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句玩笑話,其他兄弟省的人,對貴州不了解,以為貴州是貴陽的省會,其實這句話不完全錯誤!
在古代,貴州指的就是貴陽,當時還沒貴州省的概念,你隻要出了貴陽城,走到朝郊區稍微遠的地方,都是土司的私人領地。
當時有幾大土司,最大的一家土司家族,就管理控制了幾個縣這麼大的面積,比如的播州土司,畢節的水西土司,貴陽的水東土司。水就是指現在的鴨池河,鴨池河以東叫水東,鴨池河以西叫水西,現在貴陽周邊的幾個縣,開陽縣,龍裡縣,貴定縣在當時都屬于水東土司的管轄。
當時遵義的播州土司,畢節的水西土司,貴陽的水東土司,還有銅仁思州土司,在貴州曆史上總稱四大土司,這四大土司,是朝廷正式冊封有行政級别,行政級别是從三品,是中國曆史上等級最高的土司,從三品官有多大呢,用現在的行政級别來打比方,地州市的SW書記,如果能夠進S常委,就是從三品,如果進不了就是正四品。也就是說。當時的水西奢香夫人比現在畢節市SW書記的行政級别還高半級,差不多是這個比方,不能完全對等哈。
水西土司在畢節,播州土司在遵義,直到現在的名氣都相當的大。流傳了很多故事,比如"吳王剿水西",”播州之役“等等,但在貴陽,很少聽到有人說關于水東土司的過往。
元朝的時候,還沒有貴州省,當時遵義、銅仁、黔東南、黔南屬于湖廣,畢節、安順、六盤水、黔西南州屬于雲南,後來修建了順元城。開局一座城,發展全靠封!順元城修建完,元朝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封各地的土司。土司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随便一個土财主就叫土司,這裡先說說土司是怎麼來的。打個比方你現在開車進出停車場,很多停車場都配備自動掃描設備,可古代沒有這種高科技的東西,怎麼辦?靠人工登記,找人來幫你看管,給2000塊錢工資一個月,肯定守不好,你的員工一定是在上班時間看頭條,刷抖音,吃薯片,追網劇或者做其他事情,因為你不可能一直守着員工,看他幫你把停車場管得怎麼樣,這就導緻了可能就有很多逃單的。給3000、4000也一樣,這不是錢的問題,那要怎麼做,你的員工才能把這個場地守好?答案很簡單,合夥承包,員工自負盈虧。自己給自己打工,自己當老闆。這些承包出去的場地就是藩鎮,藩鎮曆朝曆代都有,隻是叫法不一樣。到了元朝,為了降低管理成本,尤其是西南地區,朝廷出台了一項政策,隻要主動歸順的地方土著首領,就讓你享受藩鎮的待遇。給你封賞,這些人就叫土司。
我們再回到貴州,當時順元城修好以後,朝廷做第一件事情就是發布公告,讓周圍這些有頭有臉的人物都來報名登記,分封土司。根據勢力大小把土司分為四個等級。最高的等級叫宣慰司,依次是宣撫司、安撫司,最低的叫長官司,長官司相當于現在鄉鎮級别,就像貴陽中曹司,就是當時封賞的一個小土司,叫中曹長官司,直到今天,這個地方還叫中曹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