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病和白點病都會導緻錦鯉分泌過多白色的粘液,同時出現擦身的現象。不仔細觀察,都有可能混淆誤診。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兩種病。
01
白雲病:
白雲病,是對嚴重患得此病時的魚呈現狀态的生動概括,魚的體表往往附着一層白霧狀物質。當魚從土塘移池到水泥池後,易出現此病。
常造成魚昏睡沉于池底,故又稱新水病或昏睡病。口絲蟲是其病原蟲,以24—25度,pH值為5—6時最容易繁殖,常造成幼魚大量死亡。
症狀:
錦鯉感染白雲病初期,身體發癢,常在池底或池壁磨擦魚體,或于水面跳躍,但急性病例卻無此症狀。
魚的食欲減退,無精神,群聚沉于池底角落,縮鳍夾尾呈昏睡狀,嚴重者逐漸失去平衡,橫卧于池底。
體表潮紅充血,或粘液分泌增加附蓋于體表,呈一層灰白色或黃白色的混濁物。鰓部粘液增生堆積,呼吸困難,最後衰弱死亡。
治療方法:
1、準備20—30ppm(百萬分比濃度,1ppm=0.001‰)的福爾馬林,給錦鯉進行藥浴,一周兩到三次,連續兩到三周即可。不過福爾馬林藥浴會消耗魚池中的氧氣,因此在藥浴之後要記得增強氧氣含量的供給。
2、準備20ppm的高錳酸鉀,劑量為20ppm,給錦鯉進行藥浴。在 20—25度 的水溫條件下,浸洗15 — 20分鐘。每日隻需1次,連續治療2—3次就可康複。
3、使用硫酸銅8ppm,進行長期藥浴,每次浸洗20 —30分鐘即可。此方法對于預防口絲蟲病十分适用。
02
白點病:
白點病發展到嚴重階段,錦鯉會全身布滿白色的黏液層,最後密布白點而死亡,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小瓜蟲是病原蟲,每年的12月到來年的5、6月份為高發季節。水溫在14-25度的時候,小瓜蟲最适合繁殖。
症狀:
當錦鯉感染白點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散布,此時病魚雖仍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池壁一角互相擠擦或身體磨擦硬物。
幾天後白點布滿全身,症狀開始明顯,魚體感覺不适,病魚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動,且常呈呆滞狀浮在水面。
病程一般5—10天,如果不及時治療,白點病将迅速傳播開來,使魚群集體患病。後期體表如同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粘液增多,體色暗淡無光。
治療方法:
1、根據小瓜蟲不耐高溫的特點,提高水溫至28度予以防治。數天後小瓜蟲胞囊就會逐漸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恒定,病魚基本功就會痊愈。如再輔以藥物治療,治愈率可大大提高。
2、在溶水量5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黃豆粒大小的呋喃西林粉,稀釋後潑灑于水中,藥浴病魚。
3、用0.05%—0.07%濃度的紅汞溶液,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魚15-30分鐘,連續用藥2—3次。 這種方法的關鍵在于不要加多,水色微紅即可,甯少勿多。浸泡5—10分鐘,每天1—2次。
,