打成一局。闆橋鄭燮,乾隆壬午秋七月。
《客舍新晴》
錄文: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葉上,日在梢頭,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運筆,又是一格,其實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變相,莫可端倪,其天機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者,獨畫雲乎哉?
《三友圖》
署“乾隆癸酉(乾隆十八年1753)”。“相翁年學老長兄政”,“闆橋弟鄭燮寫”。钤“鄭燮”白文、“七品官耳”白文、“直心道坊”朱文、“鄭為東道主”白文等印。
《蘭竹圖》
釋文:文與可吳仲圭以墨竹擅名天下,未嘗以墨蘭稱也。吾家所南翁先生畫蘭信當時傳。後世陳古白繼之,雲南白丁、江左石濤又繼之,墨蘭之盛,于斯為極。愚何敢妄拟古人,然竊好墨蘭墨竹,畫後辄題數句自娛,人或以為盡過于今人題,不愧古人,真背芒面熱也。
《清風疏竹圖》
款識:一兩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葉。自然淡淡踈踈,何必重重疊疊。乾隆辛未九秋,闆橋居士鄭燮。
《竹石圖》
款識:兩枝老幹無多葉,讓爾新篁正展翎。鐵骨霜皮終有用,他時留取造柯亭。闆橋鄭燮寫。乾隆甲申。
《竹石蘭蕙圖》
款識:南山獻壽高千尺,勁節清風覺更高。積行人家天所佑,蘭荪蕙種自能饒。乾隆丙子,寫祝劉母卞太君八十榮慶,暨青藜年學兄教可。闆橋鄭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